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有道

高福成 江南食品人永远的先生

值此无锡轻工业学院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们更加怀念学院已故的前辈们。1952年,南京理工大学食品工程系于1958年迁至无锡。前人的开拓艰辛,永远不会忘记。请记住,他们是我们永远的丈夫。

黄(1902-1985)浙江奉化人。专长:农产品加工技术,中国早期从事农业化学和食品学科的教育家、学者,新中国第一个食品专业的创始人之一。1931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农学系,专攻生物化学、食品工业和食品分析。懂四门外语:日、德、俄、英。1931年5月在上海卫生实验室工作,1934年7月至1958年10月在原南京中央军事学院、广西大学、浙江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任教。期间还担任宁波思明化工厂(酒精厂)厂长,食品部特聘员。主要著作:《园林加工》(1951)、《农业制造手册》(1952)、《发酵分析》(理化分析)(1960)、《工业发酵分析》(1962)等。乳制品化学分析(俄文)(1958年)曾任教课程:园艺加工、农业加工、农产品分析、生物化学、食品分析、粮食储藏、粮食害虫等。曾任:食品工程教研室主任、轻工业部食品专业教材编审全国委员会主席等。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朱宝勇(1906 ~ 1995),浙江海盐人。

专长:我国著名发酵科学教育家、科学家,著名酿酒专家,中国酿酒工程师的摇篮无锡轻工业学院创始人之一。1927年春至1930年春,横滨高等工业学校学习化学;1930年春至1932年2月,在大阪帝国大学理工学院学习酿酒;1933年4月至1933年秋,巴黎大学法语协会学习法语;1933年秋至1934年7月在巴黎巴斯德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发酵组学习;1934年7月,德国弗里堡大学,读了一个暑期德语班;1935年秋至1936年秋,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国家发酵工业研究所,获得生物工程学位。回国后,朱宝勇被聘为烟台张裕葡萄酒公司第一任中国工程师兼董事。抗战时期离开青岛,从事教育工作。先后担任上海东南医学院、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西康工学院化学工程教授、四川金堂明贤农业工程学院化学工程教授兼发酵实验厂主任、四川乐山中央工学院农业制造教授兼主任、重庆中央大学农业化学教授、四川大学农业化学教授、上海同济大学化学教授、私立江南大学食品工业教授兼负责人、南京理工学院食品工业教授兼系主任

1958年,江苏省政府决定将南京理工大学食品工业部迁至无锡,成立无锡轻工业学院。朱教授作为学院筹备委员会的领导之一来到无锡。朱教授作为教学副校长,在党的领导下辛勤工作,勤勤恳恳办学,改革实验室,建立教学秩序。特别是对我国传统发酵工业和葡萄酒工业的教学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主持编写教材《酿酒工艺》。1962年,朱教授招收了中国第一名发酵工程研究生。他为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培养了一大批国内著名的科学家、酿酒师、教育家和企业家。朱先生曾任无锡轻工业学院副院长;轻工业部教材编委会委员,发酵教材编委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轻工业组成员;江苏轻化部酒评委员会委员;无锡市科协副主席;无锡化学工业学会副会长;中国化学化工学会江苏分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第一副主席;无锡食品工程学会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委轻工专业组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发酵工业科技专业组副组长;江苏省轻工业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工科)学科评估组成员、纺织组召集人;江苏省职称评审委员会轻工组副组长;《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报》主编;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微生物学会工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副主席;江苏微生物学会副会长;中国化学化工协会经济技术顾问;中国食品协会经济技术顾问;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会员;酿造杂志顾问;江苏省政协第一、二、三、四、五委员会委员,第四、五委员会常务委员;无锡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江苏省轻工业联合会第一任理事;调味副食品科技杂志编委会主任。

