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三国演义》之空城计谁是真正大赢家?

《三国演义》之空城计谁是真正大赢家?

《三国演义》开篇即讲: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有人把《三国演义》奉为正史,动辄引用,以为例证,确有不妥之处;或亦有以《三国演义》为纯粹小说,否定其史学性,更有过分之处。笔者独以演义为史学小说,虽为丰富形象,感染读者,抑或夸张渲染,抑或张冠李戴,追求文学笔法,大约限于罗贯中老先生所能掌握的资料,然而其史学性却在于基本以三国基本事件为线索,维护了三国的基本走势,同时其中的许多典故却真的能够发人深省,启迪人生,与“读史使人明智”有异曲同工之妙趣。即错之,且姑妄言之,侃侃《三国演义》给人的启迪。

大文豪鲁迅评三国“状诸葛近妖”,可以说“空城计”这一回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且看《演义》中极尽传神的“武侯弹琴退仲达”:

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并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藏匿;诸将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声言语者,立斩;大开四门,每一门上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会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后人有诗赞曰:

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

十五万人回马处,后人指点到今疑。

罗老先生不惜泼墨渲染,极尽诸葛亮神机妙算、未卜先知之能事,与其相比司马懿似乎略逊一筹,司马懿也仰天长叹:“吾不如孔明也!”然而空城计最大的赢家真的就是诸葛亮吗?好吧,我承认诸葛亮赢了,但有聪明的人必能看出,原来司马懿才是空城计最大赢家。谈到这里,许多人不免唏嘘:“笔者是司马粉,黑诸葛亮而来。”

又云:“罗贯中浓墨泼洒,不吝腾挪,岂独抬司马而扁诸葛也?”或者,更为干脆直接:“空城计乃罗贯中凭空搭桥,盖为颂刘贬曹,增诸葛之功,毁司马之名而也,毫无史学价值。”笔者冤枉,以为空城计并非绝无其事,而且符合诸葛司马二人作风,而且对于今天有深刻启迪。

首先,司马懿与诸葛亮这个版本的空城计并非完全杜撰,而是出自晋人郭冲《条诸葛亮无事》罗贯中夸张引用之,原文如下:

亮屯于阳平,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亮惟留万人守城。晋宣帝率二十万众拒亮,而与延军错道,径至前,当亮六十里所,侦候白宣帝说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与相逼,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将士失色,莫知其计。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开四城门,埽地却洒。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山。明日食时,亮谓参佐拊手大笑曰:“司马懿必谓吾怯,将有强伏,循山走矣。”候逻还白,如亮所言。宣帝后知,深以为恨。

然而这段精彩说辞,却并未出现在陈寿的《三国志》中,而是后人裴松之所作《三国志﹒注》中记录并批驳之,认为这是胡诌的野史,毫无可信度,驳文如下:

难曰:案阳平在汉中。亮初屯阳平,宣帝尚为荆州都督,镇宛城,至曹真死后,始与亮于关中相抗御耳。魏尝遣宣帝自宛由西城伐蜀,值霖雨,不果。此之前后,无复有于阳平交兵事。就如冲言,宣帝既举二十万众,已知亮兵少力弱,若疑其有伏兵,正可设防持重,何至便走乎?案魏延传云:“延每随亮出,辄欲请精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己才用之不尽也。”亮尚不以延为万人别统,岂得如冲言,顿使将重兵在前,而以轻弱自守乎?且冲与扶风王言,显彰宣帝之短,对子毁父,理所不容,而云“扶风王慨然善冲之言”,故知此书举引皆虚。

按裴松之批驳之说辞,郭冲在扶苏王司马骏面前诋毁他的老子,“显彰宣帝之短”,扶风王居然慨然称赞,不符合纲常礼数,然而郭冲此说真的是“显彰宣帝之短”吗?这我们就不得不从司马懿和曹家人的微妙关系说起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曹操的来历,曹操父亲曹嵩,曾官至大鸿胪(九卿之首)、太尉(三公之末,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曹嵩做官,全仰仗他的老子大宦官曹腾,曹腾迎立桓帝有功,破格封侯,而能举贤用人,为世人称道,在当时还是颇有声望的,然而到了曹操时代,外戚、宦官在朝廷内外拉开了长达几十年的权力争夺战,时宦官专权,士人遭受排挤,所以靠大宦官背景呼风唤雨的人,全部被视作异类、低贱之人,遭受天下人的唾弃,曹操从小就生活在阴影之中,时时背着“宦官之后”的骂名。

我们再来看一下,司马懿的身家:

八世祖:殷王司马卬(是项羽所封十八诸侯王之一)

高祖父:征西将军司马钧(次于三公,相当于西部军区总司令)

曾祖父:豫章太守司马量(南昌市长)

