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完全听不到声音,你会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这个问题我很认真的思考过,因为我的右耳先天耳鼓畸形造成我的右耳弱听。大夫这么解释”弱听“:你这耳朵基本上只能听到噪音。十多年前我做过一个不算是太成功的耳朵手术,只是部分提升了右耳的听力。现在有人在我右边低语,我是完全不可能听到的。好在我的左耳还算好用,基本上不影响我的正常生活。我的弱听带来的问题只是我自小五音不怎么全;我听声辨位的能力非常低下,最现实的问题就是手机响了却总是找不到在哪里响;在我右侧和我打招呼的人会觉得我很高傲不搭理人;我只能用左耳接电话;我只能睡在床的右边……还好我有一只好用的耳朵,如果我两只都有问题呢?一个绝对安静的世界其实蛮吓人的吧。

Luna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我就去做了关于听力的遗传DNA检查,也没有得到个肯定的结果,Luna出生两天,大夫在给她检查听力的时候我的心都快蹦出来了,生怕我的弱听遗传给她。还好,她一切正常。

12月6号,我去给北京天云听力言语康复训练中心的孩子们上了一堂美术课。这个中心一共有50来名学生,年龄从两对多到十八九岁不等。他们基本都是先天听力障碍,装了人造耳蜗或者佩戴助听器,其中个别唐氏综合症的孩子和自闭症的孩子。学校安排来上课的孩子们年龄大约在4到10岁之间,一共18个。这些孩子在来到这里之前基本都是全聋,一个生活在完全无声世界你的孩子是怎么认识这个世界的?他们脑海中如何构筑起一个和另一个不同的东西?在他们的脑子里会形成类似语言的东西来帮助他们思考吗?经过人造耳蜗的手术或者佩戴助听器之后,才开始接触声音,才明白还有一种东西叫做语言。所以他们需要一个特殊的学校,教会他们说话。在这里,多数时候手语是被禁止的。

“北京海淀区天云听力言语康复训练中心”,地址在通州区张家湾,名字里面提到海淀是因为之前一直在海淀区隶属于海淀残联。中心最早成立于1993年,2002年正式展开聋儿言语康复训练工作,2010年在北京市海淀区残疾人联合会批准下,在海淀注册成立为民非企业。2016年中心的主要本分搬迁到了通州张家湾,拥有了更宽敞的校舍,还有了一间舞蹈教室,我这次美术课就是在舞蹈教室进行的。

对于这堂课,我心里一直悬着,甚至有点紧张。这紧张一直延续到这些孩子走进教室,我伸出手和他们打了个招呼,因为犹豫,一时语塞。他们的老师给我身边几个孩子介绍:“这是今天的康老师,和老师问好”。于是我听到一片呜噜声,隐约辨认出“老师好”几个字。这几个字给了我莫大的信心。后来我才发现他们很爱说话,也很爱交流。并且这次是联合《帕丁顿熊2》的电影宣传,当日帕丁顿熊“本人”也到场了,这让孩子们极其兴奋。有可爱的熊相助,这堂课应该会很开心。

▲有帕丁顿熊的帮助,孩子们开心不少

在这堂美术课上我只想传递一个信息:用任何东西都可以画画,大自然拥有最丰富的造型。选择自然当中有趣的造型,用印章的方式去作画。我为他们准备了尽可能多的东西,让他们在这之间去寻找有趣的造型。西兰花竖着切开,剖面会像是一棵树;横着切开秋葵,你能得到一个完美的五角星;白菜横向切开,印章会像是一朵玫瑰;还有树叶、蚊香、羽毛、麻绳、玉米之类的常见物件。我刻意地不想给他们做太过认真的示范,也不告诉他们画任何东西的步骤,只给了他们一个宽泛的命题“让你开心的……”。这种“奇怪”的绘画方式让孩子们很兴奋,开始作画的场面非常热闹。当绘画成为一种游戏的时候,每个孩子都会喜欢。美术课的首要任务不该是教授方法,更应该是开拓想象。

孩子们画画的时候我在课桌之间走来走去,其实他们每个人都不太需要我,因为每个人都自顾自地玩儿。有一个八九岁的女孩子看见我就伸出了两个拳头,示意我挑选一个,我指了指她的右手,她狡黠地笑了,张开手里面什么都没有。我说那你让我看看藏的是什么?她又伸开了左手,咯咯地笑起来。还是什么都没有。我笑得停不下来,我就这么容易地被他们接纳了,真值得高兴。

▲为孩子们准备的各种“道具”

▲学生们挑选自己心仪的绘画“用具”

▲使用青椒作画

▲什么道具都可以画画,不管是水杯还是羽毛

这些孩子的父母都不在北京,也不能经常来看他们。学生和老师都住校,所以我看到的每个老师和孩子都很亲,不是那种略带疏远感的威严教师,更像是长辈。孩子们在课堂上都很放松,我能看出来他们在学校都很开心。

