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客场

[前言]

2015年6月15日,小牛N1在线京东众筹平台公开。6月30日,仅15天,小牛在京东平台累计募集金额就达到了7200万人。京东众筹历史上第一个众筹神话(当然,这个记录后来被M1的8176万人再次刷新),小牛N1众筹用户(哈哈,对这辆充满神秘色彩的车的期待可以用“惊喜”一词来形容,直到4.21日在北京751时尚艺术广场公布。

经过一年的建设,小牛M1仍然保留着家庭式设计要素(圆形行驶灯),但整个车身经过重新设计,看起来更小更轻,与M1和N1城市版的参数相比,M1成功减重40斤左右,重量和体积显得格外灵活和小巧。大卫亚设(David Assell),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新闻)。

幸运的是,我在“什么值得买”大众测试活动中获得了M1电动车的大众测试机会,现在带大家一起体验一下往返于城市之间的精灵——小牛M1。让我们看看与N1相比有什么升级,以及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惊喜和丰富的技术体验。(大卫亚设)。

[打开包装]

经过长时间的等待(每天都很辛苦,不再细谈),顺丰终于通知M1到了,为了早点提车,我第一次到了顺丰店,自己提了。

打开箱子,是红色的车。顺丰的师傅拿着撬棍好像比我还迫不及待。

尾部的蓝色S显示这是M1动力板。

附件箱与之前在网上看到的黑色不同,是牛皮纸的本色。我更喜欢这样环保的设计。

M1本尊,这个红色,真的越看越好,这时候已经围了一群人围了起来。各种问题,这车叫什么牌子,能跑多快,能跑多快,能活多久,当我说能跑45码,续航理论100公里的时候。

闲话不多,马上出发,顺丰哥嘱咐我慢一点。我嘴上说好:没关系,然后酷扭油门,车。慢慢来。慢慢打开门。呃。有电,我再用力拧也慢。慢慢来。慢慢来。听到后面几个顺风型的人在议论。唉!光吹牛忘了解锁,真丢人。赶紧停在路边解除限速,纪念我M1的第一公里。(莎士比亚)。

回到家,打开附件箱,开始安装附件,打开箱子。盖子内部包括安装方法和APP队列(QR)代码等。

大箱子是充电器,小箱子里装有辅助钥匙(和遥控器)、合格证(需要卡)、一对后视镜、安装它们的扳手和十字架。

安装后视镜的时候感觉丝绸攻击有问题,左边一只差点滑倒,后来小心翼翼地垂下来

直拧了很久才拧进去,问了几个M1车友,他们也有这个问题,其中有个甚至拧滑牙装不上了;还有这个整流罩的镙丝洞也非常深,当用没有磁性的起子安装时,要试很多次才能装进去,希望厂家后续可以改进一下。

由于我已经有一台N1了,一开始还担心需要换台手机重新绑定M1,现在发现一个帐号绑定两台完全没有问题,只需要添加新车即可(这个功能真是细思恐极啊,会不会有人因此而买齐五种颜色……)需要一提的是,盒子里面的车辆信息二维码最好割下来收好,因为以后维护或者买保险之类的,有可能会用到,扔掉再不到就很麻烦了(或者希望厂家能在钥匙盒子里再贴一张二维码供备用)。

这是小牛管家APP绑定了两台车后的效果,从地方上可以看出两台车停在同一处(隐私原因我把地图打码了),不过可能是近期骑行较少的原因,续航里程显示的非常不准确(我的体会是骑的越多越精确,比如我骑N1时比较暴力,显示续航一般在70KM左右,最近一直没怎么骑,就不太准了,以上完全是我瞎猜的结论,希望厂家能够改进一下)

【M1美图秀】

现在是美图欣赏时间,在这里要感谢:Nana、打手员、十三,这三位好朋友,友情客串麻豆。

小牛M1,带你装X带你灰……,这张图怎么拍的? 你猜猜

有没有觉得满满的全是文艺小清新范儿。

M1的外形注定了一定会受到女性、年轻用户的追捧。

我觉得M1最漂亮的就是侧面的线条,给人一种非常动感的效果,网上有很多人都说M1像Gogoro,这一点我完全不赞同,M1比起Gogoro动感和漂亮太多了好吗? 相比之下Gogoro的外型就有点过于保守了,不过M1有一点与Gogoro相同的就是推出了多种颜色,并且推出了青春版,虽然我觉得M1的都市版售价已经很低了,不过从青春版的定价和配置来看,小牛对M1的造型和设计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准确的把目标锁定为那些更看重M1造型,而不是智能化的用户。

【M1亮点及与N1的比较】

M1相比N1更加的精致小巧,如果说小牛N1的造型和驾驶感受是一个憨憨的男生,稳重里又带着那么一点呆萌,那么M1就一定是一个女生,是一个轻巧的穿梭于都市间的小精灵。

