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的开国皇帝建国后,都会不约而同的把儿子们分封为诸王。除了太子之外,皇帝会按照皇子们的功劳和性格依次分封为晋王,秦王,齐王,楚王,蜀王等。另外也有开国皇帝把亲兄弟分封成王的,但在众多的亲王中,要数晋秦齐楚这几个王最为尊贵。

据历史记载,排除世袭王不算外,历史上共出现过29位晋王和15位秦王,其中晋王成功逆袭太子称帝人数为12人,秦王是5人,齐王和楚王几乎没有一人。历史想必不是偶然的,那为什么晋王得位率这么高呢?原因有以下2点。

第一点,晋王地位尊贵仅次于太子。王爵的划分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诸国的国号,在春秋战国时期,以晋秦齐楚四国势力最大最强,其中晋国是春秋时期的霸主,秦国是战国时期的霸主,两国的综合势力威望要凌驾于其他诸国之上。比起秦国,晋国第一位国君是周武王的儿子,后代都是西周皇族,而秦国的祖先最早只是负责养马的,晋国地位自然高出了一截。

此外在封号上,秦以暴政武力闻名,晋则代表文,讲求文治斐然。古代皇帝分封诸王时,一般会把勇武有军事才能的皇子封为秦王,希望他开疆扩土,保帝国安定,比如李渊就把能征善战的李世民封为秦王。而晋王通常会分封给有德才,善于治理内政的皇子,比如唐高宗李治。

晋的上面是亚,下面是日,合在一起就是亚日,颇有储君的意味。所以能得封晋王者一般都是德才兼备者。在封王的顺序上,晋秦齐楚也是最先被分封出去的王,出场率在历史上是比较高的。

汉朝建立后,认为秦朝过于暴政,又亡于汉,所以整个汉朝都没有封过秦王,相比之下晋王名声就更好,出场率又比其他王高了一些,地位仅次于太子。

第二点,晋地兵马强壮,位置优越。从汉朝到明朝,亲王成年后到要到藩地居住,没有诏令不能随意入京。从藩地上看,晋王封在山西一带,这里是华北军事重地,直面北方蒙古高原上游牧骑兵的侵扰,不是强有力的藩王和部队无法戍守,所以晋王手下的兵马也是各王中数一数二的。

秦王封在秦地,也就是关中一带,虽然也是战略要地,但关中之地一般是王朝建都之地,处在天子和太子眼皮子底下,时刻处于被监视的范围,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刻就会传到皇帝耳中,所以很难有什么作为。

齐王在齐地,自古富庶,造反却很难成功,楚王在楚地远离政治中心,蜀王就更不用说了。各王的封地对比起来,唯有晋王的晋地最有优势,一是手下兵马强悍,二是地理位置好,不管首都是在长安洛阳,抑或汴京中原,都距离山西不远,进可攻,退可守,所以一旦太子失势,取得皇位成功率最高的也非晋王莫属。

1.《历史上有29位晋王,其中12个都成功称帝,仅次于太子,这是为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历史上有29位晋王,其中12个都成功称帝,仅次于太子,这是为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2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