祖父:颍川太守司马儁(河南禹州市长)

父亲:京兆尹司马防(首都洛阳市长)

司马懿兄弟八人,个个贤能,有“司马八达”(汉兖州刺史司马朗,字伯达;魏太尉(晋宣帝)司马懿,字仲达;魏太宰(晋安平王)司马孚(北宋司马光是其后人),字叔达;魏东武城侯司马馗,字季达;魏鸿胪丞司马恂,字显达;魏中郎司马进,字惠达;魏安城亭侯司马通,字雅达;魏安平亭侯司马敏,字幼达)之美誉,父亲司马防,家教极严,“诸子虽冠成人,不命曰进不敢进,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问不敢言,父子之间肃如也”,可见司马懿是正牌的知识分子、官宦世家的后代,八达之中亦属排行老二的司马懿最有识略。

1.《《三国演义》之空城计谁是真正大赢家?》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三国演义》之空城计谁是真正大赢家?》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282652.html

上一篇

甘健 AXD&甘健——感知的黑洞 | 沉浸式声音视觉装置艺术

下一篇

微笑服务的重要性 浅谈微笑服务的重要性

死的最窝囊的皇帝:孝武帝司马曜是怎么死的

死的最窝囊的皇帝:孝武帝司马曜是怎么死的皇帝在我国历史上有载的就有300多位,这三百多位中非正常死亡的就有很多。诸如明崇祯帝自缢身亡,以身殉国,赢得后世的赞誉。但若谈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皇帝,非东晋孝武帝司马曜(yào)莫属,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为何说他死的最窝囊呢?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古代最低调的三个牛人:项橐,黄石公,司马徽

中国古代最低调的三个牛人:项橐,黄石公,司马徽任何伟大民族,都有伟大人物。中华5000年历史,璀璨夺目,卧虎藏龙,涌现了数之不清的伟大人物,三皇五帝,孙武、孔子、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等,都是让中国骄傲的大人物,名垂千古!然而,有些伟人智谋出众,聪慧过人,但却不喜欢抛头露面,做一个低调安静的...

为什么说刘备、司马懿才是华容道、空城记真正的赢家

刘备、司马懿才是华容道、空城记真正的赢家“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部《三国演义》将三国时无数机关计谋、尔虞我诈描绘的淋漓尽致,千百年后读来依旧对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心驰神往。三国里精彩的故事很多,仔细研读赤壁之战后让曹操死里逃生的华容道,以及失街亭后使诸葛亮九死一生的空城计,我们首...

战国时期客卿司马错论伐蜀

战国时期客卿司马错论伐蜀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蜀国因其内属封国苴国长期与巴国交好甚至曾一度联盟抗蜀为由出兵攻打巴、苴两国,尽管巴、苴两国合兵极力抵抗蜀国进攻,但是仍被蜀国杀的大败而归。苴侯在惊恐万分、甚恐灭国的情况下匆忙派使者赶赴秦国意图求援于秦,与此同时蜀王也谴使赴秦并携带厚...

司马三忌微博 司马三忌黑历史曝光!举报韩红只因这些过节,网友:不能忍!

  • 司马三忌微博 司马三忌黑历史曝光!举报韩红只因这些过节,网友:不能忍!
  • 司马三忌微博 司马三忌黑历史曝光!举报韩红只因这些过节,网友:不能忍!
  • 司马三忌微博 司马三忌黑历史曝光!举报韩红只因这些过节,网友:不能忍!

三国谜团:曹操为何不杀司马懿貂蝉最终结局如何

三国谜团:曹操为何不杀司马懿?貂蝉最终结局如何?如果说哪一个时期的历史最为人所熟知,大部分人都会选择三国,这或许是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纵观汉末三国时期,不仅留下了许多著名的战役,如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更有令人敬佩历史人物,像曹操、诸葛亮及关羽等,至今让人津津乐道,他们的事迹流传了一千...

西晋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晋武帝司马炎为司马衷择后的失误

西晋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晋武帝司马炎为司马衷择后的失误公元265年,司马炎奋二世之余烈最后取代了曹魏王朝,建立西晋,是为晋武帝。又于15年后在大将军王濬(jun音四声)苦苦劝说下,本无心无志于环宇一统的司马炎无奈之下发兵讨伐孙吴政权,于是“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一举灭掉了当时最后一...

司马迁是受父亲遗命而著《史记》吗

司马迁是受父亲遗命而著《史记》吗在西汉景帝、武帝时期,掌管天文、历法和历史文献的太史令司马淡,立志继孔子《春秋》之后修一部通史。但他没有写成就病世了。临终前,他把儿子司马迁叫到病榻前,把未完成的心愿交给儿子去完成。司马迁含泪答应了父亲的要求。司马淡死后,司马迁没有立即开始写作。公元前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