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棣近期照片

《一个游戏,一种消遣》,詹姆斯·索特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11月

美国作家詹姆斯·索特有一段有趣的经历。他毕业于西点军校,当过空军官和战斗机飞行员,退休后全职写作。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这个作家。

“十二月。冬天的阳光透过薄纱窗帘照进房间。到了下班时间,窗外的路上会挤满行人。他们匆匆忙忙,用不坚定的目光在我的视野里行走,我看到的地方布满了夕阳的光泽...我躺在沙发上,桥上的人此刻来来往往。”

——这段话是我模拟的詹姆斯·索特。

索特在美国被称为“作家的作家”,也就是说,像我们熟悉的博尔赫斯一样,他对作家是有启发的。他提醒我们要注意流动的时间,零散的文字,微妙的感情。

以上模仿来自我看这部小说时的感受,只是感受。如果我在这里重复这个故事,我认为小说风格的意义要小得多,所以我更看重作者贡献的风格。

小说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法国某一年的8月。“我”和菲利普·迪恩,一个耶鲁的辍学生,开着一辆德拉奇古董跑车去玩,直到迪恩遇见玛丽……这不能构成一个感人的故事,但它只是从一个流浪的故事滑向了一个爱情浪漫。

我们还是要谈谈它的文字。我觉得迪恩和玛丽的爱情故事不是叙述的重点,可能只是故事的核心。我更注重书中窥视与想象之间“我”的奇妙角度。那些跟随两个人的感情,深入到自身的感情,就是我个人认为是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热月》,[阿根廷]曼波·贾尔迪·内里,丽江出版社,2019年12月

我是今年刚看的一部阿根廷作家的小说。很狂热,完全符合我对那个国家的想象。专业关系,注意到2009年已经改成电影了,定位惊悚。也就是说,这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阿根廷军事政变期间。一位年轻有为的英雄刚从法国留学归来,受到家乡新朋友的热烈欢迎。但是仅仅在欢迎晚宴后的几个小时,他就成了一个残酷无情的肇事者,沉浸在犯罪的偏执中无法自拔...我在这本书里体会到了一种卡夫卡的荒诞。

当然,胡安和女生的关系。女生对男人的吸引成了罪恶的导火线。从此故事一路反转,人物不得不在理性与非理性的思想斗争中打转。

这部小说的讲述真的很精彩,不容忽视。它的节奏几乎超过了翻页的速度。一夜之间发生了几起案件,每起案件都影响了主人公的世界观。直到他受不了,他决定把他看到的案子公之于众。可悲的是,没有人相信他。警察认为他胡说八道,把他赶出了警察局...

《帝国轶事》,[墨西哥]费尔南多·德尔·帕索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5月

我第一次认识这位作家,是因为拉丁美洲作家马尔克斯和吕萨在“文学大爆炸”期间是那么耀眼。我觉得这本书有在个人阅读中完成“拉美文学”概念的意义。当然,厚如字典,我有点怀疑谁会打开。有人关心墨西哥的历史吗?那我不得不承认这部作品的结构是如此的迷人。当我读这本书时,我感到震惊。奇数章是主人公卡洛塔的独白,偶数章使用了很多我想想到的表现手法,比如民谣、书信、对话等。,就像多声部的生活。

我对历史的兴趣只是兴趣。我不太在乎小说家写的历史。当人们说它有多历史的时候,我想到的只是个人,分布在字里行间的每个人,还有很多连名字都记不住,在历史的大潮中湮灭的人。当有人说是小说的时候,我也想到了那种浩瀚悠远的氛围。我认为这是历史性的。

我觉得这本书有趣的地方在于,在一个好的形式下,它讲述了那么多活着的人。我同意一些人的观点,费尔南多·德尔·帕索的《帝国轶事》是尘封多年的黄金。所以,我的乐趣在于揭开它。

《我爱迪克》,[美国]克里斯·克劳斯,上海三联书店,2019年6月

迪克是谁?此人是克里斯丈夫的同事,中年女艺人。这句话经常出现在她开始给迪克写信时,她疯狂地爱上了她的丈夫迪克,他是后现代理论家西尔维的同事。这些长信分析了暗恋本身,以及暗恋在很多方面造成的复杂联系。这是故事的前半部分。随着这个话题的重复,克里斯在信中像理论研究一样,对文学、艺术、意象、精神分析、女权主义等等写评论。这本书来的越晚,文本的意识就越强。这种写作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风格——中年女艺术家克里斯在文化批判和虚构作品之间的摇摆,以及迪克和丈夫、生活和艺术之间的摇摆。

乍一看,“我爱迪克”像是一个宣言。你可以认为这是一个女权主义者的写作,我也可以认为这是关于个体如何正视自己的欲望,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分辨出自己真正关心和长期焦虑的根源。例如,在一封以“亲爱的迪克”开头的信中,我看到作者写道:“给你写信就像一项神圣的事业,因为没有多少女人无法自拔。我把我的沉默和压抑与所有女人的沉默和压抑融为一体。”虽然这里不可避免的要强调“女性”,但我认为带走“女性”也是进入这本书的一种方式。

《死海海岸》,远藤周作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19年9月

可以说这本书是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改编的《沉默》的姊妹篇。作者仍然专注于信仰、欲望、真理,并寻求这些主题。在一个相当深刻的主题下,远藤周作被两条叙事线索所交替:“朝圣”和“人物群像”。

当代的“我”在死海岸边——耶路撒冷追寻耶稣的足迹;新约时代不同身份的六个人物见证了耶稣的献身。时间和距离让这种追求更加神圣,更加充满信仰。

对于我这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看了这本书会发现很多普通人对宗教很迷茫。但是,这种追求可以理解为对“理想”和“信仰”的虔诚。有时候耶稣也可以是一个普通人。“这辈子,有些人天天在一起生活,却不能在心里留下痕迹;有些人一见面就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有的人当时没什么感觉,后来忘了,过了好久才突然想起来。”

这样的句子和一般的文学小说没有太大区别,但我认为不讨论宗教,

这部小说也算是主题下的代表作。但是对于作者来说,我的建议完全是外行。

唐棣,小说家、电影策划兼导演

1.《作家迪安 唐棣:我的2019年阅读推荐·虚构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作家迪安 唐棣:我的2019年阅读推荐·虚构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642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