朱宝勇

向瑞春(1908-2006)生于湖南长沙。专长:农产品化学,国内著名的食品制糖行业专家。熟悉英语、法语、俄语、日语、意大利语等语言。1927年在上海劳动大学农学院学习农业化学,1931年至1933年在安徽芜湖第二农业学校和江西九江农业学校任教。1933年至1937年就读于比利时圣蓝农业学院农工业系,后在比利时圣蓝农业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1940-1952年任教于浙江英石大学农学院,任教于江西农学院教务长兼校长,任教于江西南昌大学农学院,任教于武汉大学农学院;1952年3月至1958年8月在南京理工大学任教,1958年9月在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系任教,任教研室主任。主要工作:翻译苏联粮食生物化学等4本教材,编辑甘蔗制糖技术等7本相关专业教材。曾任中国甜菜制糖学会、中国粮油学会、中国轻工业环保学会第一任理事,中国粮油学会储粮分会学术顾问,轻工业部大学糖教材编委会副主任,食品工业教材编委会主任,江苏轻工业协会、江苏食品发酵学会第一副主席。南京CPPCC和无锡CPPCC成员。195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向瑞春

沈学元(1909-1985)出生于浙江德清。专长:发酵工业、粮食工业、饲料工业。他是我国著名的粮油食品专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934年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农学化学系,后进入研究所专攻农业制造;1935年回国;精通日语和英语,以及德语和俄语。1936年8月至1942年8月,任国立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教授;1942年8月至1950年2月,任重庆上川实业公司、粮食工业公司、上海成毅油厂厂长;1950年2月至1952年8月在江南大学食品工程系任教;1952年8月至1958年6月,在南京理工大学食品工程系任教。主要工作:酵母生产技术、酒精技术、制粉技术、谷物食品技术、配合饲料技术。曾任:粮油部主任(1958-1985)、粮油工程系、发酵工程系名誉主任、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科委食品组成员、中国微生物酿造学会副会长、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食品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食品与发酵学会会长等。1950年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

申学元

唐峰(1914-1991)出生于江苏武进。

专长: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石油化学,无锡轻工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石油化学国内领先。1937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化学系。曾任上海海生化工厂技术总监。1943年至1951年在上海大同大学任教,1952年10月至1958年10月受聘为有机化学教研室副教授兼主任,教授有机化学、油脂化学等课程,1958年10月在无锡轻工业学院任教。主要工作:石油化学等。曾任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系第一任主任,无锡轻工业学院副院长,中国粮油协会油脂分会名誉主席,中国食品工业经济技术顾问。195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唐峰教授及其助手、同事和指导研究生在石油化学领域孜孜不倦地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仅在1981年至1991年的十年间,他就在《中国粮油杂志》、《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报》等全国性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6篇。其中发表在《中国油脂》杂志上的《高芥酸菜籽油恢复名誉》获中国粮油协会首届科技论文评选一等奖

冯唐

谭(1916 ~ 1990),安徽望江人。

专长:发酵酿造专家,在中国发酵行业享有盛誉。194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曾任浙江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无锡轻工业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长期从事微生物学和发酵技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对传统和新兴发酵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中国微生物学会会员,中国酿酒学会常务理事,著名微生物学专家。

谭耀辉

刘淑凯(1918-1994),福建莆田人。专业:制糖工业、食品工业、化工。他是中国著名的糖工程专家。194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学工程专业,曾在中央大学重庆油厂化工系工作;1950年10月从美国回国后,是当时南京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曾任南京大学农学院食品工业系副教授、糖专业主任。1952年在南京理工大学食品工业系任教,1962年在无锡轻工业学院任教。反右后遭到迫害,成为右派和历史反革命,遭受不公。刘书凯教授精通英语、日语、德语、俄语等外语。主要著作:《食品生产工艺与机械》(上、中、下册)(1956年)、《蒸发设计参考资料》(1956年)、《糖分析》(1982年)等。曾任:食品生产工艺与机械教研室主任(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主任兼化工系主任(无锡轻工业学院)、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轻工业学会理事、国家甘蔗糖业学会常务理事、江苏化工学会理事、化工委员会副主席;无锡CPPCC常委、CPPCC经济技术委员会副主席、无锡NLD常委、组织部长;年级。

