黄龙。600

黄龙600搭载排气量600毫升、压缩比11.533601的四缸水冷DOHC 16阀发动机,能在12000rpm下产生60千瓦的最大动力,55N.m的最大扭矩,即使在低转速下也能提供足够的牵引力,发动机采用长行程设计,6545.2mm。

启动发动机后,怠速运转的声音虽不及日系车种细致,但黄龙600发动机的运转声浪,明显比过去所有国产发动机更安静,更扎实,且不像单缸或双缸车款一般会出现的那种共震,这让试车组对其制造工艺的信心大增。催动油门后以中低速前进,黄龙600带来的是无可挑剔的引擎反应,夸张一点的说法是,在开关油门的瞬间,甚至能够感觉到燃油的注入。实际骑乘之前,我们曾经怀疑,使用四缸发动机的车种,很可能会有低转扭力不足的问题,但实际骑乘后,它在低转速区域的表现并没有让我们失望,甚至在6挡转速降低至1500rpm时,扭动油门,发动机依然可以驱动车辆。也就是说,在市区使用时,黄龙600宽广的扭力带,能带给骑士更轻松舒适的骑乘体验。

黄龙BN600(欧版)

黄龙BJ600(普通版)

黄巡600参数与黄龙600街车版一样.巡航版长途舒适.油箱大。

黄龙巡航版600

TNT600-ABS在欧版上加装ABS.行车更安全更帅气

黄龙TNT600-ABS

黄龙300

蓝宝龙BJ300GS家族式的侧单减震,以及裸露的摇篮式车架,四缸劈二缸,排量600CC变300CC……确实和黄龙600有多分神似,也难怪蓝宝龙BJ300GS.13年8月首次亮相以后,坊间就将这款车称作“小黄龙”。表盘也沿用黄龙的设计风格,智能LED仪表,时间、水温、油量、时速、(15款之后有档位)里程等各类行车信息清晰醒目,虽然有着一脉相承的技术开发水准和传承度极高的设计理念,但是我们还是要骄傲的称自己为与众不同的“蓝宝龙300”,双缸、水冷、八气门、300CC、两万五千元价格带疾速最快、动力最大、0-100KM内,充分的展现出年轻的活力、激情与光芒,而其轻巧的操控,驾驭自如的表现更让他轻松俘获更多年轻消费者。

据试骑者反映,骑乘时能感受到蓝宝龙BJ300GS与黄龙600的传动比模式非常相似。蓝宝龙BJ300GS在1、2、3挡时传动比接近,动力在转速并不高攀的情况下即可输出其马力峰值,挂上4挡后,动力传递趋向平顺,5、6挡用于拉升速度。尽管路况较为复杂,弯道较多,但在拉出156的时速情况下,手里还有不少油门,看来参数里的最高车速160km/h还是有点保守的,网络上众多“车神”们已经跑出“170”的时速已经充分说明。

在操控性方面,蓝宝龙BJ300GS的表现也令人满意,170cm左右的骑士可以轻松驾驶,虽然整备质量196kg,但重心非常紧凑,跑起来的轻盈程度不亚于国内很多200cc的机种。

蓝宝龙BJ300GS采用油浴离合器、六档链条传动变速箱、41mm倒置双前减震、赛车级侧置可调后减震、前260mm浮动式前双浪花碟刹盘、后240单碟,加上较小的前倾角,搭配着比普通街车更舒适的驾驶姿势,弯道的时候根本无需将腿部打开,直接腰上用力即可进行侧挂,弯道表现十分稳定。即便是采用较高的速度过弯,仍让骑手十分安心。独特设计的全新单悬侧排气,让蓝宝龙BJ300GS有着接近三缸或四缸绵密的排气声浪。

蓝宝龙BJ300(14款)

BJ300(15款)

BN300(欧版)

小黄龙BJ250

BJ250搭载一颗水冷单缸四冲程4气门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8KW/9000rpm,最大扭矩距21N.m/7000rpm。数据与另一部合资厂生产,定价为23800元起的250级街车,几乎一模一样。而两车动力性能最大的差异则在于,另一部250街车的整备重量约为183kg,而BJ250的整备重量只有155kg。但就数据来看,BJ250占有轻量化的优势,加速能力表现理论上是能够胜出的。

