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 TT CUP

我是赛车手。

每次有机会驾驶赛车,当然要争先恐后地申请

这次特别飞往德国奥迪总部旁边的小镇

在TT杯比赛中打开了赛车版TT。

这不是给我们带来快乐那么简单。

原来背后是厂方另有目的

虽然多次访问奥迪的总部Ingolstadt,但这次叫Neuburg。就在旁边。离慕尼黑也不远。在100公里以内。

奥迪在这个小镇里建成了一座驾驶体验中心,开业不足两年。场内既有展览和接待中心,也有Audi Sport赛车部的心脏,即研发所有奥迪赛车的地方。我们不是参观赛车部,而是参加了Audi Sport的一场体验班,体验的是去年才推出的TT杯赛事里的赛车版TT。先别急,这绝对是跟你有关的。

Audi Sport现时更似奥迪里的高性能汽车和赛车部门,很类似奔驰的AMG和宝马的M Power,暂时的区别只是他们没有自己的生产线。Audi Sport会举办很多驾驶课程,从安全驾驶到足以领取赛车执照的都有,由游山玩水或穿山越岭的驾驶游,到支持GT3赛事私人车队比赛的都有。在Neuburg的驾驶中心,有一个小型赛道和一个越野场地,顾客可以来参加不同的活动,包括我这次参加的TT杯体验班(也有R8 LMS的体验班,但就没有Le Mans赛车体验班)。每个课程或体验班都有时间表、价目表,活动之多好似香港茶餐厅的菜单那么包罗万象(特别介绍:除了赛车版体验之外,还有R8 V10 Plus的纽博格林训练班,在绿色地狱飞足一整日)。

不是刻意这样,而是第一次戴Hans头盔,头只能转到这里。

我参加的是类似TT杯体验的活动,按原本的内容是一整天在赛车场里的活动,先会由导师带领开着R8 V10Plus在赛道驾驶,熟悉一下,然后就是开TT杯赛车(不少于20分钟)。我们这次的总教练是鼎鼎大名的Markus Winkelhock,就算你不认识,都应该记得他的叔叔,他是房车赛传奇车手,也是澳门东望洋大赛常客的温克霍克。不过,我们的活动只有半天,来的又全都是媒体,厂方希望我们认识一下第二届TT杯的赛车,也让我们开开体验一下,他们会从参加的媒体中挑选几位参加今年TT杯的一些赛事做嘉宾车手,不计分的。另外,他们也会邀请一些著名赛车手、名人和运动员做嘉宾车手,去年便有夏健伦和一些欧洲的皇室成员参加。关于TT杯赛事的资料,大家可以看看边栏。

TT 杯的技术负责人Detlef Schmidt说:“这是弹射按钮,不对,是电源总按钮。”

我们先开R8 V10 Plus熟悉赛道。可是,当天遇着大雾,连短短的直路也看不到尽头,非常像恐怖片的画面。路面十分湿,气温有点冷,连Audi Sport的负责人都提醒我们要特别小心,这一句话,我立即打了个寒颤,胃里好像突然涌出一股前所未有的酸液。在赛道开车试过很多遍,开车厂规格的赛车(即俗称厂车),没怎么试过。一上赛道,路面果然十分湿滑,其实我觉得更似一层油。Markus开着头车,用对讲机不停提醒我不要辗过路肩,因为那些位置最滑。我一试,他果然是诚实小郎君。这赛道只有2.2km,弯多直路少,开R8 V10 Plus来跑,往往逼得sport防滑系统出手,即车尾甩一甩,系统帮你修正过来,感觉是有一点点截断动力,更多的感觉是系统会对个别车轮做出刹车。不过R8有quattro傍身,乱不了什么的,我要做的事就是尽快记下所有弯角,但浓雾在前,能看到的就是眼前的一个弯,下一个弯是怎样?只能盯着前车何时刹车。

大概跑了10圈,应该记住了套路。我下车后,身上额头上都冒汗了,因为Markus开得很快,跟着他要花点力气。原本以为可以稍加休息,看看其他媒体怎样开TT杯赛车,也好先让他们把赛道搞干一点点。岂料,Audi Sport同事要我换赛车服。在更衣室的时候,除了内裤之外,内衣、外裤、袜子、头套都要是FIA规格的防火货色,当然还有手套、赛车鞋和赛车服,我有点紧张,纵使厂方多次强调这次不计时也不是比赛,千万不要把挑选客席车手视为什么头等大事,大家“have fun”便可以了,但心里还是希望尽力而为。

四圈,没有第二次机会,从更衣室看到赛道,浓雾不散,路面湿如公厕的地面一样。莫说不常开厂车规格的赛车,就是在这种天气下于赛道开街车的机会也不多。穿好衣服,走到赛车版TT旁,先看看轮胎。是雨胎,摸摸胎面,连已经冰冷的手指也感觉不到任何温度,唯有开慢点,小心点,圈速好不好还在其次,千万不要冲出赛道,连累到别家媒体没得车开,那就真的丢人到要在祖宗牌位前下跪了。