柳树凯

陈顺珠(1921-1986),浙江余姚人。专业:食品保鲜、罐头加工技术。他是中国著名的罐头加工专家。毕业于岭南大学,1949年7月毕业于俄勒冈州立学院,留在医院继续从事食品工艺方面的研究,直到1950年9月回国。精通英语、俄语和日语。1950年10月至1952年7月,任南京大学农学院食品工业系讲师,同时担任食品工业教学组组长。1952年8月至1958年7月在南京理工大学食品工程系任教,1958年7月至1958年7月为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专业创始人之一。主要授课:食品工艺学、罐头工艺学、食品保鲜技术、食品微生物学、谷物干燥、食品英语等。主要著作:《食品工艺学》、《罐头食品手册》(中英文);编写讲义: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罐头食品工艺学、食品保鲜技术、食品工艺学、化工原理、谷物干燥等。曾任:NLD无锡市委常委、食品工程教研室主任等。

陈舜祖

夏(1921-2009。)出生于江苏江阴。

专长:石油加工、日化工业。1945年7月毕业于国立浙江大学农产品加工专业,1948年获得浙江大学工学硕士学位。1954年任南京理工大学石油教研室副主任。1958年秋,随食品工程系迁往无锡,任教于无锡轻工业学院油脂专业和日化专业。先后担任石油教研室主任、日常化学教研室主任、化工学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1994年获联合国TIOS科学技术杰出成就奖和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夏先生是我国日化工业和表面活性剂学科的创始人之一。无锡轻工学院日化专业是我国最早的日化专业。夏先生在创建该专业并将其发展成为化学化工学院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

夏教授作品丰富。他在中国出版了三本书,在美国出版了两本书,还有三个译本。国内出版的有:洗涤剂制造,轻工业出版社,1986;复合皂(再版),轻工业出版社,1987;《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的化学与技术》(与倪永泉合编),轻工业出版社,1987年。在美国以英文出版的著作包括:普拉泰因——基于表面活性剂,蛋白质表面活性剂,2001;Gemini表面活性剂,二聚表面活性剂,2004。夏教授的译著有:《葵花油的综合精制》,轻工业出版社,1955年12月;《石油化学》(王昌译),轻工业出版社,1956年;洗涤剂制造,轻工业出版社,1957年。夏教授亲自与同事和研究生一起发表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在《日化工业》、《表面活性剂工业》、《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报》、《化学进展》、《化学通报》等发表论文60余篇。主要论文有“醇醚表面活性剂的分子量分布与性能的关系”、“多表面活性剂混合溶液的表面吸附和胶束形成”。

夏吉丁

刘(1922-1992)江苏南通人。专长:油脂加工、植物蛋白行业。他是中国著名的石油科学家。1944年6月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1946年考入北京燕京大学攻读化学工程硕士学位。次年9月,他漂洋过海来到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化学工程系。短短四年,他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他从1948年到1949年担任中国学生会主席。1949年秋,他成立了中国自然科学技术工作者赴美留学协会分会,是同时成立的油脂组组长。1951年4月回国。1951年8月至1958年10月,任北京燕京大学化工系、天津大学化学系、南京理工大学食品工程系教授,1958年10月至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系教授。精通英语、俄语、德语、法语和日语。原:无锡轻工业学院粮油系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第二学术评议组成员等。他一生致力于石油教学和科学研究。发表了大量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科学论文,研究设计了我国第一台弓形萃取器和第一台环形萃取器(环型二),主持完成了“六五”和“七五”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油菜籽脱毒制备饲料蛋白”、“混合溶剂浸出棉籽油新工艺”以及“大豆蒸煮技术及设备研发”, 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刘先生于1960年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 1978年,出席全国金融与贸易高级会议;1984年被评为“江苏CPPCC先进代表”。他作为杰出知识分子的先进事迹也发表在《光明日报》上。刘先生于1956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曾任全国政协委员、无锡市CPPCC副主席、民主进步党中央委员、无锡市民主进步党名誉主席。