笑脸的背后其实是一个又一个无奈的故事,很多孩子的家庭因为做人造耳蜗而负债累累,父母在拼命打工还债。一些孩子患有唐氏综合征,或者发育迟缓,这些孩子除了言语方面的康复之外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照顾。我看过了孩子们的背景简介,各个让人心痛。

有一个孩子的父母发现了孩子患有唐氏综合症后把孩子留给了他爷爷奶奶就一去不回,和家里断绝了关系。去年奶奶病倒了,无奈只能送到康复中心来。另外一个男孩子爸爸几年前车祸重伤,给爸爸看病欠下一大笔外债,后来爸爸去世了。妈妈把他送到了康复中心,至今还在还债,经济情况缓和一点的时候才有钱来看望他。还有一名脑瘫的五六岁孩子,父母都有先天的残疾,和爷爷长大。后来爷爷也生病了,好在遇到了天云的校长。被带到了康复中心,和低龄的小朋友一起上课。

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心碎,有抛弃也有无奈,似乎他们只有在这里才被保护,才是唯一的出路。那些耳聋的孩子在这里得到康复之后也许能够走进正常的学校,和其他孩子一起成长。脑瘫的孩子接下来怎么办?那天我问到校长的时候她笑了笑:“先在这里康复也是最好的办法了,其他的以后再说吧。”

▲作品完成之后会贴在墙上

▲美术课的后半程是在巨大的帕丁顿熊线稿上面填色

孩子们全神贯注地开始填色的时候,我和学校的付老师聊了一会:

康乐:我看学校除了这些孩子还有挺大年龄的,看起来十八九岁了。他们也是在这里上课?

付老师:是啊,我们这是给先天聋儿听力恢复以后做听力言语康复的,每个家庭情况不一样。有的家庭是孩子挺大了才知道有人造耳蜗这么回事,有的是终于攒够了钱给孩子做人造耳蜗。一个耳蜗挺贵的,差不多要10万块。

康乐:这里都是做了人造耳蜗的孩子?

付老师:也不是,也有戴着助听器的,也有希望做人造耳蜗的,我们还帮助一些特别贫困的孩子申请国家免费人造耳蜗,不过那个挺难申请到的,需要的人太多了。

康乐:你们这康复的费用是多少?

付老师:每个人每月3000元,挺多学生交不上这个钱。我们有个烘焙工作室在楼下,孩子们都去哪里学习做饼干,我们放到微店里卖。去做烘焙的孩子按照打卡的时间给发工资,多的一个月也能挣个一千多。也算是对学费的补贴。交不上学费的那也没办法啊,家里确实都困难。我们这还有俩孤儿,那就完全没有学费了。

康乐:这些学费不够学校的开销吧?

付老师:不够,我们现在房租什么的开销也比较大,孩子们吃住都在学校,而且我们的老师很多。做康复的课程不能像正常的幼儿园学校那样,一个老师对多个学生。我们这一个老师最多带三个孩子,这样有二十多位老师。老师吃住也都在学校。

康乐:目前来说你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付老师:取暖,我们现在的校舍比较大了,所以取暖费用太高了。我们现在还没有足够的钱给整个冬天取暖,我们校长最近也在跑这个事情,希望能尽早解决取暖问题。

康乐:那基本生活,吃喝什么的有保障吗?

付老师:这个有,最基本保障一定要有,况且米面油之类的物品也最容易有人赞助。

康乐:这些孩子们从这里康复之后会去哪儿?

付老师:最好的就是去正常的学校、幼儿园,和正常的孩子们一起上课。他们有能力和正常的孩子一起上课的,有的孩子可聪明了。对于孩子们来说,最难的就是怎么走出去被正常的人和社会接受,能过正常的生活。我们这里还有关于按摩和烘焙的技能培训,这也能帮助大一点的孩子找到以后的出路。

美术课之后,在《帕丁顿熊2》的邀请下,我带着孩子们一起去参加了首映,之后看了电影。那天每个孩子都开心极了,最难忘那一张张笑脸。

▲在《帕丁顿熊2》首映仪式

▲伸出沾满油彩的小手

▲孩子们骄傲地举着自己的作品

为了帮助北京天云听力言语康复训练中心的孩子们这个冬季的取暖,我们联合了《帕丁顿熊2》还有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库拍app一起发起了慈善拍卖活动。所有的拍品都来自这次美术课堂中孩子们的创作,我知道这些作品不够成熟,但是我相信他们创作时的快乐一定可以传递给观看的每一个人。他们需要一个温暖的冬天,需要更好的康复训练,最需要被这个社会所接纳。希望你们能够参与这次拍卖,或者动手转发这篇文章,帮帮这些孩子。也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关注先天听障的孩子,接纳并且尊重他们。

拍卖活动已经正式上线,点击阅读原文或下载库拍APP进入慈善拍卖频道,即可发现拍卖页面。12月11日和12日上午10点两场分别准时开拍,晚上20点结束,0元起拍!

平台规定参与竞拍之前需要先付300元的订金,之后会原路退回,请放心参与。

转载|合作 cherryxiede@126.com

1.《如果完全听不到声音》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如果完全听不到声音》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5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