小黄龙BJ250

春风650NK

春风650NK-中国首款大排量街车,至今历经了两次升级:2014对轮胎、制动系统和仪表等进行了配置性升级;2015全新升级ABS,加之强劲的动力和灵敏的操控能力,更有完美的车身比例和蓄势待发的战斗驾驶姿态,安全稳定之余尽享骑乘乐趣。

650NK搭载了目前中国最先进的摩托车双缸发动机,八气门配置和DOHC双顶置凸轮轴技术,辅以无摇臂赛车技术。轻量化的设计理念,采用了轻量化、高强度的合金车架与空心轮毂,行驶性能全面提升;人机工程学理念,拥有600cc排量同级车最佳的车身前后配重。换装全新仪表,新增时钟和小里程功能;配备国际顶级马牌轮胎,显著提高轮胎抓地性能;前、后减震器均采用国际顶级KYB减震,具备全自动调节机构;采用了性能一流的西互制动,配备浪花型浮动碟以及对向四活塞卡钳。配置德国大陆ABS制动系统,方向性稳定、平顺性优异,有效避免制动时跑偏和侧滑的发生。

春风650NK最明显的优点体现在动力性和操控性上,升级后的2015款春风650相比2011款可说得上“脱胎换骨”(大培子很遗憾没有驾驶过2014款CF650NK,所以在此只能用2011款650NK作为标杆)。2015款CF650NK保有了2011款650NK的动力性和操控性,针对650NK的软肋进行了对症下药,2011款650NK轮胎抓地力不足、仪表老土且信息量不足、制动偏于绵软、做工稍显粗糙、装配环节不严谨等,2015款的一切升级都非常具有指向性。2015款升级了KOSO仪表、马牌轮胎、大陆ABS、悬挂系统调校的同时,明显提升了整体做工和装配质量。

春风650NK(普通版)

春风650-ABS

春风650tr

隆鑫XL650

LX650整体紧凑的设计,让这款大排量的摩托车更适合国人的身高比例,车身流线型的设计让摩托车整体更具有现代的动感,加上前大灯异形的设计风格,让LX650更有一种神秘感,就像一只黑暗中随时准备扑向出的豹子,力量、神秘就是对它最好的诠释。

整车外形尺寸(mm):2035×850×1150

座高(mm):820

大排量车给人永远就是一种厚重感,650在继承大排量优良血统的前提下,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沉稳而不张扬。

整车主车架纯铝合金焊接,精准的设计让整车在减重的情况具有坚实的骨架。整车三轮过万公里的高强度路试耐久和结构调整,让整车的驾驶安全性更经的住考验。

2. 动力与性能

最大净功率/相应转速,kw(r/min):37/6750

最大扭矩/相应转速,N•m(r/min):60/5500

以上数据与同级别的摩托车相比,LX650略占优势。

排量(ml):652

电喷系统精准的大气压力自学习功能,让整车在高原起动、怠速和骑行拥有和低海拔点一样的感觉(经4500米海拔高度骑行,正常驾乘良好),让您从平原到高原一路行驶顺畅,无时无刻都可以感受到650带给您的畅快驾驶体验;整车庞大的冷却系统,让整车在高温环境下发动机缸温稳定的控制在合理范围,经吐鲁番(空气温度43℃,地表温度85℃)长时间野外考验,驾驶性依然!"

整车做点良好的人机工程设计理念,让您长时间骑行也不会感觉的辛苦,当然,在舒服的驾乘中青藏线沿途美丽的风景也会让您心旷神怡。

3. 制动系统

650的制动系统采用了前双后单液压制动系统,全面提高了驾乘的安全性。无论是急刹还是转弯时的拖着制动行驶都会有渐进的效果,让驾驶者可以很平顺地将车辆减速至刹停。不论是在高原多弯多坡的环境还是吐鲁番的高温环境,整车制动没有因过热而感觉到乏力或性能减弱。

4. 悬挂系统

可调中央减震,让整车的减震效果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路面情况进行调整,当然,我们不建议您调整,因为我们已经根据大量的实验调配了一个比较合理的减震强度。不论是前减震还是中央减震,都经过我们反复的效果试验,不论整车在何种路面上行驶,都会给您最好的减震效果;