先来看一看M1与N1(都市版)相比,都有哪些主要的参数不同吧,从参数上看,不仅长宽高略有缩小,最大的差异就是车重相差21.7KG之多。

M1的操控手柄周围的功能按键相比N1更加复杂,集成了手动定速巡航、经济(25km/h)运动(45km/h)两档一键切换、无延迟P档(老款N1需要3秒),在实际使用中可能由于全包转表头设计的原因,喇叭的位置感觉比较的远,像我这样上班路上一路按喇叭的人,实在有些费劲(手小的估计更难),按钮手感也稍稍有些松垮,不过值得称赞的是M1喇叭的音量相比于N1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专治那些乱穿马路和无故突然转弯变道的)。

之前N1的车把是裸把设计,清洁起来会很麻烦,而M1采用了外壳全包裹的形式,清洁起来会更加的方便,不过带来的缺憾就是一些附件比如行车仪、手机支架之类的只能装在后视镜上,而不能像N1一样装在车把上。

同样是液晶仪表盘,M1因为有全包外壳,防水性更佳,并且顺应之前N1用户的一致呼声,增加了时间显示(GPS卫星同步),在装上电池或驶出地下车库时,会在搜星成功后同步卫星时间,在夜间行驶时这块表盘的显示亮度也比N1要更亮一些,在有些没有路灯的路面上,可能会对行驶者造成一定的干扰,如果能设计成亮度可调(或者自动感应)就更好了。

M1的油门拉线改为电动车的霍尔油门,虽然手感没有N1机械式那样直接,但是行程较短,在实际骑行过程中,我个人觉得还是N1的拉线式油门更加线性;不过M1车把直径较N1更粗一些,握起来很舒服,另外值得称赞的是刹车把的开模比较圆润,用力捏下时手感相当不错。

相比N1的塑料件,M1的全身的塑件外观件只有3块,好处是从表面几乎看不到任何缝隙,整体感很强;坏处呢,据某维修点的师傅说这么大一块板子如果摔车了需要更换,成本恐怕会比较高,车身有些黑色塑料件(比如车把附近)的缝隙不是太均称,希望后面的量车产可以在安装工艺上更精细一些。

虽然全包围式车头不需要额外的整流罩,但是M1为了延续N1的家族式设计,仍然保留了前端的黑色整流罩,使得M1前部识别度非常高,如果后续可以把这两个整流罩孔位,开发成风档安装的孔位,实用性应该也不错(至少比装在后视镜上来的好看)。在试用过的程中,我发现M1的防盗报警灵敏度有些偏低,虽然后来把灵敏度调到了最高,仍然只有车子被剧烈拖动时才会报警,后来我跟服务网店进行过沟通——据说这是M1为了避免像N1一样一碰就报警而扰民,所进行的改进,不过我还是希望可以把灵敏度能再调高一点点。

灯光系统是此次M1升级的重头戏(也是之前N1被吐槽较多的地方),虽然猛一看环形日行灯与N1相同,不过里面的LED由N1的垂直排列的两颗变为了水平排列的三颗,这三颗透镜中间是近光,两侧是远光,横向排列可以带来更宽的照射区域,并且亮度有明显提升,在青春版以上版本里,都具备自动感应式大灯功能(自动灯很多摩托车都没有哦,所以说不仅是亮度,自动控制也可以算是汽车级哦)。

M1的近光比起N1照射范围离车身更近了一米,并且当远光亮起时,近光灯仍然是同时点亮的,这样就避免了像N1的那种“灯下黑”的情况发生,夜间行车会更加安全;从远近光照射范围和亮度来看,M1比起N1有太大的提升,更加接近“汽车级”照度,并且远光不会像N1那样位置过低而射程不够远。

M1的尾灯乍一看还是家族式的那种U形LED,但仔细对比N1的灯后,你会发现M1包裹的角度较N1更大,不仅从后方,从两侧也可以看到刹车灯,据官方参数显示尾灯的包围角度达到270度。

M1从都市版起步配备了自动大灯(会根据光线感应决定是否自动亮起),当你选择自动模式后,如果突然进入到黑暗的地方时,再也不用手忙脚乱的手动打开车灯了,大灯会像上图一样智能的自动亮起。

上图演示的是M1的转向灯自动归位功能(自动回正时),在实际测试中我发现如果小于60度的转弯(有些特别大的路口),自动归位功能会不能被激活,看来这个功能的智能性,还需要再进一步加强。

