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传说这是曹植在曹丕的逼迫下所作的《七步诗》。曹植文思敏捷,才气极高,他在文学方面的造诣高于曹操和曹丕,他创作的《白马篇》、《七哀诗》和《洛神赋》是古代文学史上的珍奇瑰宝,字字珠玑。因此后人大多喜欢曹植多过于曹丕,为曹植在世子之争中败给曹丕而抱屈,再加上民间诸如七步成诗等各种故事传说,使得大多数人更喜欢曹植而不喜欢曹丕。但曹操最终却选择曹丕为自己的继承人,这是为什么呢?究竟曹丕比曹植强在哪里?

首先来看身份,曹丕是曹操与卞夫人所生的长子,而曹植是第三子,而嫡长子继承制是有利于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一条制度,就立嫡立长来说,曹丕自然是名正言顺的储君。在身份上,曹丕比曹植更胜一筹,但在历史上也有很多立庶子或者次子为储的例子,光是这一点,还不足以让曹操决定选择曹丕继位。

再来看两人的才能,像曹操这样的一代枭雄,他选中的继承人,必定是个能发展好他的事业的才能出众的人。一开始,在众多儿子中,曹操是偏爱曹植的,因为才华横溢,文采斐然,但成也萧何败萧何,他也因书生气太重而使曹操失望。有言道:书生误国,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且看陈叔宝和李煜两位末代君主,皆是有过人文采而无治国之能,致使国家落入他人手里,背负千古骂名,“做个才人真绝代,奈何薄命做君王”,曹植也是如此。曹植好宴饮作乐、吟风弄月,常常喝得酩酊大醉,他曾两次喝醉后忘了曹操下达的法令,使曹操逐渐对他失望,而将心思转移到曹丕身上。曹丕在文学上的造诣虽然不及曹植,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也颇高,现存的第一首文人七言诗便是曹丕所作,此外,曹丕还善骑射、好击剑,在政事上也颇有自己的一番见解,有治国之才,在众多兄弟当中,曹丕是最像曹操的。所以在才能方面,曹植有文才而无治国之才,而曹丕兼具文韬武略,又有治国之才。

最后,来看曹丕和曹植二人是否懂得用人之道,作为一名君主,掌握用人之道是最基本的。当时曹丕手下最出众的谋士是司马懿,司马懿才能过人,而且心机深重,就连曹操也素来忌惮司马懿,曹操对司马懿才能的爱惜多过于对他的怀疑,所以一直没有杀他。而曹丕和司马懿关系非常好,曹操最终选择了曹丕也是希望他能在司马懿的辅佐下成就一番大业。再来看曹植的谋士杨修,杨修的文人气也很重,虽然他很聪明,但太爱露才,好耍小聪明,多次揣摩曹操立储的心思,惹得曹操不快,而且曹植对杨修言听计从,这一点让曹操很不放心。

从身份、才能和用人之道三方面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曹丕是远远胜过于曹植的,曹操放弃曹植,而选择了曹丕,这无疑是一个明智之举。曹丕登基为帝之后,下达了多次诏书,轻刑罚,薄赋税,禁复仇,禁淫祀,罢墓祭......把国家整理得井井有条,不失为一位明君。他有着远大的政治理想,但可惜还未能实现就逝世,他只做了七年的皇帝,但这七年,已经比很多皇帝一生的成就还要高,他一生的事迹被载入史册之中,被尘土掩封。

1.《曹丕比曹植强在哪里,为什么曹操选择了曹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曹丕比曹植强在哪里,为什么曹操选择了曹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1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