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抱怨宝马为什么不推出带触摸屏的iDrive。其实,我也有这样的同感,但听说为了安全而维持实体操作键盘,我又陷入了沉思。(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安全名言)很生气,为什么沃尔沃XC90又推出大屏幕?那家的车不安全吗?(威廉莎士比亚,美国作家)。

为了探索这个iDrive汽车系统,我去经销商那里玩了7系iDrive,发现iDrive太强了。熟悉触屏手机的朋友们肯定不会吃太多苦。遇到操作比较复杂的环节,瞬间变得模糊不清。画屏幕还是摇按钮?这肯定会让没有接触或接触较少的朋友出汗一会儿。

但是,在几分钟内,您将了解基本的操作和功能。但是,更深的功能需要慢慢掌握。(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要确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原因也很多。首先,单个项目的子功能很多,但有些功能平时很少使用。其次,系统集成度高,还包括对车辆性能的控制。

视觉听觉都很享受

车辆操作系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音频视频娱乐。通过经验得知,宝马的iDrive是功能性机器时代的产物。单个音乐播放器,单个视频播放。就像今天的Android智能车一样,容忍度不高。或者2007年左右和W800、K800这样的型号索爱手机差不多。这种手机不是智能手机,但可以安装软件。

宝马iDrive在娱乐系统中具有丰富的功能,使您能够轻松管理播放列表和音频文件。因为还有内置硬盘。

体验后发现集成了CD/DVD、收音机和在线电视功能。每个项目都有详细的信息管理,如存储收藏,每个频道和歌曲都有单独的相册页面。通过刚刚学习的页面逻辑,iDrive系统中的所有项目都得到遵守,尤其是在播放音频的页面上,每个项目都被细分。

这种设计,不管好坏,好的是,每个项目都可以很容易地管理,每个项目都可以有详细的信息。坏的是,你会发现这种信息没有太大意义。这种设置有助于用户管理歌曲。这只对歌曲起作用。因为单独歌曲需要迅速后退。但是在收音机里是不必要的事。

这是关于音频的一些体验问题。就视频而言,我体验了车辆的车载电视。今天,我发现很多汽车系统都有这个功能,例如配备开放平台的Android车辆。(威廉莎士比亚、Android、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剧)、开放平台,当然宝马的iDrive系统定制程度很高,但也集成了这一功能。

从现场经验来看,程序项目选择和设置逻辑比较简单,先选择菜单,然后程序设计很明显。进入程序后,还可以通过手柄调整程序,但现在有点混乱。因为不知道下一个节目是什么。设计师也考虑到这个问题,在切换频道时可能会有几秒钟的时间缓冲。使用分屏设置,你会知道很多,会方便得多。

用户可以在查看时设置“全屏”。设置和查看全屏后,视频不是全屏。这也不怪iDrive。因为无线接收的电视频。

道基本是4:3的比例,而宝马iDrive的屏幕很长,所以视频全屏后也仅仅占据中央的部分。

除了iDrive本来具备的娱乐功能外,车辆还提供了蓝牙,USB,AUX外接音频功能,基本上满足了日常的需要。不过对比如今的车机配备手机映像而言,它的扩展功能相对较少。对了,它不是要支持苹果的Carplay吗?不过,连沃尔沃都宣布要2015年才正式兼容,对于宝马而言还需要一段时间才支持得了。虽然没有Carplay,但它还能够利用宝马的“BMW互联应用”进行与车辆联网,以控制诸如开锁,启动发动机等功能。

多种方式设置导航路线:人工服务最方便

iDrive系统当中,我觉得最难适应的是导航设置。是的,对比百度地图所搜即所得的操作而言,宝马iDrive它提供多种导航方式让我感觉不太适应。例如快速目的地选单,在线搜索目的地,按电话号码搜索等,超过7种搜索方式。然而,虽然有多种搜索方式,但我几乎都感觉很无助,因为条目太多,导航系统并不是十分智能。

或许工程师也发觉中国的道路很难设置导航,于是在新版宝马X6身上更换了一个项目,使得导航更为智能。于是“在线搜索目的地”项目变成了“拨打旅程咨询服务电话”,利用人工语音服务设置导航路线。导航系统立即变得智能起来,完全不用自己动手。

