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因为公司决策层的正祖,还是整体的产品发展战略计划,长城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起步和动作都比较稳定或缓慢。目前集团下只有以前WEY品牌发布的中端混合动力SUV P8和今天试驾的主角3354跨界电动车Euler IQ。以Euler为新品牌命名的长城是为了纪念世界著名数学家—— Leonhard Euler,Euler品牌的定位是“新一代纯电动汽车”,只制造A级以下的车型,价格不超过10万元。据悉,今天我们试驾的这款综合续航360公里的Euler IQ在9万韩元左右,几天后将在成都车展上正式上市。

外观-足够大胆。

全面聚焦SUV车型的长城汽车在Euler品牌上也不会轻易妥协,但由于产品设计定位不能让车身变得太大,所以出现了Euler IQ这样奇怪的车型。(David Assell,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剧),LATIQ)EULER对IQ的官方定位是越野车,从车身高度、接近角度、脱离角度等方面可以看出,EULER IQ确实不同于传统的小型轿车。

Euler IQ的前脸充满横向设计,可以扩大视觉效果。LOGO比较精巧。一个,两个小圆圈被镀铬环绕着,看起来像感叹号。两侧的quad LED灯由浅黑色装饰条连接,在左侧和右侧形成两个装饰性排气孔。前格栅和保险杠是一体设计的,没有安装雾灯。

美丽和丑陋暂时无法得出结论。毕竟个人审美不同。但是熟悉电影《机械战警》的朋友们不知道能不能从欧拉智商的正面看到他的魅力。

整体外观EV君认为,最亮点的设计是照明方面,Euler IQ可能是第一个10万以内装备LED矩阵前照灯的车型,垂直排列的LED灯光组与横向的装饰条形成鲜明对比,视觉效果非常出色。

尺寸方面,欧拉智商和腾势与异曲同工之处相同,都是车身比较长,但高度突出。欧拉iQ的长宽分别为4445*1735*1567mm,轴距为2615mm。

另外,Euler IQ最大有135mm的偏离间隔,以及19.5和26的接近角和偏离角,理论上通过能力很好(认为低动力电池和先行者没有越野能力)。

从车身方面可以看出,欧拉智商的比例有点奇怪。在c柱和D柱后面感到要向下收尾时,向后伸展稍微短一点的尾巴。卸下行李箱,把后轮往前挪,变成小SUV反而更合适。

Euler IQ的反射镜采用双色设计,集成了LED侧方向指示灯,主驾驶位置的反射镜还具有NFC智能钥匙识别功能。

6"/>

短三厢设计加上较高的车身,使得欧拉iQ从后面看更显得“瘦高个儿”。而且我认为欧拉也很清楚这一问题,所以在前脸及车尾始终在使用横向贯穿式的装饰,以求拉宽视觉效果。

车尾的这块亮黑色饰条及两侧的LED尾灯与前脸完美呼应,熏黑底色的尾灯样式非常自然的融入到了尾部整体设计中。

轮胎方面,欧拉iQ选用了佳通Giti Comfort225系列以及朝阳系列轮胎,随机装配,轮胎规格为225/50 R17。双色的五辐轮毂样式还算耐看。

内饰-够实在 够实用

由于定位为一款亲民的性价比车型,欧拉iQ的内饰设计以实用为主,线条简单平直,用料在同价位区间内属于比较出色的水平,例如皮质包裹的方向盘、座椅、中控面板等。

除了图中的纯黑色内饰外,欧拉iQ还提供黑灰色及黑棕色其他两种配色方案,追求时尚或者豪华感的朋友可以考虑。

配置方面,试驾的这台欧拉iQ配有NFC智能钥匙、一键启动、8寸中控屏、电子手刹、AUTOHOLD、倒车影像及手机互联等。

方向盘为传统的圆形三辐样式,采用了皮质包裹,两侧有打孔设计。方向两侧设计有多功能键,左侧主要负责媒体播放、蓝牙电话及语音系统控制,右侧为定速巡航与仪表菜单的控制区域。

欧拉iQ的仪表由一块3寸彩色液晶屏、一小块单色液晶屏及左右两侧的固定显示区域组成。左侧为电量指示、右侧为能量输出指示,单色液晶屏用于显示车速。

中部的这块3寸彩色液晶屏要负责的东西非常多,除了主要的剩余续航里程外,还包括行驶时间、平均车速、平均能耗、电流、电压、小计里程、驱动状态、胎压及电机转速等。

方向盘左侧功能区可以对一些常用功能进行设置,包括低速行人警示音、大灯高度及行车稳定系统(ESP)。

中控区域非常简单,除了顶部的8寸大屏外,下面是空调系统的实体按键快捷控制,然后就是一些行车方面的操作区域,包括电子换挡杆、电子手刹、AUTOHOLD自主驻车开关及三种驾驶模式的选择键。

