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夜狼文史工作室
众所周知,近代史上很多中国军人都有留学经历,而且大部分都是在国外的著名军校学习过,比如美国的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或者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军事史上的著名人物就是从这些学校中脱颖而出的。
西点军校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所军事学院,具有世界级的军事水平,培养了许多美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1905年开始以开放的态度接受中国学生。
据统计,中国历史上共有10人在西点军校就读,其中8人顺利毕业,2人因学术原因被淘汰,这8人最终取得了不同的成绩。
文
温,广东新宁人,父亲曾在晚清做学问,家境优越。早年就读南洋学院,后就读唐山路矿校。1904年毕业后,被选上美国留学,先是在弗吉尼亚军校,后于1905年6月转入西点军校,成为当时中国最早进入西点军校的两人之一。
1909年,文以全班103人的第82名的成绩毕业,在“实用军事工程”科目中名列第二。他还和二战战场上成名的巴顿将军一起毕业。温回国后曾做过一段时间孙中山的英文秘书。1921年,经张推荐,加入东北军。
冯督军进京后,文也来到北京。曾担任保定宪兵执法处处长,还被任命为清华学校校长。国民政府控制北京后,他被迫离职。后来他南下担任上海市公安局局长、国民政府宪兵副司令员、宋子文建立的税务警察总队团长。
在宋子文与蒋介石的斗争失败后,文应星被赋予了一个闲职,不能重用。他没能参加抗日战争。1949年,温应星以中将的身份退休,几经周折后移居美国。1968年,文在美国去世。按照他的遗愿,他被安葬在西点军校的墓地里。
陈廷嘉
陈廷嘉,广东番禺人,1904年赴美留学。他在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学习,是温的同班同学。1905年,和温考入西点军校,成为中国第一批入读西点军校的留学生。
陈廷嘉在西点军校被称为“比利”,据说他是一名优秀的体操运动员。后来他在演出中受伤,影响了学业,以至于1909年毕业时在103人中成绩较低。
毕业后,陈廷嘉在北京陆军部工作,后担任黄埔军校编委会委员,国民政府财政部少将顾问。1931年退伍,名声不明显。之后,陈廷嘉定居香港,并于1942年去世。
王赓
王赓出生于江苏无锡的一个官宦家庭。早年就读于北京安定中学和清华留美学校。因为成绩优异,他被选中去美国留学。在美国逗留期间,王赓在密歇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学习。1915年,他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后,被调到西点军校。
1918年,王赓从西点军校毕业,在137名学生中排名第12位,艾森豪威尔是他最著名的同学。回国后,王赓首先在北洋陆军部任职,并作为中国代表团武官参加了巴黎和会。
1923年,王赓成为交通部道路警卫军副司令员,晋升为陆军少将。1924年,他出任孙五省的参谋长。1931年,他还担任宋子文建立的税务警察总队的队长。1932年,他因误入日本宪兵队管辖区而被捕,获救后获释。后来,他被错误地视为“间谍”,再次入狱,并很快获释。
1935年后,王赓任兵器工业部昆明办事处主任。1942年,他被任命为美国军事代表团成员。同年,他在路过开罗时去世,葬在开罗的盟军墓地。
顺便说一句,王赓的前妻是著名的陆小曼。在《陆小曼》中爱上徐志摩后,王赓选择自愿退出,不再结婚。1932年,他误入日本辖区。传闻他去探望病重的前妻,原本是前途无限的一代明星,但遇到红颜祸水,命运坎坷。
曹
曹,生于上海,可算是宋楚瑜姐妹的几代堂弟。他在美国度过童年,在美国完成了中小学学业,1913年随家人回国。
1914年,曹再次赴美,1916年考入西点军校。两年后他完成了学业。1918年毕业后,曹担任中国驻美大使馆武官,后在广州军政府担任孙中山的英文秘书,1919年巴黎和会上被任命为代表团秘书。
巴黎和会后,曹回到中国,在国民政府外交部工作。1922年至1926年,还在清华任教。1926年,被张任命为军师,后升为少将。
1928年,曹辞去军职,致力于矿产开发和贸易。1949年后,曹迁居香港,后赴澳门发展教育事业。1976年,曹在澳门去世。
王成智
王成智,杭州人,早年随父母移居上海,就读于南洋理工学院,1916年入选美国留学。在美国期间,他先后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并获得了两所学校的学位。
1919年,经时任美国公使顾维钧推荐,王成智进入西点军校。在校期间,他的数学成绩一直很好,在全级300名军校学员中排名第一,被同学们称为“黄教授”。
1922年,王成智毕业后回到上海,曾在交通大学任教一段时间。后来,他被任命为铁路道路保护局局长,也在北京理工大学任教。1924年,王成智曾投身东北军,但表现不佳。1926年,他回到上海重新发展。之后的具体事迹不得而知。
张道宏
安徽人张道宏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18年,他被派往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1920年考入西点军校。在学校期间,他的数学成绩很差,成绩几乎不及格,然后通过了补考。
1924年毕业后回到中国,受到时任总理段的器重,后与段的女儿结婚。后来成为税务警察学校校长,天津警察厅厅长。抗日战争时期,主管华中公路交通,还担任农林综合司司长。
1949年,张道宏辞职,1956年,他留在香港看望女儿。之后,他搬到了澳门,并花了余生试图把孩子搬到澳门与家人团聚。1976年,张道宏在澳门去世。
知望
知望,湖南华杉县龙溪镇人,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26年入选美国留学,先后就读于威斯康星大学和诺威奇大学,1928年奉命转入西点军校。知望曾因视力问题被西点军校淘汰,后因在其他学校成绩突出被录取。
1932年,知望在262名毕业生中排名第12。回国后,应温邀请,任财政部税务警察总队工程连长。1933年,他回到湖南,在何键的四路军中担任参谋,长沙中学生军训队队长。
1935年,知望回到税务警察总队,担任直属工程营营长。1938年,他成为反走私部队教练研究所所长。抗日战争期间,他随美军参加太平洋战争,1943年晋升少将军衔。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他仍然是投降代表团的代表。
1946年后,知望先后担任国防部新闻司司长少将、国防部办公厅副主任、青岛中将警备司令部副司令等职务。1949年,知望赴台湾省,任总统府军事办公室秘书,并任东吴大学院长。1977年后,他退休并移居美国。
严普生
严普生,生于柏林,其父严惠卿,中国资深外交官,早年回国。1932年从天津薛鑫学院毕业后,他去了英国学习。根据他的计划,他打算申请剑桥大学。他收到西点军校的录取通知书,于1933年进入西点军校。
严普生在西点军校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也没有多少事迹可说。1937年,毕业后,严普生回到中国,跟随父亲的脚步,从事外交工作。先后担任仰光总领事、纽约领事馆总领事。
1957年,严普生辞去公职,在美国西电公司担任工程师。他直到1979年才退休,然后定居在加利福尼亚。
1.《曹霖 盘点近代出身西点军校的中国人,一人本可成为名将,奈何红颜祸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曹霖 盘点近代出身西点军校的中国人,一人本可成为名将,奈何红颜祸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703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