M1的后视镜也从N1那种视野较小的纯圆形升级成了更大视野的椭圆形。

M1支持大灯关闭时使用超车灯(PASS按钮爆闪提示),这个在超一些占用慢车道龟速行驶的汽车时真的非常有用。

手动双跳功能也令用户在黑暗环境中的临时停车更加安全,当方向灯亮起的时候,不仅在仪表板上有两个小箭头灯亮起,面板上还额外有两只高亮的LED进行提示,再加上自动回灯功能,这下再也不会忘记关转向灯了。

贴心的钥匙孔照亮功能,从此你不再会在黑暗中拿着钥匙瞎插八插的了。

踢下这根漂亮的铝合金侧撑停车后,当你再次起步时,如果不收回侧撑是无法解锁P档起步的,这个功能类似于高端摩托车的边撑熄火功能,对于很多没有骑过踏板车的新用户来说,显得尤其的贴心和安全。

当我夸完了这根既漂亮又智能的侧撑后,想试一试车子大撑的时候,发现M1这货竟然没有大撑……,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自己换个胎或者DIY搞个大保健啥的,没有小板凳儿的帮助是不可能滴……(不过没有大撑,只有侧撑的设计在越野车和大排量摩托上比较常见,所以在实际使用场景中也并不会有什么特别的不便,习惯就好;更不要说有的妹子、姐姐们恐怕一辈子都没有撑过大撑……估计有也撑不动或者懒得撑)。

这个结实的挂物钩相比起N1那个,不管是角度还是强度,都有了质的飞跃,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挂钩上的早点被颠飞到地上了。

USB插口从N1的竖置改为了横置,并且支持USB正反插,不过由于M1取消了杯架,所以如果想边骑车边给手机充电,还得好好想想手机能放在哪里(我在TB上找到了个后视镜手机支架,改天试试)

M1采用了前碟后鼓刹车结构,刹车手感和力度适中,轮胎采用了正新轮胎,从胎纹上来看,应该属于抓地、排水、节能都比较经典的型号。

M1的座垫的厚度、表面摩擦力都较N1有了较大的提升,再也不会有N1那种遇到颠簸时像滑滑梯一样的感受了,两侧的扶手因为较小,装饰的作用更大一些,不过当你需要把车后部抬起时,这两个“小耳朵”还是可以完成任务的,只是平时需要单手拖动车子时,有点不太好使劲罢了。

说了这么多M1的优点,总算轮到M1被N1完暴一次的时候了,主要是M1轻量化所带来的空间问题,首先是脚部空间比较局促,男生放下两只脚后,基本上脚踏就没什么空间了(还好我骑车喜欢把脚放在踏板前面的斜坡上,这样好歹踏板上还能放一些货物);还有就是USB下方也不再有放矿泉水的位置(看来只能装个自行车用的杯架了,好处是再也不会把正在充电的手机忘记在水壶洞里了)

M1因为不像N1电池是在脚踏板下,所以座桶变身为电池仓,座桶里充电器的安置都很勉强,余下的空间最多再放小小的几件钥匙包或者手套之类的随身物品

解决空间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尾箱了,上面是M1的尾箱效果图,看上去还蛮和协的,作为众筹的额外奖励,这款尾箱将为本次众筹用户统一赠送(这几天我已经看到好几台装了尾箱的M1了),我个人觉得如果能在尾箱前部加个软垫,起到靠背的功能,可以提升后座人员的乘坐舒适度(估计很快一些第三方配件厂商就会出带靠背功能的尾箱了)。

【电池与动力】

M1电池的外观很精致,像个IT产品,并且已经有很多网友指出像台式的MacPRO,巧的是我用过的两台G5、Mac Pro都是这个造型的机箱,当把它们放在一起的时候,还真有点感觉是一家人。

上图从左至右分别是青春版,都市版,动力版,顶配版的电池系统比较表,可以看出不光是电芯品牌、类型、容量(续航里程)有所差异,就连充电器大小也有四种不同的尺寸(有点不明觉厉),值得一提的是目前M1的充电时间 均为6小时左右,据说3小时快充很快就要发布了,如果需要再添一个充电器的朋友,还是非常值得入手的!

M1的电池上有四格LED的电量提示,当充电时会一闪一闪的提示你充电的进度,在单独存放电池时你也可以按下按钮显示电量,不过在灯光较亮的环境下,LED灯不是特别的亮,会有点看不清的感觉(照片已经是我调暗了曝光的效果),如果可以再亮一点点就好了。

车内充电插头——虽然之前已经做过功课,知道连车充电时需要打开上面的盖子,可是由于比较紧,并且没有缺口,还是找了和抠了半天,并且在插拔的过程中,如果稍有晃动就有啪的一声,不知道是不是有接触不良产生打火的现象?