刘福光

徐祖坚(1923-2011)生于江苏常熟。专业:制糖工程。他是著名的糖工程专家。1956年9月至1961年7月,先后就读于南京理工大学和无锡轻工业学院。1961年8月——在无锡轻工业学院任教。主要授课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糖厂化学管理分析、报告与数据分析、糖化学等。;主要编写教材:《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糖厂报告分析》、《糖厂综合利用》、《糖化学》等。

徐祖健

吴(1923-1969)江苏常州人。专长:熟悉英语和俄语。1948年7月毕业于原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1948年9月至1961年11月在原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南京农学院、无锡农学院任教,1961年11月在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系任教。

乌兰岩

朱斌新(1923-2017),江苏江阴人。专长:食品工程,无锡轻工业学院粮油系教授,著名食品工程专家。194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曾任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无锡轻工业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他还是中国粮油协会粮油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粮食经济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粮食加工、粮仓机械、粮食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科研项目包括“珍珠精米和高蛋白营养米粉”、“营养强化米”、“MP-18/15水稻抛光机”、“MCJJ-12精米成套碾米设备”等。发表了《珠光洁净米和高蛋白米粉的制造》、《大米中大米蛋白含量、质量和分布》、《大米加工精度的差染法测定》、《大米保鲜研究》、《1602粮库机械化设计》等多篇论文。曾获商务部、省、市四项科技成果奖和两项优秀论文奖。他主编了大学教材《谷物搬运与输送机械》等书。

朱彬彬

王洪胜(1925-2013)出生于上海。专业:制糖工程。他是著名的糖工程专家。曾经在上海信达银行工作。1950年7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工系。1950年10月至1952年10月在原私立无锡江南大学任教,1952年10月至1958年11月在南京理工大学食品工程系任教;1958年11月-何,无锡轻工业学院副教授、教授,糖业教研室主任。主要参与编写《糖厂技术装备》、《食品工业词典》等。,并翻译了关于油和糖的专业书籍。讲座:糖厂技术设备等。曾任:民主促进会无锡轻工业学院分院院长等。曾被评为“无锡轻工学院先进工作者”、“轻工学院食品工程系先进工作者”,并获得“优秀教学三等奖”、“轻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等荣誉证书。承担国家第六个五年科研项目:通过国家鉴定,获轻工业部科技进步奖。

王洪胜

陈希斋(1925-2007)出生于浙江慈溪。专业:微生物学。他是著名的食品微生物学专家。1947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获医学理学学士学位。先后在鞍山、北京、杭州、无锡等地的医学院校、实验室、防疫站等部门任教、学习,担任教师、主任;1963年7月,加入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系。精通英语和日语。主要著作:食品微生物学;主要授课:食品微生物学等。前任:食品工程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基础教研室主任。九三学社无锡轻工业学院分院组委会副主任委员、无锡市第九届人大代表、第八届CPPCC委员等。

陈锡来

周世英(1926-2014),四川安岳人。专业:食品工程、食品化学。他是著名的食品工程专家。1944年10月至1949年8月,就读于原中央大学和四川大学农业化学系。毕业后在四川遂宁市濠江女子中学、遂宁高级师范学校任教。1952年2月至1958年7月在南京大学食品工程系、南京理工大学任教,1958年9月至无锡轻工业学院任教。主要讲授和编写教材:《食品科学》前任:食品化学与工业教研室主任。

周世英

程觉民(1929-2003),江苏苏州人。专长:糖工程,食品工程。他是著名的糖工程和谷物工程专家。1951年9月至1955年3月,就读于原江南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1955年3月至1958年10月在南京理工大学食品工程系任教,1958年10月在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系和粮油系任教,在无锡轻工业学院中央研究院工作。主要课程:制糖工艺、碾米工艺等。主编或参编:甘蔗制糖加工工艺、糖厂技术设备、甘蔗制糖手册、大米加工工艺、碾米工艺及设备等。曾任制糖工业教研室主任、粮食工业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党总支委员。

