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大运从摩托车转战重卡行业,经十载励精图治跻身行业前八;2020年在开启第二个十年发展新篇章时,大运选择从重卡杀入竞争更为激烈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与当初干重卡一样,干新能源轿车的大运依然不被人看好,依然面临着种种质疑。大运还能够再次成功突围吗?大运突围的底气来自哪里?
只有自己努力才能与强者同行
7月8日早上8点,位于山西运城经开区的大运汽车总部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很多身着工服的大运员工在办公楼内紧张忙碌着,因为一个小时之后在这里将会举办一场重要的签约仪式,大运将与世界500强企业博世集团在中国的子公司,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成立的联合研发中心将在大运集团总部正式挂牌。
签约和挂牌仪式简单而务实,但却意义寻常。与以往常见的一些整车与零部件合作不同,此次大运与博世的战略合作打破了传统的单纯供需合作模式,而是以联合研发为切入点,开展全方位合作。据悉,合作内容“将涵盖一体化底盘解决方案、新能源电桥、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智慧交通以及汽车电控系统开发等相关的解决方案,”初期以乘用车业务为主,后期将拓展至新能源商用车。按照双方合作计划,博世中国将派遣50名左右的工程技术人员来到运城,与大运研发团队一起共同完成多个新能源项目开发。
这样强力的合作伙伴,这样的合作深度与广度,对于进入汽车行业只有十年的大运来说前所未有。回想当年大运进入重卡行业是何其艰辛,想要采购一台重卡柴油机都很难做到,最终只能走售后渠道。但经过十年卧薪尝胆,大运重卡硬是挺了过来,行业地位与话语权已今非昔比。对此,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远勤山感触颇深:“大运与博世的合作源自于我们多年的努力,如果说我们现在基础水平很差,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双方是无法达成深度合作的。”
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远勤山
在任何一项商业合作中,要想赢得合作主动权、赢得合作伙伴的尊重,自身的实力是关键。当走进大运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估计很多人都会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在占地1000亩的厂区,大运已经建成了高度自动化和柔性化的冲压、焊接、涂装、总装、PACK生产车间,具备了单班年产2万辆新能源商用车和1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的产能。都说眼见为实,通过这样真金白银的大手笔投资,充分证明了大运进军新能源汽车绝非空谈。对此,博世中国副总裁朱光伟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表示:“选择与大运合作,是因为大运是一家务实、低调、勤勉的公司,我们这次的合作是全方位的合作,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是。”
大运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与强者同行才能成为强者
无论是当年转战重卡,还是如今进入新能源新赛道,包括此次与博世的深度合作,都充分展现了大运董事长远勤山的准确战略预判能力。衡量一位企业家优秀与否,其中一项重要标准就是对趋势的把握能力。当传统汽车在“双碳”战略背景下触摸到天花板的时候,大运顺势而为,果断切换到新能源赛道,并与传统汽车巨头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远勤山说,“传统燃油车在国外已经走过了上百年历史,我们想在几十年赶超这是很难做到的,而电动汽车可以换道超车。在换道过程中,我们要迅速发展就要嫁接各方面的优秀合作伙伴,来快速提升我们自己的能力。”大运与博世的合作正是基于远勤山的长远战略思考,“双方合作的最终共同目标,就是要加快大运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的发展步伐,而且以后还要跑到前面。”
在新的赛道上,大运对于新业务发展采用了与众不同的新逻辑——与强者同行,才能成为强者。远勤山认为,“大运在乘用车市场还是新兵,要想靠自己摸爬滚打、慢慢摸索,时间漫长,还有可能会被市场给淘汰。”在面对强大竞争对手时,如果单打独斗无异于以卵击石,明智的做法就是找到更强的帮手,通过合作,借力发力来战胜对手。在新能源新赛道,大运所采取的策略是:联手国内、国际一些先进的企业,来快速提升大运自己的技术、能力。“学习先进企业、联合先进企业、借鉴先进企业”,成为了大运在新能源领域发展的新指针。
目前,预测大运新能源汽车的未来走势还为时尚早,但是从企业家的独特视角,远勤山在接受采访时说出的这段话耐人寻味:“做企业就像培养自己的孩子,要有足够耐心,不能急功近利。新能源汽车是大运集团年龄最小、最有前途的‘孩子’,我们会投入最好的资源,找来最好的合作伙伴,将这个‘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
1.《大运电动汽车怎么样,干货看这篇!不仅造重卡,还开启了新能源汽车之路,大运这步棋怎么样?》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大运电动汽车怎么样,干货看这篇!不仅造重卡,还开启了新能源汽车之路,大运这步棋怎么样?》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auto/3273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