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1月25日,日本和德国在柏林签署了《反共国际协定》。根据协议,两国必须在反对共产国际方面“交换信息”和“密切合作”。这是德日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一步。随着这一协议的签订,日德法西斯打着反苏反共的旗号,建立了公开的军事同盟,以团结一致实现其重新分裂世界、称霸世界的野心。

发动侵略战争,重新瓜分世界,是日本和德国法西斯政权长期奉行的政策。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后,开始准备侵略战争。在“大炮代替黄油”的口号下,他疯狂扩军备战,迅速将经济推向军事化的轨道。1933年,希特勒宣布退出日内瓦国际裁军会议,并很快退出国联,摆脱了国联对他扩张和备战的一切限制。1935年,希特勒进一步颁布《国防法》,规定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并最大限度地增加了他的军队数量,使德国成为欧洲的战争源头。在东方,日本法西斯的步伐也很快。自1936年3月占领东北以来,法西斯和前外务大臣广田博史组阁,标志着日本军事法西斯专制制度的完成。当时他们公开提出对外扩张的要求,把侵略战争作为谋求“帝国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国策。

东西法西斯帝国军事联盟的目的是平分天下。打着反苏反共的旗号,一方面很想反苏反共,一方面又想掩人耳目,避免过早刺激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果然,西方帝国主义被其军事力量的发展所吸引,导致了养虎和引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1.《反共产国际协定 二战时日德两国为什么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反共产国际协定 二战时日德两国为什么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607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