成觉民

高福成(1929-2015)浙江温州人。

专业:食品工程。他是中国著名的食品工程专家。1951年1月至9月,在温州党政军学校任教。1951年9月至1956年9月,就读于南京大学农学院食品工程系和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在上海理工大学工作,在南京理工大学食品工程系任教,1958年10月起在无锡轻工业学院任教。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化工原理、食品工程原理、专业外语等。教材主编:《食品工程原理》、《现代食品工程高新技术》、《食品分离重组工程技术》、《食品加工过程模拟与优化》、《食品工程百科全书》、《食品干燥与设备》、《运筹学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等。,并编写了《食品冷冻干燥原理与方法》、《食品物理性质》等。曾任:化工原理教研室主任、食品教研室主任、食品工程系副主任等。中国共产党员。

高福成

陈:(1930-2017)上海人。专业:畜牧兽医。他是著名的畜牧兽医专家。1947-1950年就读于南通高等农业学校畜牧系,1950-1954年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畜牧兽医系。1954年12月至1963年3月,在解放军总后勤部兽医局、解放军6223部队、南京军区后勤部工作,1963年6月至1979年6月,在浙江农业大学任教,1979年7月至无锡轻工业学院粮油系工作。曾任教:食品卫生检验、家畜饲料与饲养、家畜生理学、家畜生理学等。主要著作:《家畜中毒疾病防治》、《毒理学》、《家畜内科学》(讲义)、《家畜临床实践指南》等。

陈忠汉

贾培珍(1931-1981),江苏镇江人。专业:食品机械。是著名的食品机械和制糖设备专家。1950年9月至1953年7月,就读于南京大学农业化学系和南京理工大学食品工程系。精通英语和俄语。1953年9月至1954年1月,在北京中央轻工业设计院工作。1954年10月至1958年10月在南京理工大学食品工程系任教,1958年10月至1958年10月在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系任教。主要授课:制糖设备、食品机械、机械零部件、谷物干燥(传热)、化工原理(蒸馏)等。主编/参编:蒸馏塔课程设计资料(1954)、食品机械设备、压榨机械、甘蔗汁提取、糖厂技术设备、英汉糖词汇等。

贾培珍

王文生(1932-2013)出生于江苏常熟。专业:糖工程、食品加工。他是中国著名的糖工程专家。1950年9月至1953年7月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食品工程系;1953年8月至1954年8月,在中央轻工业部设计公司工作,在南京理工大学食品工程系任教;1955年9月至1958年11月毕业于莫斯科食品工业学院;1958.12——在无锡轻工业学院任教。精通俄语和英语。授课课程:《食品生产工艺学》、《制糖工艺学》等十几门课程;主编、合编十几本教材、手册。曾任:食品工业部副主任/处长(1961-1989年),学校党委委员;国家甜菜糖业学会理事、江苏轻工食品学会常务理事、江苏食品发酵学会理事等。

王文生

任林(1933-2008)出生于浙江瑞安。专业:粮食加工。是食品工程专家。1954年9月至1958年7月,就读于南京理工大学食品工程系。1958年7月-在无锡轻工业学院粮食工程系任教。主要授课:《粮食工厂设计原理》、《粮食加工技术与设备》、《制粉技术》等。编写:《粮食工厂设计原理》(讲义)、《制粉技术》(讲义)等。他是中国粮油学会和无锡食品工程学会会员。

任林

顾以林(1933-2013)出生于江苏泰兴。专业:食品微生物学。他是著名的食品微生物学专家。1957年7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1957年8月至1973年4月在上海师范大学任教,1973年5月在无锡轻工业学院任教。主课:食品微生物学。主要参与:食品微生物学。前任:食品工程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