M1全系列依然使用了博世电机,依旧如N1一样动力强劲,电机的功率依次是:青春版400W,都市版600W,动力版800W,顶配版1200W。

【驾驶体验篇】

从M1的外观上很难看到后中置斜拉避震器的样子,在这里借用一下YAMAHA SMAX的避震器效果图,从这一点可以看到中置斜拉不仅是一种节省空间的设计方案,也为一些高档摩托车所广为采用。从实际骑行的体验上来说,相比N1的后双减震,M1的后独立斜拉避震在过一些特别颠簸的路面时,会有一种类似于越野摩托的很舒服慢回弹的缓冲感,后减震比起N1在舒适度上有较大的提升。

这是M1在爬地下车库的陡坡,对于大多数电动车甚至一些小排量汽车都很吃力的坡,M1可以轻松的以接近30码的速度爬上去。

由于M1车身较轻巧,电池位于座桶重心较高,所以骑行时的滑行也较N1有较大的提升;踏板车由于车胎宽度都较窄,在雨天湿滑的时候建议大家还是慢 一点为好。

分享一下M1的档位及速度(我想可能没有人不破解限速吧?)这是破解后的一档,起步很慢很慢(看到起步时右边那个小龟直接把我秒到十几米外了没有),最高可以到21码的样子,虽然对于很多新手来说比较安全,但我个人还是觉得最高到24会比较合理一些。

由于M1只有两个档,2档起步时可以秒杀路面上大多数电动车,但是这个起步直飙45码的动力,在慢车道上还是有些难以驾驭的,比如上面的视频里我刚飙到30时右边就出现了一个完全不观察后方,并且以45度斜切到我道上的买菜大叔(如果不是我猛接喇叭估计就撞上了),可能小牛官方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为了能够更精确的控制车速,M1的车把也较N1要粗一些,可以有效的减少一些油门造成的往前冲的情况,但是在实际骑行中,由于中国式搓板路(也许我在的这个二线城市比较落后)的原因,在很多情况下油门还是会被颠的有些一冲一冲的,所以我真希望能够有像N1一样的三个档啊。

定速巡航也是M1的亮点之一,单手脱把属于危险动作请勿模仿(双手的就更不要了),在电量足并且路面好的情况下,M1动力版可以轻松的跑到44-45码。

【智能APP篇】

在M1众筹开始发货时,小牛管家的封面已经从N1变为了红色的M1,从车况界面上,可以看到我的车型M1S,电量剩余情况,以及预估续航(不知道是我骑的太暴力还是骑的少的原因,预估的里程比较让人崩溃,希望后续可以完善的更精准一些),行车统计界面里有日、周、月行车报表,目前M1能耗水平还不是特别准确,有时候甚至不显示或者有些迟滞 。

你可以调取所有的历史行车记录,并且可以在地图上以红色路线进行显示,电池显示界面里甚至还有贴心的行车小贴士以供科普。

目前的车辆定位功能算是非常完善了,虽然不是秒定,但基本上也能做到迅速、精准,不过在消息中心里经常还是有些误报,比如这些异常移动……我也不知道是什么鬼,还有这个地图上的GPS两个黄格,我明明是停在地下两层的车库里好么,看来APP后续完善的工作量也是非常之大,不过总的来说小牛管家APP2.0已经比起前代有了较高的质量提升,毕竟车辆智能化和定位这一块,小牛算起来也是零起步(有的电动车品牌采取的是直接购买现成的方案和合作),所以还需要一些时间和经验的积淀。

服务界面里不光有用车贴士,知识库、服务网点等基本信息,还有在线报修和联系客服务等功能,据使用过的车友(很遗憾目前N1和M1都还没有发生把我扔在路上的情况所以没有用过)反应,厂家的在线服务速度还是比较让人满意的。牛油界面当然就是所有小牛用户(潜在用户)交流沟通的场所了,在这里你可以一键真达论坛和所有最热门的主题,实时进行在线互动(想了解怎么破解限速和调出11种转身铃声,掏出手机就可以了解到,我就是这么干的……)。

【总结】

在短短的十几天试用中,我已经爱上了这辆轻巧灵活的小车,虽然M1还有一些小小的不足,但是瑕不掩瑜,更加智能、更加漂亮的外观和灵活的驾驶体验,足以打动大多数人;相比起国内庞大的山寨仿制车市场,小牛目前的出货量虽然在不断的攀升,但是仍然还需要再努把力,换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是市场潜力无限,也许要不了多久,市面上只会剩下两种车,一种是小牛,一种是仿小牛?呵呵如果真是这样,我希望这一天可以早一点到来。

本文来自什么值得买网站(www.)。

1.《【杭州雅马哈小龟价格是多少】往返于城市之间的精灵——小牛M1电动车大众测量共享》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杭州雅马哈小龟价格是多少】往返于城市之间的精灵——小牛M1电动车大众测量共享》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auto/2596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