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人们有这样一段经历:多变的春天过后,初夏来临,但很快,天空空就会被云覆盖,连绵不断的下雨,有时还会下大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梅雨”,从六月中旬持续到七月中旬。
昨晚,我的长兴朋友“宛如”、“倚窗”、“打开卷轴”、“听着绵绵的雨声”,写了一篇抒情短文——《江南又听雨季到天明》,半夜分发给微信朋友圈。征得作者同意,我选了《绿竹黄梅雨》这首歌,朗诵了《深情的黄梅雨》这首诗,贴在我的微信个人公共平台上,供各位朋友欣赏。
绿竹与黄梅雨
歌词:千月兔作曲:伊里丝七叶演唱:伊里丝七叶&小莹
是江南听雨季,点点滴滴到天明
“平山班看春光,还记得江南听雨的时候”。长江以南多雨。听雨似乎不是刻意的诗意,而是普通人的生活。倚着窗户,倚着城堡,消磨着森林,绕着巷子走...你可以听到雨在你耳边低语的声音。雨水落在江南,就成了百倍的柔情,万种风情。他像一个技艺高超的小提琴手,随意拨弄着琴弦,钢琴的余音穿透了无数才女佳人的心灵。
听雨是一种感觉,也是一种美。坐在窗边,打开卷轴,烧香煮茶,听雨落在瓦檐、石阶、小桥、亭台、修竹、初莲花上。淡淡的声音像诗,像梦,像歌。渐渐地,尘封的心被冲走了,留下一种与世无争的安定宁静。看江南烟雨,仿佛在欣赏一幅无墨的画,一首首无定律的诗,一场无心的禅,一个无声的故事。雨巷里,一个打着油纸伞的女生能路过吗?渡船外,谁在等横篷船...
黄梅季节家家都下雨。听雨是一种留恋和闲适。人生如水,光阴似箭。在我的记忆里,人生最奢侈的事情就是小时候听家乡的雨声。雨季,父亲披着蓑衣,扛着犁铧,牵着牛不慌不忙地回家;母亲跟着她,带着一顶帽子和一个装满牧羊人钱包的篮子。雨推迟了耕作,但他们并不烦恼,而是享受着简单干净的时光。经常晚饭吃到一半,舅舅和邻居上门,我妈给他们倒杯茶或者酒。大家无所事事地坐着,在家里和农活上唠叨,时不时地骂屋外的雨:天坏了。说话的语气里,一点担心都没有,反而有一些平凡岁月的闲适和温暖。正如作家李戈所说:只有拥抱一颗倾听雨声的心,我们才能生活在和平与幸福中。
大雨过后,风转晴了。听雨是一种忧郁的心情,一种意境。我在微信上看到一个朋友说,写一场雨很难,因为每场雨都不一样,很难把雨的声音排出去,捕捉到。我也有同感。有人听山上的雨,有人听城里的雨,有人听庙里的雨,有人听香蕉里的雨,有人听西窗里的雨……不同的人,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情况总会听到不同的雨声,或喜或悲,或思或回忆。正如元代诗人蒋捷在他的诗中所言:“少年听雨唱楼上,红烛昏厥。盛年听雨,蒋阔云低,雁叫西风。今听雨僧卢,鬓有星辰也……”听着没完没了的雨声,多少人感动,又想顶嘴,在下命令之前,淌到天亮。
年龄稍纵即逝,岁月匆匆。我们总恨青春停不下来,聚散太任性,嫣红永远是昨日,回首是一生。其实生活中有“听雨睡愁”,也会有“春雨添花”。苏轼曰:“不要听林间打叶之声,而要尖叫行走。竹竿和鞋胜过马。”谁害怕?一件蓑衣雨衣,让风雨,依旧过我的生活。如果此生,我听过一场难忘的雨,爱过一个感情深厚如水的人。最好不要下雨或晴天就回家。
深情的黄梅雨
1.《江南听雨 散文欣赏| 又是江南听雨季 点点滴滴到天明》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江南听雨 散文欣赏| 又是江南听雨季 点点滴滴到天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511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