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庭为基础的男权社会。自古以来,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都非常注重劝戒后代,给后代留下了大量家训。
一般来说,在中国文化中,父子是家庭的主轴,父子关系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基础。所以流传后世的家训,大多是父亲认真教育儿子的时候。
田略薄的农民通常要认真教育子女和孙子,来自五湖四海的皇帝更要关注他们的需求。
中国最早的帝王家训可以追溯到周朝。《史记-鲁国世家》记载了对儿子白琴说的一句话:“吾乃文王之子,之弟,成王之叔,天下不贱。但是,我要一浴抓毛,一餐吐槽喂饭,等秀才。我还是怕失去天下贤人,小心不为国骄傲。”
灭商后,封功臣,封陆,欲留濠境辅佐年幼的,只得让儿子博禽自投濠境。临行时,周公谆谆告诫他,在治理山东时,不可轻忽贤士。
周公对儿子伯禽的训诫被称为“周公荀子”,对后世影响很大。
在曹操的名曲《短歌》中,“周公吐槽,天下归心”这句话,正是这段历史。周公忙得一次洗头都要被打断三次,一顿饭都吃不顺畅。正是因为他的谨慎,周朝才兴盛起来。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不仅诸侯家训少得可怜,文献记载的士大夫家训也少得可怜。秦二世死后,无论是帝王家训还是文人家训,都毫无用处。
随着汉朝的建立,封建社会进入了短暂的稳定繁荣时期,随着统治者刘汉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儒家伦理开始在人民心中扎根。而且从秦二世之死吸取的教训并不遥远,汉代帝王家训也有所发展。
然而,无论其文体形式和语言风格如何发展,在内容上都深受周公荀子的影响,多侧重于勤政爱民和个人道德修养。
严格来说,历史上第一个帝王家训应该是汉高祖刘邦的“交太子”。
刘邦基本是文盲,自身素质和文化素养不高。所以,他的家训是很少见到的。除了罗里对刘继位原因的自我反思外,他还告诉儿子如何与老臣相处,如何善待贤良母子,但他对如何治国、培养皇帝的修养缺乏理性思考。
刘邦的子孙虽有进步,家训也是鼓励后人好好读书,提倡薄葬的思想观念。
汉末三国时期,战乱瘟疫猖獗,政权更迭频繁,大量帝王家训问世,实际上形成了中国家训史上的一个高峰。
相比之下,曹魏政权家训最多,其次是蜀汉,东吴几乎没有家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曹操的朱尔龄和刘备的遗诏。
建安年间,曹操、刘备谈天下英雄,说“天下英雄只造你,只操你”。毫无疑问,刘备是一个能与曹操比肩的枭雄。两人在智谋和实力上各有所长,应该是旗鼓相当的。如果从家训上分析比较如何教育后代,似乎很容易区分高低贵贱。
历史上的曹操以执法严明、军队法治、家训朱尔龄而闻名,体现了鲜明的法家思想。
朱尔龄在建安写了20年。这一年,刘备拿下益州,实现了攻坚的战略目标,走到了人生的巅峰。曹操担心刘备进人汉中,威胁关中,野心勃勃,千里迢迢,不顾年事已高,亲自攻打他。经过一番努力,终于突破狭窄的阳平关城,拿下汉中。
汉中,连接中国西部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的纽带,是四川奋进的主咽喉,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曹操在他之前拿下了汉中,但他害怕再次失去汉中。于是写《朱尔令》:“今寿春、汉中、长安,择孝不违我命,不知用何人。孩子虽然小的时候看到的是爱,但是长大了也可以是好的,一定要用。我必须有两个字。不仅你不隐私,你儿子也不想隐私。"
曹操一生都是军人,但他一直很关心后人的教育。他的儿子云纹·武韫非常优秀,制作了“朱尔令”,意在警示他的儿子们。他们小的时候,他很喜欢他们,但只有长大了,他们才能真正独立,才会被重用。
曹操虽然统一北方,但始终面临孙权、刘备集团的军事压力,根本不敢偷懒。寿春、汉中、长安是曹魏政权控制下的战略要地。曹操年老体弱,不知所措,希望儿子能给自己分一点。
其实朱尔龄可以算是曹操选择接班人的心声。曹操选择继承人的标准,首先是“爱孝不违命”,其次是“能善”。在寿春、汉中等地工作,一定要坚决服从和坚定不移地执行命令,遵守规则和纪律,努力实现战略目标。
曹操虽然主张任人唯贤,但在选择接班人上,能力第二,服从第一。
这里的顺从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顺从。曹操在与刘备、孙权斗智斗勇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想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对策。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自以为是,轻易改变战略战术。
曹操在选择接班人时,以“令”的形式公开,明确表达了用人不偏不倚的态度。即使是儿子也在竞争职位,他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方式获得机会。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有机会赢。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曹丕低调行事,做好了孝道,两年后终于被确定为接班人。另一方面,曹植不理会曹操的话,说:“任性去吧,不要自我鼓励,不要好喝。”如果他失去了父亲的宠爱,基本上就和接班人脱节了。
相对于曹操的“朱尔龄”,刘备的“遗诏”显然认识很多人。所以和“不要恶小,不要善小”这个金姓广为流传有关。
刘备写给儿子的遗诏,大部分人都看过,是《子·同治鉴》的节本,上面写着:“人五十不死,但我活了六十多年,应该再恨他们,但要以兄弟为耳勉励他们。不要邪恶渺小,也不要善良渺小!只有贤惠而贤惠,才能为人服务。令尊德薄不灵,与丞相共事,事如父。”
据《三国志》记载,刘备的遗诏全文是这样写的:“我起初得病却患了痢疾,后来转而患了其他疾病。人50岁不叫死,60多岁才叫死。为什么要再恨他们?没有更多的自残,但想想你的兄弟们!拍你,说丞相叹清治量很大,添修太有希望了,试炼能如此,我何必担心?鼓励,鼓励,不要恶小,不要善小,要贤惠,能为他人服务。你父亲的德行很单薄,不要勉强。可以读读,《礼记》,闲暇之余看读书人和六韬、蜀,对人的智力是有益的。文程响写完了《申》《韩》《管子》《六龙》。他没送,路死了。他可以找文达。”
显然,《三国志》的记载远比《子·同治鉴》的内容丰富。为什么?