Guyilin

刘(1933-2003)江苏镇江人。专业:饲料加工。是中国饲料工业的奠基人之一。1955年毕业于南京农学院。1955年至1958年在南京理工大学食品工程系任教,1958年10月至1958年10月在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系任教。主要授课:饲料科学、配合饲料、饲料配方中的动物营养、食品贮藏科学、食品化学、食品生物化学等。编制:储粮(讲义)、储粮实验(讲义)、配合饲料(讲义)、配合饲料国家标准等。曾任:教研室副主任,全国动物营养学会理事,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常务理事,饲料专业学会副主席,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无锡化学化工学会会员。中国共产党员。

六党会

吴(1933-2005),江苏吴县人。专业:生物化学,食品加工。他是著名的食品生物化学专家。1958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1958年9月至1959年9月在南京药学院任教,1959年9月调入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系任教,懂英语、俄语、日语。主要授课: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分析实验等。参与教材: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化学(讲义)等。他是中国生化学会和无锡食品工程学会会员。

五六营

林锦子(1934-2015),福建莆田人。专长:物理化学、乳品科学和工程。是国内著名的乳品行业专家。1955年9月至1960年7月在南京理工大学食品工程系和天津大学化工系学习,1960年8月在无锡轻工业学院化工与食品工程系任教。主要课程:物理化学、乳品工艺、乳品生物化学等。主编并参与教材:乳品工艺学、乳品生物化学等。曾任:食品工程教研室主任、中国畜产品加工委员会执行主任、乳品加工专业委员会主任(连任三届)、江苏省乳品协会执行主任等。中国共产党员。

林锦子

叶邦义(1936-1980),浙江宁波人。专业:食品工程。是谷物加工专家。1955年9月至1960年7月,就读于南京理工大学和无锡轻工业学院。1960年8月-留校任教,先后任教于粮食工程系、化工系、外语教研组、食品工程系。主要授课:粮食综合利用、科技英语、大米加工技术、配合饲料技术等。主要编纂:粮食综合利用(讲义)等。

叶邦义

林佩蓉(1937-2013),江苏丹阳人。专长:食品机械、乳品项目。是乳品加工机械的专家。1960年7月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1960年8月——在无锡轻工业学院任教。讲座:乳品厂机械设备、食品厂机械设备等。主要参评教材:《食品科学与技术简明教程》、《食品厂机械设备》、《乳品厂机械设备》等。

林佩蓉

高伟道(1938-2011),江苏镇江人。专长:食品机械、制冷工程。他是著名的食品机械和制冷工程专家。1956年9月至1961年7月就读于南京理工大学食品工程系和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机械专业,提前一年留校任教。1960年9月至1961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任预备教师。精通英语和俄语。主要授课:食品厂机械与设备,参与编写教材:《食品工程机械与设备》等。原:食品工业部副主任,主持工作;无锡制冷学会首任理事。中国致公党党员。

高纬大道

吴宽民(1938-2017)生于上海。专业:粮油食品、淀粉及其衍生物加工。他是著名的谷物加工专家。1956年9月至1961年7月在南京理工大学食品工程系和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系就读,并提前一年在南京大学物理系担任预备教师。1961年9月,在无锡轻工业学院辐射组和粮油系任教。主要授课:核物理、机械制图、食品工艺学、食品添加剂等。参与教材:食品工艺学、食品添加剂(讲义)等。曾任江苏省粮油协会理事,中国粮油协会会员。九三学社成员。

悟空敏

王荣民(1939-1992),江苏苏州人。专长:分析化学、谷物加工。是著名的食品科学专家。1962年7月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系,提前一年留校任教,参与辐射化学实验室和分析化学教研室建设。讲座:仪器分析、色谱分析、组合食品等。主要编写:《气相色谱分析讲义》、《气相色谱实验讲义》等。曾任:中心实验室主任、分析专业副主任、食品科学专业筹备组组长、食品工程系副主任、主任等。中国共产党员。

