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采不好,欠了债,本期给大家分享欢迎。

经历摩托车论坛盛世的老司机对魅族并不陌生。这辆车于2010年上市,GW250、黄龙、650NK这些新车还没有上市。市面上有一堆渣滓,幻想是当之无愧的新车。

极度前卫的运动鞋的外观(在当时来说)、9kw的OTR动力、优秀的人体工程学、可靠的质量,这些构成了幻影。

我那时也经常去论坛交流和学习。大家津津有味地讨论了魅族这辆车。新人要选车,潘酒和老鸟一定会叫幻想和甲鱼。

这种情景现在回想起来,就像那些讨论桑塔纳动力有多猛、操作有多准确、长途旅行有多爽的人一样。这些都是最近车迷们无法想象的事情。

真的很高兴穷。钱包不是穷人,而是选择穷人。虽然穷,但大家的精神世界都很富有,觉得有幻想,一辈子都会满足的。这种感情到现在也让我对魅族看得格外高。(莎士比亚)。

平允除了车好以外,当年对欧阳本田的魅族的宣传和气势都比较高。那个聚会会流行,动不动就会变成几百人的聚会,很多都是幻想的包装场。现在看不到这种情况。(莎士比亚)。

魅族卖了多少,2012年以后只掌握了合格证数据,所以贴在这里吧。

2012年10678台、2013年10807台、2014年8911台、2015年5667台、2016年1224台、2017年949台

大概加上2010年和2011年的销量,我认为魅族在国内的累计销量在5-6万台左右。

汽车动不动就对比几万的数据(哈佛H6最火的时候一月能卖到6万),就知道摩托车销量有多大,企业推出新车有多难。你会发现,豪作GW 250 8年能卖出8万台。

其实还有魅族这样的平台——新大陆本田的前身,两款车基本上都是双胞胎,销量大约是魅族的一半。

幻想最辉煌的时候也是欧阳本田最辉煌的时候。这家本田是在中国的合资企业,成立于1992年,20年来一步一步杀死了国内和日本的对手,达到了国内销量第二位。特别是2010年国参后,欧阳本田更加突然地跑了,士气像彩虹一样。2013年或2014年,欧阳本田的年销售量为70万台,与较豪作的100万台相差甚远。

那个行业一般看衰豪作,认为他们没有技术沉淀,本田打败豪作的日子不远了。但是几年过去了,豪杰逐渐扩大了与本田的差距。一方面是豪作确实发挥了力量,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同时价格更有利。另一方面是由欧阳本田的企业基因决定的。

中国摩托车由于急剧变化,通道车市场正在萎缩,这部分豪作的优势已经根深蒂固。特别是以费用优势紧紧按住本田。另一方面,游戏型市场占优势,但欧阳本田和新大陆本田由于本田的战略很难投入更多的排放量,所以即使在盈利能力高的中大型市场也没有任何收入。

分享一下2016年的旧文章《两个本田的隐形天花板》,四年过去了,一切都

都在意料之中。如果没有变化,面对两个本田的将是温水煮青蛙之局。

“在中国造摩托车的本田有两个:新大洲本田和五羊本田。他们都是本田在中国的合资公司。

从2011年国三政策实施,摩托车销量开始大幅下滑,两个本田似乎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他们不仅实现销量的稳中有升,市场排名更是大幅提高。现在两个本田都进入了销量前五之列,这在2011年以前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两家企业的逆势崛起,与本田在摩托车领域几十年的成功经验、以及本田对企业的精心调教分不开。在中国这个市场上,两家企业都凭借对路的产品、过硬的品质以及规范的管理,成功突围而出,PK掉了一大堆业余和专业的竞争对手。

但越是发展壮大,两者的关系就越尴尬。这就像两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小时候或许还能相敬如宾、待之以礼,但到了争夺家产的时候,却不得不狭路相逢、同室操戈。两个本田由于品牌和产品的相同,终端零售商经常相互攻讦,形成恶意价格竞争,这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都埋下了隐患。

相制相杀的局或许还有机会解,但两个本田遭遇到的隐形的天花板,则让它们无法再向前一步,也就注定不能成为更大的企业。

很少有人知道,在中国还有另外一个本田的存在,那就是本田技研,全称为“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这个公司掌管着本田在中国的产业投资和产品研发。咸阳校尉曾经参观过本田技研,如果以日本人的多少来衡量,那本田技研比两个本田重要太多了。

本田技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现在中国市场的本田摩托车,都由本田技研进行设计和研发,而新大洲本田和五羊本田承担制造和销售。本田技研搞出什么车,两个本田才能销售什么车。所以我们在他们的产品线里看到了很多相同的产品:例如幻影与战神,例如CBF190R与CB190R。甚至连进口的CBR300R,也都同时交给了两个企业。

日本企业精于算计和平衡之术,本田尤其如此。他们完美地利用了中国一个品牌两家合资公司的政策,并以产品为杠杆进行博弈,达到制约中国的投资方的目的。中方的广汽集团和新大洲控股,虽然与本田各占一半股份,但他们对企业的掌控力,似乎反而不如本田。

另外,本田信奉的是全球研发、全球制造。他们在全世界还有十几个工厂。这让本田不仅可以在中国操控平衡之术,在全世界也是如此。由于中日关系持续紧张,另外担心养虎遗患,本田似乎不会在中国生产190排量以上的产品,CB190R可能就是那个隐形天花板。中大排量产品则会放到东南亚的工厂。例如CBR250RR就选择了印尼工厂生产,然后像泰国产的CBR300R那样进口中国。这样的策略对本田来说达到利益最大化,但对中国的两个本田无疑是残酷的,他们由此眼睁睁错失了中大排的狂欢盛宴。

最重要的产品捏在本田手里,两个本田似乎只能干着急。中方人员不是没有试图破局,两三年前,五本就曾经尝试自己组织人员研发一些产品,例如跨骑车“彪影”,但终究太过平淡。

现在,两个本田已经被捆绑在了本田的全球体系当中,并有可能被本田根据全球战略来调整甚至牺牲。自己的命运别人做主,这才是两个本田最大的危机。”


1.《【五羊本田战神】名车往事:幻想之光是欧阳本田最辉煌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五羊本田战神】名车往事:幻想之光是欧阳本田最辉煌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auto/2569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