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启平
《民法典》的编纂历时五年多。背后的编译故事是什么?民法典编纂参与者、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成员、中国法学会民法研究会副会长、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谭启平在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重庆晨报》采访时做了一些“爆料”。
作为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成员,谭启平参与了许多民法典编纂活动。“能参与并做些工作是一种幸运。在这个过程中,我是一个亲密的学习者,一个有限的参与者,也是整个过程的见证人。”
原因越来越清楚了
脸红的场景经常上演
“为了制定一部科学合理的民法典,争论是不可避免的,并且贯穿整个过程。有些专家学者经常为了某个观点而争抢,但这并不影响每个人的‘私人感情’。”比如谭启平教授说,在民法典总则编的过程中,人格权是否单独编是有争议的。讨论会上,大家各抒己见,观点“冲突”,异常激烈。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肖像、声音、个人信息容易被侵犯,这就涉及到人格权。最后,专家们的共识是,面对新时代的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加强人格权保护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人格权独立汇编具有独特的法律意义。
还有一个故事是限制民事行为人的最低年龄,在编制过程中引起了争议。
根据《民法通则》,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即10周岁以下的人不能从事民事活动。他们所有的民事活动都必须由法定监护人代理。
“这种规定显然不符合社会生活的现实。不允许一个10岁以下的小学三年级学生购买学习用品和其他东西是不合理的。”谭启平教授表示,在民法典的编纂过程中,专家们就降低行为能力限制人的年龄达成了共识,但降低多少存在争议。提交十二届五中全会的《民法通则》草案调整为6年。
但也有代表和学者指出,在我国一些偏远地区,6岁儿童“还睡在洗衣筐里上学”也是一个问题,这样才能从事民事法律行为,承担责任。最后,在民法典编纂第一步完成的《民法通则》中,这一年龄被调整为8岁,该民法典继续遵循这一规定。
“《民法典》是对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保护。各方面都要考虑,包括碰撞、谈判、妥协……”谭启平说,这一切都是为了制定一部科学优秀的民法典。
长期关注民间借贷
禁止高利贷最终被包括在内
“我一直比较关注民间借贷的问题。我一直强烈批评私人借贷的24%的高额利润对公共权力的强制保护。”谭启平教授说,网贷变成了常规贷款,现金贷款变成了高利贷,高利贷导致很多人拆东墙补西墙,影响了很多人的正常生活,给经济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隐患,必须予以制止。
谭启平教授和许多专家学者在编纂《民法典》中关于禁止高利贷的具体条款的过程中提出了这个建议。
最终被列入《民法典》第680条,禁止高利润借贷,借贷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谭启平教授说,民事立法必须适应国家和社会治理的需要,必须贴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虽然这项规定更有原则,但它将空留给了管理高利贷的下一步。”
不被接受的意见
传达声音是为了弥补遗憾
谭启平教授透露,民法典制定过程中,各界提出了近百万条意见和建议,最终只有一小部分被采纳。在他看来,虽然意见和建议没有被采纳,但他们心里都有遗憾,但只要能传达自己的声音和意见,也是对遗憾的一种补偿。
“我一直主张《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的承包人获得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范围应当有所限制,不应延伸至全部工程资金。承包人有优先获得全部工程资金补偿的权利,具有鼓励建设单位支付建设费用的潜在作用,也可能损害其他权利人的利益。”谭启平教授说,承包人在整个建设工程价款中有优先获得人工费补偿的权利是合理的。但是谭启平教授的观点并没有被采纳。
此外,他还主张拾得遗物的人应有权要求赔偿,也就是说,拾得某物并归还给他人时,取回者应给予拾得者一定比例的赔偿。谭启平教授说,索赔权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因为丢东西捡东西的事几乎每个人都有。重要的是这样对失主找回丢失的东西更有利。
“有很多意见没有被采纳,很遗憾。”但谭启平教授认为,提出意见,让别人听到自己的声音,也是一件好事。
更多新闻> >
“希望有生之年看到新中国民法典的出台”
百年法学教授总是关注编纂的进程
西南政法大学金平教授是唯一一位参与起草新中国第一、二、三部民法典的健在的资深法学家。他今年已经98岁了。自2014年10月第五次民法典编纂开始后,金平教授一直关注民法典编纂的进展。
“当我告诉金教授《民法典》即将开始编纂时,老人泪流满面地说:‘太好了,我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新中国民法典》的问世。’“谭启平教授向《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透露,在民法典编纂过程中,金平教授一大早多次致电询问编纂进展情况,并对相关制度规定的构建和修订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思路和建议。
“在过去几年编纂《民法典》的过程中,立法机关举行了许多研讨会,教学和研究机构也举办了许多研讨会。我也是从国航的‘银卡’飞到‘金卡’的。”谭启平教授笑着说,《民法典》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是齐心协力的结果。
谭启平教授说:“身处这个伟大的时代,能够参与这个伟大的法治工程,见证新中国民法典的问世,是我一生的幸运和幸福。”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诸宸许勤摄影甘夏衣
1.《民法典草案 民法典草案解读丨民法典是怎样出来的?快来看民法典编纂参与者揭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民法典草案 民法典草案解读丨民法典是怎样出来的?快来看民法典编纂参与者揭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371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