王荣民

王璋(1941-2011)出生于上海。专业:食品化学、食品酶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中国食品科学学科创始人,国内外著名学者,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一代宗师。1963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1963年8月,在无锡轻工业学院任教。1981年3月至1983年8月,1991年8月至1993年10月,在加州戴维斯的食品科学系从事学术访问研究。精通英语、德语和俄语。1984年,我校成立了国内第一个食品科学专业,是中国食品科学的创始人之一。主要课程:食品化学、食品酶学、食品生物化学等。主要工作:食品化学、食品酶学等。

王璋

注:按出生日期排序。注:2018年11月12日发布的内容不完整,有一些错误。本版补充更正。我要感谢所有提供信息的老师。

从美国转发的同名文章《大洋》,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油料工程师转发时被修改。同时增加朱宝勇、谭、夏教授,无锡轻工业学院原院长华景娟因资料有限未列入。

1.《高福成 江南食品人永远的先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高福成 江南食品人永远的先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589416.html

上一篇

32位和64位哪个流畅 真的比旧版更加顺滑流畅?微信64位版体验

下一篇

腰背脊锻炼方法健身 那么,最有效的健身房腰背肌锻炼方法有哪些呢!

盗墓史迹 揭秘中国最难盗的帝王陵:曾出动40万人都没能挖开

  • 盗墓史迹 揭秘中国最难盗的帝王陵:曾出动40万人都没能挖开
  • 盗墓史迹 揭秘中国最难盗的帝王陵:曾出动40万人都没能挖开
  • 盗墓史迹 揭秘中国最难盗的帝王陵:曾出动40万人都没能挖开
军拳 中国古战场总结的壮拳 凶狠不次于古泰拳却濒临失传

军拳 中国古战场总结的壮拳 凶狠不次于古泰拳却濒临失传

昨天有朋友留言问中国的壮拳。这种拳法已经濒临失传,网上的相关资料非常少。我尽量收集一些资料,让大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古庄拳,又称“昂拳”,是广西壮族地区的一种武术拳法。古代广西狼兵在战场上的武功,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的洛岳西瓯。庄权在明朝被戚继光用来训练士兵,在抗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庄拳强调...

诺基亚手机地图下载 手机地图导航哪个好用?诺基亚地图中国版下载!

  • 诺基亚手机地图下载 手机地图导航哪个好用?诺基亚地图中国版下载!
  • 诺基亚手机地图下载 手机地图导航哪个好用?诺基亚地图中国版下载!
  • 诺基亚手机地图下载 手机地图导航哪个好用?诺基亚地图中国版下载!
英国外交大臣拉布中国 到底什么情况呢?

英国外交大臣拉布中国 到底什么情况呢?

当地时间3日,七国集团外长会议在伦敦召开。英国外交大臣拉布表示,将寻求和中国在全球问题上以建设性的方式进行积极合作,比如气候变化,他认为这非常重要。...

阳逻港华中国际产业园 武汉阳逻港产业园C区二期方案公示

阳逻港华中国际产业园 武汉阳逻港产业园C区二期方案公示

武汉阳逻港工业园发展有限公司阳逻港华中国际工业园C区二期相关方: 经武汉市新洲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阳逻开发区土地规划处审核,拟对位于武汉市新洲区阳逻街老屋村、马山村、鱼集村的阳逻港华中国际工业园丙区二期工程出具规划方案审批意见。现在规划方案公示。 宣传内容如下: 公示日期:2019年12月2日-20...

诺基亚地图下载 手机地图导航哪个好用?诺基亚地图中国版下载!

  • 诺基亚地图下载 手机地图导航哪个好用?诺基亚地图中国版下载!
  • 诺基亚地图下载 手机地图导航哪个好用?诺基亚地图中国版下载!
  • 诺基亚地图下载 手机地图导航哪个好用?诺基亚地图中国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