5. 驾驶的综合测评

油耗:

大排量摩托车拥有狂暴动力和良好的经济油耗,往往是矛盾的,因为鱼和熊掌是不能兼得的,当然,650电喷系统对整车喷油进行了精确的控制,在拥有动力性的同时依然兼顾了油耗,百公里油耗在3.8L。

速度:

在海拔4500米的高原上时,整车动力性依然让人满意;在平坦的青藏线上(西大滩4000多米的海拔)最好车速可达165km/h。

轮胎:

前轮轮胎:真空胎120/70-17

后轮轮胎:真空胎160/60-17

在平坦的柏油路上抓地性非常好,即时在吐鲁番(地表温度85℃)轮胎的抓地性依然强劲,当然在泥沙路上的行驶,抓地效果不是很理想(把正常胎压放低性能略有好转)( 因为LX650街车的定位,轮胎配置是倾向于城市路面的),有这样的抓地性已经非常好了。

嘉陵600

外观

嘉陵600的长相,一直被很多网友诟病。其实嘉陵600是所谓的Dual Sport(半越野,半街车)。与宝马F650,铃木V-Strom650, 本田Transalps,Triumph Tiger,等等是同一类型的摩托。特征是高,以利特殊地形穿越。坐姿如街车,直腰直背,不往前倾。jh600当初是为解放军设计的,当然重点是它的战地灵活性,功能决定长相,所以绝没街车的靓丽,也没越野车的粗旷,用街车或越野车作标准来评头论足,就文不对题了。但其实嘉陵600高头大马,实车远比照片来的好看,在上海城里跑着,挺显眼的。在短短10天内,在十字路口没事被JC查证2次,以前6年GN250也没被查过一次,大概目标过大吧。

座高与重量

对嘉陵600有兴趣的XD,第一关心的是它的高度与重量。这两者紧密相关。纯越野车高一点没关系,车轻,超控起来比脚踏车难不了太多。而纯街车,重一点还可以,因为车身低,坐在车上脚使的上力。但嘉陵600又高又大,亚版780mm,欧版820mm,整备质量210公斤,加上身子宽,在停车与不平地面低速或0速时,是个考验。如不幸车子倒了,还是需要一点技巧才能扶的起来。我178CM,膝盖不太好,所以选的是亚版,两脚伸直也只有半个脚掌落地。体重70kg,与600的重量的确不大匹配。有了600后,停车再也不能随意了,先要计划好,避免朝对下坡,否则难用脚蹬出来。十字路口停车,必专心停稳两脚落地后再考虑打空档。

开600是需要改变一些停车习惯的。但最需要最重要的调整是驾驶技术。因为车子大了重了,技术必须提升。以前靠手超控小车的习惯,必须舍弃或改进。改为基本上完全利用身子去改变平衡与重心,才能操控这个庞然大物。手除了加油刹车松离合器外,基本可以不用搭在手柄上。理论上双手放开也应该可以劈弯超越。总之开过大排后,技术明显提升。

公路通行

大概是大单杠的缘故,车子听起来像拖拉机。排气管经常会放炮(backfire).

三档以下,油门难掌控,冲,不顺畅。四档过时速80时,有点震动。过了80就顺利了。车重而稳,有信心,不太怕横风,甚为舒适,高速时比较接近开四轮的感觉。扭矩甚高,路上大多数的四轮绝不是它的对手。加速超越四轮是驾大排的主要乐趣。用的恰当,也可提高安全系数。JH600充分满足此需求。

油缸19升,有油表。听说耗油量每百公里小于4升。这点还有待验证。

滥路通行

在坑坑洼洼的路上,嘉陵600绝对优越。如半站在车踏上,达适当高度,只觉得坐骑上下可控的起伏,不觉的太大的震撼。甚至还能得到些乐趣。不像以前骑GN250,腰杆子都快震断了。

毛病

因是新车类,销路不广,零件供应量虽大,但不是到处都有备存货。如在人烟稀少的乡镇出了故障需要主要零件,当场就是你摩游的终结点了。当然YBR250,GT250 及一些销量不大的摩托也有相同的问题。