中控屏幕的尺寸以今天的水准来看只能算是及格水准,功能上也比较传统。在新能源菜单下,你可以查看仪表无法显示的如电池电量百分比、瞬时能耗、电机功率等。另外,欧拉iQ的能量回收强度调节也在该菜单下,支持强、中、弱三档可调。

中控台下面为一个单USB接口,及一个12V电源接口,想要扩展更多的USB口就需要考虑从这里下手了。另外,欧拉iQ采用了类似公交卡的NFC感应识别技术,平时可以仅携带上图中的智能卡片,通过外后视镜的NFC扫面解锁车辆,再将卡片置于感应区即可启动车辆。

欧拉iQ配备了长城在线救援服务,与宝马的云服务类似,只是在欧拉车型上目前还不支持远程导航协助功能。按下该红色“SOS”按键后,1分钟内就会有长城的客户回拨电话,询问是否需要帮助,主要用于应对突发的事故、危险情况等。

座椅方面,试驾的这台欧拉iQ采用了皮质+织物混合的面料,舒适度和包裹性不错,不过前后排坐垫的长度一般。前排座椅为手动调节,主驾驶位置配备了一个可动扶手,长途驾驶时可以放松下手臂。

后排座椅未配备扶手,不过比较有创意的是,欧拉iQ将后排座椅与尾箱打通,没有隔断,与SUV车型的设计一致,可以随时取放后备箱内的物品。我想这也是欧拉为什么称iQ为跨界车的原因之一。

储物空间上,欧拉iQ基本可以满足日常家用需求。手套箱及前后车门板储物格的深度不错,而且前部除了单杯架外,中央扶手移开后,下面还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储物格。

尾箱的打开方式为掀背式,开口比较大,配合可以4/6放倒的后排座椅,偶尔运送些大件物品也不是问题。

较高的车身高度为欧拉iQ带来了出色的头部空间,图中体验者身高1.70m,调整至合适坐姿后,前后排的头部、腿部空间余量都还不错。

动力/续航-够用+够用

欧拉iQ的电机来自博格华纳,最大功率120kw(163Ps),最大扭矩280N·m,百公里加速时间在8.9s内,最高车速150km/h。电机控制器及整车电控系统分别来自博世、联合电子,软件由东软提供,也就是说,整体三电系统均来自外购,由欧拉自行匹配。

从三电系统的集成度来看,欧拉iQ也与目前的主流电动汽车有些差距,有不小的进步提升空间。

悬架方面,欧拉iQ采用前麦弗逊独立+后扭力梁式非独立的组合。三元锂动力电池平置于底盘上,其电芯由孚能电池提供,总能量46.57kwh。可以支持NEDC工况下360km,等速最大440km的续航里程。

动力电池采用风冷散热,也就是无法提供电池的预热功能,在冬季下使用可能稍有不便。

欧拉iQ的直流快充接口与交流慢充接口同时置于车头位置,直流快充可在25分钟内充至80%电量,交流慢充则需要约8小时完全充满。

试驾感受方面,欧拉iQ的车身不大,开起来显得比较灵活,而且电机扭矩瞬间爆发的特性使其加速感非常出色。不过由于车身高,悬挂的调教偏软,使得欧拉iQ在高速下变道、过弯时车身有一定程度倾斜。

而在车内静谧性及底盘滤震方面,欧拉iQ的表现只能说符合该级别水准。急加速时的高频电机声比较明显,胎噪过滤的也比较一般。ECO、NORMAL及SPORT三种驾驶模式,配合三档能量回收可调,可以组合出多种驾驶感受。

由于时间和驾驶路线问题,我们本次无法验证欧拉iQ的续航能力,仅以我们的试驾过程来展示。出发时表显续航里程330km,电量剩余90%,经过一天的普通城市道路+山路路况行驶,以及各种模式切换测试,急加速、急减速轮番上阵。回到酒店后车辆显示实际行驶106km,表显剩余171km,相比实际行驶里程多消耗53km。考虑到满载+空调的用车条件,这一成绩还可以接受。

编辑点评:作为长城汽车正式进军纯电动市场的首款产品,在欧拉iQ身上我们能看到不少的诚意,包括全LED灯组、NFC智能钥匙、满足日常使用的配置和实用的空间等。不过也能明显看到长城的技术储备不足,全部采用外购的三电系统及软件配置,集成度不高的动力系统,暴露了之前长城对新能源的战略规划失误,相比其他竞品优势不足。

1.《【长城欧拉汽车】预计将跨越9万人左右的续航360公里试车长城欧拉iQ电气国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长城欧拉汽车】预计将跨越9万人左右的续航360公里试车长城欧拉iQ电气国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auto/3034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