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派朗】盘点国内消失的汽车品牌适者生存的规律永远不变

最近网络上传出某日系合资品牌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但此后该品牌紧急发表声明,散布谣言。但是,所谓的无风不浪,该品牌的销售量和市长/市场份额连续多年下降,期间退出国内市场也只是时间问题。生产力不足、车型单一、新车型引进速度慢都是多次退出的原因。事实上,中国汽车历史上也确实有一些品牌和车企退出了国内市场。今天我们以“过去感”的态度来看看这些企业为什么退出。(约翰f肯尼迪)。

广州标致

1985年3月15日,广州汽车厂、法国标致汽车、中国信托投资公司、国际金融银行、巴黎国民银行共同在广州签订合同,成立了广州标致汽车公司,也是继上海大众之后第二个成立的合资品牌。

1986年,广州标致引进了第一款轿车产品505SW8。这辆车到达国内后赶上了公检法车的需求,再加上良好的性能,立即取得了良好的销售成绩。据悉,当年第一辆900多辆汽车瞬间售罄。

之后,广州标致引进了505SX和504,505作为主力高级轿车,当年国内达到了30多万韩元。由于没有竞争对手,505一度出现了供应不足的局面。但是之后广州标致进入下降阶段,1997年广州标致年销量不到1000台,公司累计亏损金额达29亿元。同年,本田汽车以1美元的价格在广州购买了标致的所有股票和债务,广州标致消失在国民的视线中。

广州标致坍塌的原因有很多。9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消费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巨大变化。当时广州标致国产车型国产化率很低,需要进口大量零部件,因此生产成本高,消费者后期维护也很贵。

另外,1994年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出台后,全部车辆40%的国产化率要求依赖进口零部件的广州标致汽车征收高额零部件关税,受到广州标致的一击。此后,广州标致提高了国产化率,但车辆工艺水平急剧下降,大量问题车积压库存,销售量瞬间跌至谷底。其中还有广州标致经营的问题,当时标致方面也无意推进零部件国产化。

南京菲亚特

1999年4月南京菲亚特正式成立,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和意大利菲亚特汽车股份公司双方分别拥有50%和30亿元总资产。

南京菲亚特推出的第一款车型是巴黎奥,之后还推出了施耶娜、周末风和派朗。Ferio上市初期,以低廉的价格和意大利异域风情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这些产品已经在海外销售多年,整体技术已经相当落后,之后面对新兴对手时无力反击。

南京菲亚特是一家新的合资公司,但合作的双方是正在走下坡路的老牌和困惑的意大利品牌。双方的合作一开始还算顺利,但后来在其中传出了很多不和的消息,中外的产品计划和未来市场的开拓方向存在很大差异。

在南京菲亚特停下来的时候,中国汽车市场高速飙升,各种合资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南京菲亚特在“意见分歧”中并未推迟新车的引进。另外,南京菲亚特也错误估计了中国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期待和需求,产品过于单一,技术相对落后,再加上管理混乱,导致南京菲亚特解体。

2007年12月

,随着上汽集团收购南汽集团,南京菲亚特成为上海大众新的生产基地,南京菲亚特也随着南京汽车一同退出了中国历史的舞台。

欧宝

1993年,欧宝汽车正式进入中国,当时的欧宝汽车还属于通用汽车集团,虽然销量不温不火,但却填补了中国小众汽车市场的空白。从初期的雅特到后期的安德拉,欧宝车型在国内一直采用了纯进口方式,这也为后来的退出埋下了隐患。

欧宝品牌虽然诞生于德国,但却被通用收购多年,成为通用在欧洲的一个窗口。在中国市场,相同的平台以及相近的品质让其形成了“内耗”。虽然2010年欧宝唱出了“在华全面复兴”的口号,但现实却是销量的每况愈下。由于许多车型均与别克、雪佛兰品牌车型使用相同平台。但纯进口的身份却导致品质相近的车型,欧宝的售价却要高出不少,并且售后服务的门店也要少上许多。

2011年全年销量5000台,2012年4500台,2013年继续下降至4365台。反观通用2013年在华300多万台的整体销量,欧宝是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除了产品竞争力之外,欧宝的品牌营销推广也比较失败,消费者几乎不知道欧宝的在售车型是什么,没有广告、没有推广,再加上经销商少的可怜,这一切都令欧宝在国内的知名度一直很低。