此车排气管温度甚高,如带背包,排气管会紧贴在背包右腿下,有点过热受不了。

jh600的ECU是它最大的问题。已发行4年了,还是问题多多。启动热车与行驶降挡时经常熄火。听说比前几年已大有改进了。有摩友美其说,认为是习惯问题。我是完全不以为然。博士的ECU一定有程式缺陷。听说9月份,又有一新版ECU升级。希望再有改进。(一千公里后似乎有所改进)

鑫源棍王XY400

鑫源XY400棍王

鑫源400边三轮

银钢YG250

银钢YG250-NT

大地鹰王DD350E-6C

大地鹰王250街车

大地鹰王250太子

力帆 (V250)LF250-P

力帆LF250-19P

宗申ZS250GY-3(RX3)

作为国内第一款休闲越野风格的远途休闲旅行车,外观上面对RX3,所有人的第一印象是:瘦身版宝马F800GS。显然,RX3在造型上存在着明显的模仿痕迹,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但是,该车的做工和用料在国产车中绝对称得上高水准,各部件结合面的工整程度、塑料件的坚韧度、喷涂件表面的处理等等,都有值得肯定的理由,仅凭这些便能看出厂家对这款车的用心

舒适性上RX3采用了795MM黄金分割座高设计,双润滑长行程倒置式前减以及15档全可调中央后减,在测试中以摩托赫兹试驾员(小东北)172的身高在完全坐上RX3之后双脚四分之三可以完全着地,坐姿也相对舒适比较适合长短途摩旅,在市区道路上无论是加速,转弯,刹车RX3的表现都中规中矩,操控方面得益于整车的轻量化设计以及短轴承设计使得该车驾驶起来很轻松

下面赫兹为大家详细说一下,也是众多摩友所关注的RX3的越野能力,RX3其本身的定位为休旅车,虽然搭载了一台在越野车上出现过的发动机,但赫兹认为该车并不属于越野车,性能上虽然更加偏重于公路。但是身为摩托车爱好者谁没有一颗狂野的心,在面对一般越野道路时RX3又会带给我们如何的体验感受呢?RX3轮胎上采用特殊胎纹的道路用胎,但并没有显现出明显的吃力,只要不是太过于湿滑,抓地力还是可以肯定,但如果和“菠萝胎”作比较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中规中矩的悬挂系统在来到荒野之后,让摩托赫兹试驾员(小东北)在颠簸之中感受到了倔强的韧劲,以小东北的驾驶感受来说如果以正常通过的状态匀速前行,前后悬挂就会在得体的拿捏下

让阻尼恰到好处地抵消颠簸的冲击,再配合远高于普通跨骑车的离地间隙,让恶劣地带的通行轻松了许多。可是,如果你忘记这款车的“休旅”身份,硬是将它当成

越野车来“运动”,这副为应对载重和公路弯道而调校较硬的悬挂系统,也会让你的屁股和肩膀吃点不大不小的苦头。“点位”设置合理的保险杠会在倒车后最大限度保护车体关键部位强化了整车的野外“生存”能力。动力方面在面对一些复杂路况时RX3的动力储备还是足够的。双水箱双风扇的设计以及16升的大油箱比较厚道,能够有效的降低温度,使得在长途旅行或是“越野”时能够有效的提供驾驶者所需要的动力。

说一说RX3的优点以及不足,发动机调校还是偏向场地,轮胎更偏向铺装路面,不太适合相对恶劣路面。前护杠在伸脚压弯时有点碍事的嫌疑。冷车启动杂音很大,不过带点油门杂音立即消失,还可以接受。震动方面最为一款单缸车来说还是可以肯定的,只是在提速到60到80的时候前车把会出现短暂的震动,尾箱以及边箱的实用性很低,尾箱不足以放下一顶全盔,而两个边箱更是小的可怜,档杆的设计上也不是很人性化,采用了和越野车一样的小档杆,毕竟并不是每一个摩友每次出行都会穿骑行靴的,所以当没有穿骑行靴时挂挡就显得很变扭。

1.《关于gn250参数我想说国产中大排量摩托车合集(第一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gn250参数我想说国产中大排量摩托车合集(第一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auto/2526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