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西城客运列车,从Xi安一路飞到成都。第六站是阳县。阳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汉中盆地东缘,古称“扬州”,今称“朱故里”,总面积3206平方公里,人口44.5万。
阳县是世界珍稀鸟类“东方宝石”朱鹮唯一的野生栖息地和人工繁殖来源,是造纸术四大发明发明者蔡伦的埋葬地,也是中国唯一生产“黑、红、白、黄、绿、紫”六种水稻的县。这里有“秦岭四宝”大熊猫、金丝猴、塔基和朱;中国西北最大的有机食品产业集群正在建设中。
随着108国道过境段的开工,西城客运专线、省道230华阳旅游专线、阳安二线、保八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阳县的区位优势日益突出,将连接官田峪,成为建设陕南主要贸易通道的重要支点。
目前,阳县正以打造国家级全球旅游示范县、打造西北地区最佳生态休闲养生目的地为目标,着力打造“一核四中心”全球旅游发展新格局和阳县特色生态休闲养生产业体系,全力打造“朱故里、福地养老”品牌,努力打造陕南循环发展、生态宜居示范县目标。
生态环境是独特的
阳县,南平巴山,北秦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被誉为“地球上同纬度生态最好、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千百年来,独特的地理特征造就了阳县无与伦比的自然环境。世界上仅存的最后七只野生朱鹮选择在这里繁衍生息,这是中科院专家在1981年发现的,震惊世界。
紧接着,全县生态保护之旅全面展开,长清和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继建立。
阳县水系密集,汉江东西贯穿84公里。内江县的池塘和水库总面积超过5万亩,是全省第一。它已成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陕西省汉魏引水工程的重要水源保护区。
在持续的生态保护下,全县每年有近300天的好天气,森林覆盖率达66.88%。全县有脊椎动物300余种,种子植物1500余种,隶属135科603属,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肺”和“世界自然物种基因库”。
历史文化让人眼花缭乱
阳县历史悠久,人文繁荣。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已经定居下来。
西晋太史三年(公元267年),扬州开始在中国建立,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扬州改为阳县。
唐宋以来,大量文人在此驻足,杜甫、白居易、苏轼、文等名人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诗词。成语“有答案”出自阳县。
阳县是省级先进县,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阳县是造纸术四大发明发明者蔡伦的封地。位于城东龙亭镇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A级风景名胜区蔡伦墓庙是蔡伦的埋葬地。全县重点保护文物19件,如唐代明凯寺佛塔、明代直果寺佛经楼等。
阳县的社火轰动一时,传承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阳县的汉剧、挂台社火、佛教音乐、烟花爆竹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居全省首位。
有机工业正在蓬勃发展
多年来对朱鹮的保护为阳县创造了优越的生态环境,为有机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自然条件。
"阳县是中国发展有机工业最好的地区."200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四位院士访问阳县后达成共识。
一石激起千层浪。“守住青山绿水,把它变成金山银山!”在专家的指导下,阳县政府率先制定规划,制定政策,成立有机办,设立每年1000万元的专项扶持基金,出台多项扶持政策,为有机产业的循环发展开辟了“阳县模式”。
十年侧墙图破壁。目前,阳县已被确立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和“朱鹮生态保护产业国家名牌示范区”,拥有13类73种12.8万亩认证有机产品和基地。
该县建设的有机工业园区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有机食品产业集群和有机产品聚居地。“朱”和“有机”成为阳县美丽的名片和形象代言。
1.《陕西洋县 洋县究竟好在哪里?点进来看看你就知道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陕西洋县 洋县究竟好在哪里?点进来看看你就知道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485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