在当时欧宝要想发展就必须面临一个问题“国产”,而国产后欧宝就不得不与别克直接竞争,因此当时的通用认为欧宝在中国投产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后通用出于整体战略考量,决定“将欧宝的资源集中在欧洲核心市场”,放弃中国市场,避免与别克品牌的“内耗”。于是2014年3月28日,欧宝在官网贴出公告,宣告欧宝将在2015年1月前彻底退出中国汽车市场。

了解国情才是成功的必然要素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几乎所有品牌都想来中国分一杯羹。但中国汽车市场有着全球最为挑剔的消费者,要想成功就必须了解中国国情,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喜好与需求,因此很多企业将自己的研发中心转移到国内或亚太地区。

为了更好服务中国消费者,许多品牌推出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特供车”,将品牌和车型同时本土化,这其中大众集团就进行的十分彻底。在看到本土化的“甜头”后,德系豪华品牌奔驰、宝马以及奥迪也都加入了本土化的浪潮。

车企“本土化”在中国汽车市场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推出专为中国市场研发的“特供车”,二是推出符合国情的“加长版”车型。这其中许多“特供车”的销量远远超过了国内外共有的车型。此外,由于中国消费者对于车辆后排空间的需求远远超过国外用户,适当的推出“加长版”车型也很好的迎合了国人的喜好。

除了推出符合国情的专有车型外,对中国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及用车环境进行针对性的调校也是一种途径。在中国的许多二三线城市中,有些道路环境依旧较差,如果照搬国外版车型的调校,乘坐舒适感也许就会大打折扣。此外,中国的道路拥堵情况也是许多国家所没有的,例如此前风靡一时的双离合变速箱,初入中国很快就水土不服,暴露出大量问题。

迎合市场口味,加速导入车型也是法宝之一。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购车年龄层的改变以及消费者更加多元化的购车需求都需要厂家带来更多不同类型的产品。近些年国内SUV车型市场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其它细分市场,大空间、7座更是受到热捧,许多厂家为了能抢占先机,甚至推出了专为中国市场开发的SUV,并且凭借着过硬的产品素质赚了个盆满钵满。

总结:

有竞争就会有淘汰,这些品牌和企业的都消失都有着多重的原因,但没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国内市场却是它们失败的共同点。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早已不是当年的卖方市场,如何给消费者带来更加优秀且适合的产品是每个品牌时刻需要思考的问题,只有保持高度的“与时俱进”,才能在中国市场中长久健康的发展。

1.《【派朗】盘点国内消失的汽车品牌适者生存的规律永远不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派朗】盘点国内消失的汽车品牌适者生存的规律永远不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auto/3034115.html

上一篇

【广东本田】即将推出广州车展!本田的新e:N系列公开,共有5种车型,两种丰富多彩相似

下一篇

【奥迪新款】8月车市神仙打架,除了阿维塔11,新款奥迪A6L也有硬实力!

【派朗】头条企划|国民记忆中的这些新车现在只剩下回忆了

  • 【派朗】头条企划|国民记忆中的这些新车现在只剩下回忆了
  • 【派朗】头条企划|国民记忆中的这些新车现在只剩下回忆了
  • 【派朗】头条企划|国民记忆中的这些新车现在只剩下回忆了

【派朗】同志特刊——菲亚特蓝色评价全过程

  • 【派朗】同志特刊——菲亚特蓝色评价全过程
  • 【派朗】同志特刊——菲亚特蓝色评价全过程
  • 【派朗】同志特刊——菲亚特蓝色评价全过程

【派朗】二胎政策新选择!海马V70 2.0LMT评价

  • 【派朗】二胎政策新选择!海马V70 2.0LMT评价
  • 【派朗】二胎政策新选择!海马V70 2.0LMT评价
  • 【派朗】二胎政策新选择!海马V70 2.0LMT评价
菲亚特派朗1.7油耗

菲亚特派朗1.7油耗

菲亚特派朗油耗相关介绍,2006年汽车生产销量共突破700万辆,是汽车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爆炸性新闻,与2015年全年生产销量共突破2400万辆相比,真是毛毛雨! 2006年也作为新款上市,现在和西沙的车一起流入小溪,当年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