这个话题,也是从陈寿、司马光各自所处的时代来寻找原因的。《三国志》一书,陈寿以魏为正统,历来争议颇多。然而,在北宋,陈寿-狄威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完全是因为宋太祖和赵匡胤夺权,和曹丕的汉朝场景很像。他们有欺负孤儿寡母的嫌疑,都是拉禅宗的遮羞布。
司马光写《子·同治简》的第一个任务是阐明正统的进化论。
司马光虽然赞同陈寿-狄威的观点,但在曹魏、蜀汉谁正统的问题上闪烁其词,说“吾愚而诚知前代之正闰”,并以“正闰论古今未能明其义”为借口,刻意回避谈论这个话题。表面上看,但仅从其对刘备遗诏的删节,就能看出我们内心的想法。
本来,就像人很难用一句话来说好坏一样,政治家的道德根本经不起推敲,但刘备却是个例外,不仅头上戴着“君子”的光环,还披着“仁德”的外衣。
明明都承认“德薄”,却有人不顾史实,竭力把它说成是一个善良的人。众所周知,东汉灭亡是必然的。如果刘备真的有恻隐之心,怎么逆势而行,把自己分开?在诸葛亮等人的帮助下,实现了优势互补的战略尝试。荆州和益州的换主显然是在利用别人。“老实人”怎么从别人的窝里借鸡蛋?
刘备的虚伪在于,无论做什么都要打着仁义道德的旗号,蒙蔽了很多吃瓜的人。俗话说“鸟死其歌哀,人死其言善”,但刘备临终时对儿子说的话大多是空话。
“不要恶小,不要善小。”听的冠冕堂皇,其实相当于鸡肋。什么是“恶”,什么是“善”?所谓善恶之乱,没有明确的标准。历史证明,汉奸贼子永远是仁义道德的。
了解父亲的刘禅“懦弱”,刘备心里最清楚。其实他想告诉儿子的是:诸葛亮能把你从长安街上扔下去,相比智力,对付诸葛亮这样聪明的人,只有献上仁义道德的利器,加上“父行大事”的方法。用道德绑架的方法,用君臣头衔的限制来控制,是一个很坏的伎俩。
“可以读读,《礼记》,闲暇之余看看文士和六韬、蜀,有益于人。文程响写完了《申》《韩》《管子》《六龙》。他没送,路死了。他可以找文达。”
临死前,刘备还在关心儿子读什么书。
敲黑板,重点在这里:
一个词“可”告诉,像、这样的书是可以读的,但不是最重要的。真正有“利”治的书是《六韬》《尚军蜀》。诸葛亮对沈、韩、关子都有经验。你要好好学习,才能认识自己,认识自己。
在此之前,刘备已经为刘禅接班做好了准备。第一,他虚情假意地对诸葛亮说“继承人能补就补;如果不称职,可以自己拿。一些肺腑之言迫使诸葛亮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后,安排李延做孤儿,这只是为了平衡诸葛亮。
刘备临终前其实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把诸葛亮抱紧。至于谁来接班,他已经做好了未雨绸缪的准备。
养子刘枫之所以被送上死路,原因很奇妙。他担心刘封会“执拗,世道变后难以驾驭皇权”。刘备心里也知道刘不会死,为此假惺惺。杀刘枫是刘备的天才。如果选择刘枫为继承人,必然会和诸葛亮齐头并进。在这种情况下,蜀汉政权可能会很快灭亡。
据说刘禅是个失败者,但实际上,这是对继任者的误解。显然,阿逗领会了他父亲的意思,总是把自己放在他的位置上,把国家的所有重要事情都交给诸葛亮,他很高兴清闲。“智近妖异”的诸葛亮会不会过劳死,刘禅会不会是白痴?
被归为法家人物的曹操,家训多为宣扬孝道的儒家典范;仁义道德的刘备,临终前想让儿子学学沈、韩的医术。
历史真的经不起细想。
1.《曹操的儿子是谁 周公曹操刘备都给儿子写了训诫之言,谁的更胜一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曹操的儿子是谁 周公曹操刘备都给儿子写了训诫之言,谁的更胜一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640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