2015年度的TT杯有一名香港车手参赛,名为Shaun Thong唐伟枫。他于2015年赛季得到两次排头位起步,一次分站冠军。

TT杯赛车用的变速器就是奥迪街车的S tronic双离合变速器,挂D挡就跑,换挡用方向盘拨片,简单到和开街车没区别。当然,这变速器的齿轮和计算机程序都有改动过,但太高转速降低挡,它就有可能不听指令,但计算机有记忆功能,只要转速降至适合降挡,它会自动做出动作。第一个弯,车胎好似完全和你无关的,不是转不到弯,而是没有牵引力的感觉,特别是车尾,TT杯技术负责人Detlef Schmidt说,TT杯赛车的车尾动态十分活跃,刹车打方向盘入弯时,我们一定会感觉车尾甩了一甩,但今天路滑,大家要小心。我一入弯,好似车尾不存在似的,我只微微感觉到前轮的牵引力,后轮像凌空了似的。过了两三个弯,我开始用较接近厂方指示的刹车点刹车,AP Racing赛车规格的刹车系统不断发出金属摩擦声,但车好像没怎么变慢下来。厂方曾说这赛车有ABS,但反应不似街车,你不会感到打脚掌的感觉,反而可能会感到刹车踏板越踩越深。总的来说,若非经常开这车,你不太会感到ABS的运作。

在接下来的弯角,我一直在摸索刹车的感觉,打方向盘入弯出弯时油门和轮胎之间的牵引力是怎样。跑到第二圈时,我相信轮胎还是不够热,虽然我还能开快一点,但仍然是不够干脆,好似要你喂一头狂叫中的藏獒一样,我总是在进进退退、伸伸缩缩之间找更迟的刹车点、更早的出弯位、更高的过弯速度。虽然我没有赛车经验,但总知道在赛道开车容易越开越快,我开TT杯赛车跑了五圈,只觉得自己时快时慢,轮胎理应热了,刹车系统也应该够热了,相同的弯角每跑一圈,理应每次也可以迟点刹车或早点加油出弯(甚至过弯时更加多点油),直至找到极限的点为止,但现实是机械抓地力时有时无,轮胎不够热是原因之一,我缺乏这种环境下开厂车的经验也是另一原因。

四圈里,我在头两圈用很保守的方法来开,旨在看看它的底细是怎样,到第三四圈,便是在试刹车点和入弯出弯的挡位和速度。最后,我发觉车尾的牵引力实在太轻了,似蜻蜓点水一样。当我迟点踩、重点踩刹车时,应该是ABS启动了,但车好像有点刹不住,这不是刹车的问题,TT杯赛车的前后轴配重是66:34,你可以想象重刹时,重心转移到前轴,若前轮胎还不在工作温度,那就好似刹车自己工作,轮胎罢了工似的。

看图识功能,最有趣是右上角Press2Pass功能,一按有额外的30匹马力,维时20秒。绿色按钮能改变差速器功能,分为正常、湿地和干地。

四圈过去,我知道自己满头满背都是汗水了,赛车运动是需要很好的体力的,四圈不致于令我虚脱,但湿滑大雾寒冷的赛道加上第一次接触的厂车令我战战兢兢,不能出什么错,因为我是第一个开的人,有差池的话,我肯定会听到八国语言的咒骂(虽然我听不懂)。可是我一下车脱掉头盔,丝丝白烟从头顶冒出来,同行的奥迪香港同事也走了出来,汗水这时候才流到眼帘,这不是传说中练功练到走火入魔的样子吗?

我休息了十多分钟,才换回自己的衣服,内衣都湿了,幸好没湿到裤子,否则真的要提早退休。如果作为一次试车,那是很好的经验,赛车是没宽容度的汽车,它身上每件东西都是为造出最快的速度,遇到不利条件,它便会变成不易驾驶的汽车。难的地方不在于TT杯赛车是前轮驱动,不是它的重量比使用马力相同的TTS轻了315kg,也不是赛车版发动机转速反应比街车版更加快如闪电,更不是底盘调校得更加敏感,而是轮胎不在工作状态的话,赛车便根本不能发挥出什么威力,除非车手有足够时间适应或测试不同机械和电子系统的标定。

R8 V10 Plus只是前菜,今天的主菜是TT赛车。

其实,我们这次来也是体验一下,所以厂方没有好像对待TT杯常规车手那么贴身,也不可能给我们更多时间适应车。这经验不是我们做媒体的专利,TT杯赛事的门坎不高,费用也比R8的LMS杯赛或保时捷卡雷拉杯低。另一个选择,是参加Audi Sport的TT杯体验课程,也是很不错的经验,如果你真的参加了,又遇上我这次的天气环境,相信你也会对高速驾驶有另一种体会。至于Audi Sport挑了哪些媒体作为TT杯赛事的客席车手?我暂时仍不知道,但肯定没我的份儿(虽然我好想去)。

1.《【奥迪球头套怎么卸】我(不)是赛车手丨INTAKE》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奥迪球头套怎么卸】我(不)是赛车手丨INTAKE》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auto/3126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