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有道

中国古代治水名人不包括 首批12位历史治水名人公布,苏轼、林则徐竟都治过水

长江网12月23日讯近日,中国水利部官网公布首批“历史治水名人”,共计12人。他们是大禹、孙帅、西门宝、李冰、王晶、马真、江杜诗、苏轼、郭守敬、潘继勋、林则徐和李仪祉。

苏轼和林则徐都处理过水。网友:整饬青春

其中,大禹治水、西门宝治水、李冰父子修都江堰等故事出现在中小学教材中,广为人知,而苏轼、林则徐的入选则让网友大跌眼镜。事实上,苏轼在担任杭州太守期间,曾带领军民大力疏浚西湖,将挖出的树根和淤泥筑成一条贯穿西湖的长堤,后来称之为“苏堤”。西湖十景之首苏堤春晓,与苏轼有关。

此外,徐州还有一座苏堤,也是苏轼修建的。苏轼之所以多才多艺,是因为他会写字,会做饭,会控水。

有网友嘲讽“不会控水的诗人不是好厨师”。

林则徐不是卖烟的吗?林则徐在13个省呆了近40年,从北方的海河到南方的珠江,从东南的太湖流域到西北的伊犁河,都留下了治水的足迹。

这两个人曾经在今天的湖北省控制水

中国是一个农耕国家,江湖众多,所以每一代人都非常重视治水,所以祭祀大禹就成了历史上的一种制度。目前在武汉汉阳龟山东麓的愚公集上有禹王宫,是武汉历代祭祀大禹的地方。

林则徐在13个省呆了近40年,从北方的海河到南方的珠江,从东南的太湖流域到西北的伊犁河,都留下了治水的足迹。1837年,林则徐任湖广总督时,重点修复长江中游荆江段和汉水下游堤防。

孙帅欧,楚国杜英人,当时的政治家、军事家、水利学家,在《史记·百官列传》中名列第一。他曾主持修建少皮,使金寿县周边地区成为楚国的粮仓。此外,孙帅还治理了湖北曲水、云梦泽,古代的枣、漳水河流入云梦泽,建成后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运河。后人称之为“云梦通渠”,比都江堰早350年。荆州中山公园东北角还有“楚灵隐孙帅墓”。

1.《中国古代治水名人不包括 首批12位历史治水名人公布,苏轼、林则徐竟都治过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古代治水名人不包括 首批12位历史治水名人公布,苏轼、林则徐竟都治过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462217.html

上一篇

家具简笔画 【简笔画】这家具,可真有点不一样~

下一篇

低芥酸 低芥酸菜籽油风靡海内外 吃了到底有何好处?

苏轼最有名的诗词 提到苏东坡 你最先想到的是诗词歌赋还是一桌菜?

从谈诗词歌赋到人生哲理,苏东坡还不如给你上一桌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写道:“我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慈祥而热情地微笑。”这种“会心一笑”大概是因为苏东坡心目中同时有东坡肉、东坡豆腐和东坡鱼...千百年后,“苏东坡...

归来仍是少年前一句 别再沉醉于“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苏轼的原句更加高级

归来仍是少年前一句 别再沉醉于“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苏轼的原句更加高级

唐朝,一个极其繁荣的时代,在这里,有宏伟的宫殿,熙熙攘攘的街道,亮闪闪的车马,一望无际的行人,其中不乏金发碧眼。每个人脸上都露出真诚的笑容,排队享受唐朝;中国历史上的另一个高峰宋朝,在经济实力和财富上甚至超过了唐朝。一幅《清明上河图》足以让我们回到大宋,感受它的辉煌。但是,真正...

归来仍是少年类似句子 别再沉醉于“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苏轼的原句更加高级

归来仍是少年类似句子 别再沉醉于“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苏轼的原句更加高级

唐朝,一个极其繁荣的时代,在这里,有宏伟的宫殿,熙熙攘攘的街道,亮闪闪的车马,一望无际的行人,其中不乏金发碧眼。每个人脸上都露出真诚的笑容,排队享受唐朝;中国历史上的另一个高峰宋朝,在经济实力和财富上甚至超过了唐朝。一幅《清明上河图》足以让我们回到大宋,感受它的辉煌。但是,真正...

惠州一绝 惠州一绝 苏轼

惠州一绝 惠州一绝 苏轼

罗浮山下四泉, 陆,橙,梅,新。 每天300颗荔枝, 别管是岭南人。 罗浮山下一直是春天。 枇杷和杨梅依次成熟。 每天吃300个新鲜荔枝, 长期做岭南人。 苏轼因“讥第一朝”而被贬徽州。徽州在岭南。那时候好像是蛮夷之地,酷暑难耐。然而,苏轼以超...

朱竹 从文同墨竹到苏轼朱竹

宋代画家文同擅长画朱墨。他的弟子苏轼在继承朱墨精神和风格的基础上创作了朱竹,并以朱竹的水墨实验来证明他的文人画理论,从而使宋代文人画运动走向成熟。到了元代,文人画朱墨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一种时尚。元代的赵萌、佘竹和清代的郑板桥画竹是湖州水墨戏曲的传人。从文同·朱墨到苏...

超然台记 知道书画|杨文彪 小楷 苏轼古文三则之《超然台记》

超然台记 知道书画|杨文彪 小楷 苏轼古文三则之《超然台记》

KnowArt |杨文标《先验台湾》,苏轼小楷部分一切都是可观的。有可观的,就有可乐,一定要怪那些美好美好的。...

凌虚台记 宋代苏轼《凌虚台记》古诗欣赏及解析 涨知识

凌虚台记 宋代苏轼《凌虚台记》古诗欣赏及解析 涨知识

创意背景: 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入仕,任凤翔签署判决书。嘉祐八年(1063年),凤翔太守陈希亮在后浦筑台,名“徐灵”,求记苏轼,故苏轼作此“徐灵台”。 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俗人...

送子由使契丹 宋代苏轼《送子由使契丹》古诗欣赏及解析 涨知识

送子由使契丹 宋代苏轼《送子由使契丹》古诗欣赏及解析 涨知识

创意背景: 这首诗写于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当时苏轼54岁,被誉为杭州龙图阁学士。苏辙迁居翰林,在汴京做学士兼吏部尚书。那年八月,苏辙奉命去辽国为辽国庆生。不如小国,就是羞辱弱国。做这样的使者是很丢脸的。苏轼写诗道别,极力劝慰告诫。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