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天津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在哪里?如何增强发展信心,制定精准政策,扎实推进天津经济优质发展?

近日,南开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市经济学会、天津市发改委等科研机构、高校及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对疫情影响下天津经济的客观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判断和展望,并提出了促进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天津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

与会专家认为,天津市积极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统筹兼顾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推进恢复工作和生产,有效缓解了经济下行压力。

“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对天津经济发展的内在弹性和社会治理能力构成了巨大挑战。”天津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钟会兵表示:“通过一系列有效政策措施的及时出台,天津一季度经济发展不仅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而且在促进复工投产、大力推进‘云签约’项目投资、打造高端产业链等方面取得了诸多突破。”

钟会兵的观点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认可。市发改委韩颖介绍了疫情影响下的天津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了经济发展和运行中出现的诸多积极因素,确认了专家的说法。“一季度,京津冀协调发展深入推进,投资拉动效应有效发挥,新动能不放松,服务业新增长点诞生扩大,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民生保障持续改善。”韩颖说。

多点努力解决发展问题

与会专家认为,疫情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社会经济发展不能也不会因为疫情而停止。要加大疫情防控力度,全面恢复生产。

“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的速度。同时,在疫情的中短期影响下,投资是稳定增长、就业和民生的最重要手段。目前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反周期调整中发挥好投资的作用。”南开大学教授戴金平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如果消除疫情的影响,去年以来天津经济数据的结构性变化依然明显,制造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没有改变。”天津财经大学教授丛屹认为,疫情的影响客观上正在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这证实了天津正在全力打造的智能科技产业未来将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领域取得巨大发展。

“天津经济正处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京津冀协调发展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天津的区域经济布局需要与时俱进。”南开大学副教授博·文光建议加快空之间的结构调整,构建“天津在新区兴、天津在郊区兴、天津在市区优”的发展格局。天津中心城市需要发挥公共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优势,充分发挥其在现代服务业中的高效和核心作用。

数字经济正迎来发展趋势

专家认为,在从疫情爆发到有效控制的短短几个月内,数字经济迎来了一个发展窗口。从长远来看,制造业、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治理、智慧城市建设都与数字经济建设密切相关。

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丽燕建议,抓住这一轮“新基础设施”的投资机会期,加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释放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增长效率,提高数字经济的治理能力,化解数字经济的风险,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

“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支撑作用。”天津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教授张贵表示:“疫情防控迫使数字化工业化普及,工业互联网成为制造业转型的首选。”为此,他建议利用形势将制造业升级为网络化、智能化;积极利用新兴技术促进商业模式的转变,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以对冲疫情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不到三个小时的“头脑风暴”中,与会专家的“金点子”和“好建议”不仅是想法和观点的碰撞,更是信心和力量的上升。大家坚信,天津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1.《天津经济台 “天津宏观经济论坛──2020年一季度形势分析会”侧记 头脑风暴助力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天津经济台 “天津宏观经济论坛──2020年一季度形势分析会”侧记 头脑风暴助力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405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