由于我对地图较为熟悉,因此我一向采用互动式地图来设置导航。利用地图,我们可以用摇杆快速定位到目的地,按下确定即可完成导航设置,简单直接。不过这样设定导航的前提是你必须熟悉地图以及目的地所在位置。iDrive的导航设置有许多种方式,不过我认为只需要掌握一两种就够了。因为其他的设置导航方式更适合在国外如美国等地进行,中国的街道变化太大了,而且门牌号太复杂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款导航还配备了路况信息系统,也就是说你会看到当前的道路车流情况,如果你有急事那么就可以提前绕道避开拥堵路段了。

安装软件:就只给你这几款

“车联网”除了能够查看道路信息外,还能够查看资讯。第三代宝马iDrive最大的变化就是互联驾驶的功能。在“资讯在线”部分,我们能够查看日常资讯,如新闻、天气、股市等等。当然,还可以通过定制应用查询加油站、餐厅等等服务。

体验了一会儿,我觉得iDrive的应用虽然针对iDrive系统进行优化,但是体验方面还有些欠缺。其一,可添加的应用过少,仅仅是合作的几款。 其二,进入应用的步骤太多,不利于及时调取。相对于我们平时操作的触屏手机而言,确实繁琐。

手机汽车互联

其实车辆的互联驾驶并不仅仅是在线应用的使用,还具有车辆的服务。通过企业能够客服功能,我们能够咨询如酒店预订、机票预订等服务。是的,其实它就是致电客服中心,为了解答旅途上的问题。另外,车辆还提供道路救援服务,启用后系统自动呼叫客服中心进行救援求助。这些功能都很贴心,由于其可靠性强,因此许多厂家都推出类似的服务。

刚才提及到了我们手机可以下载“BMW互联应用”和“My BMW Remote”两款软件,均支持安卓和苹果系统。第一款软件可以通过数据线连接手机和车机,利用这款软件我们可以将手机的社交信息软件都在车机屏幕上反映出来。当然,这并不是映射功能,因为“BMW互联应用”软件中提供定制的几款,如微博、开心网等,在车机上仅仅通过文字信息显示,感觉会让人很单一。当然,还可以利用此软件来接收离车导航,这方便我们停好车后再利用手机进行近距离的导航引导。

“My BMW Remote”软件比“BMW互联应用”更为专业,因为它关乎到车辆硬件的应用。通过此软件,我们可以远程遥控车辆。利用软件,我们可解锁或锁定车辆,可以在特定范围内定位车辆位置,可以提前控制车内空调以及发动机的运转。横向对比,如今不少汽车厂家均有类似的产品出现。

谨慎,真安全

功能实在太多了,我表示有些混乱。不过通过体验,我发现它虽然没有配备触控屏幕,操作确实繁琐,但是它处于安全考虑的设计值得肯定,至少我本人是想明白了。在触屏手机出来之前,我们接听电话只需要滑盖,翻盖或者摸到接听键就可以接听电话或者拨打电话。触屏手机诞生后,我们接听电话多了一个步骤,那就是“看屏幕”,找到接听键并接听电话。

在我们学车的时候,教练经常告诫我们要学会不用看挡位挂挡,不用看仪表盘感知车速等技能。更多的就是为了保证我们的眼睛能够看到道路情况,确保行车安全。鉴于安全,宝马iDrive不采用触屏也是有一定道理,那就是让我们的视线不要离开公路。

还有,我们通过体验发现,车辆的各项功能的位置都是固定不变,因此记熟位置即可操作。对于智能手机的程序桌面,或者安卓车机的桌面,我们可以随意更改应用图标的顺序,因此需要记住程序的位置也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

以上是我对安全驾驶的理解。此外,大家会发现iDrive系统虽然可以安装软件,但是软件的数量极少,而且均经过高度定制。对此,我认为iDrive系统是一款高度集成的系统,而且它能够读取车辆信息和控制车辆功能。因此它俨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这个安全问题在于车联网的融入。这也是iDrive系统因出于安全的考虑进行高度定制的原因。我们常常说安卓系统不稳定,也是因为它随意性很大,因此手机厂家需要对系统进行定制和锁定。看回iDrive系统,它并不会像安卓系统那样可以随意更改,各个项目都是固定设计也确确实实为了安全做的考虑。

从国外网站曝光全新7系图片来看,车辆还会配备了实体操控键盘,但是系统界面做了优化,至少主菜单增强了可读性。

1.《【宝马内置硬盘的位置】这个设计安全吗?宝马第三代iDrive体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宝马内置硬盘的位置】这个设计安全吗?宝马第三代iDrive体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auto/2742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