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上海共有350个学科上榜,其中A级别档次仅学科数量次于北京。这轮学科评估还显示:上海高校近50%的在建学科达到全国前30%的水平,20%的在建学科达到全国前10%的水平。

上海以61所高校的体量(高校数量在全国名列第23位,占全国高校数的2.3%),实现了这样的学科建设成效,说明上海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益有了显著提升。之所以整体表现抢眼,正是上海近年来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顶层设计,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生动缩影。

近期我们微信公众号将分享一组文章,总结和归纳上海学科建设的成功与不足,为以后新一轮发展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撑。

薛明扬

“高峰造尖”“短板补齐”,促进一流学科建设

备受关注和期待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在2017年12月28日正式公布。距离2013年1月公布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至今这五年,正好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高校大发展的关键期。通过这五年的学科发展,上海在“高峰造尖”和“短板补齐”两个方面有明显成效。在沪部属高校稳中有进,特别是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大金刚”和海军军医大学继续有不同程度提高;上海市属高校也有较快发展,上海中医药大学三大主干学科全部进入“A+”序列,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华东政法大学等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校,都有学科进入“A”级别档次;上海大学也开始发力,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应该说,这几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对高校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度重视。笔者认为,特别明显地体现在“五个有”上———

第一,有强烈的“危机感”。记得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后,上海教育系统的同志们对照这份“体检报告”,坚持问题导向,经过系统分析后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一些学科重复设置率比较高,不少学科在十所以上高校同时设置;学科发展参差不齐,医学、教育学、理学、文学等学科实力较强,但历史学、艺术学科门类实力较弱;学科“高原”有厚度,但学科“高峰”欠高度;高校危机感不足,办学思路和学科建设路径不清晰;市属高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滞后,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凤毛麟角,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成长机制不健全等等。对此,市政府组织力量逐个研究破解对策、形成改进思路,在2014年出台面向2020年和2030年的高校布局结构规划、学科建设规划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这“三大规划”,作为全市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和投入评价的关键依据,统一了政府与高校、政府内部各部门的思想,形成了加快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整体合力。

第二,有明确的“方向标”。学科是高校教学和学术研究基本单元和基层机构,高校承担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使命,最终都需要依托学科来实现。因此,上海在“三大规划”中明确了“以一流学科带动和实现一流大学建设”的方向,目标是到2020年,使20个左右的一级学科点和一批学科方向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使150个左右一级学科点跻身国内学科排名前20%,在此基础上支撑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特色鲜明的大学。

第三,有清晰的“施工图”。上海抓学科建设的这张“施工图”有两个特点:一是“组合拳”。从学科点和高校两个层面综合施策。学科点建设上,实施了高峰高原学科建设,扶强、扶需、扶特;高校层面,以部市共建机制支持在沪部属高校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同时实施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计划,支持市属高校迎头赶上。二是分类清晰。比如,根据全市学科实际,分4个类别“高峰”和2个类别“高原”支持建设102个学科点,目标分类、任务分类、投入分类、绩效分类,促进了高校聚焦优势、特色发展。

第四,有坚强的“后保组”。上海向来以“一盘棋”思维对部属和市属高校给予统筹支持。比如:上海在此前作为全国第一个开展共建“985”高校的省份,2016年又率先与教育部签署“双一流”共建协议,给予在沪部属高校“双一流”建设1:1配套经费支持。2014年至2017年高峰高原学科建设期间,地方投入36亿元专项建设,并规定不少于50%的经费用于引进培育高水平人才。2016年启动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后,市级层面根据试点高校的建设方案按需给予充分保障;同时,出台 《上海市深化高校改革建设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方案》,在人事薪酬、财务资产、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基本建设等方面对试点高校全面“放权松绑”。

第五,有成文的“规则书”。2017年底,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 《上海市高等教育促进条例》,这部地方立法把2014年“三大规划”明确的、对上海高等教育发展有大促进、大推动的措施,通过法律条款固定下来。有了这部地方法规“保驾护航”,上海学科建设的好势头一定能不断延续。

当然,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让我们发现了一些新的不足。上海应该用好这份“体检报告”,进一步造尖高峰、扬长避短、改进不足,加快建设。

(作者系上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原主任委员、市教卫工作党委原书记、市教委原主任)

来源:文汇报

1.《新一轮学科评估大家谈(一)||薛明扬:“高峰造尖”“短板补齐”,促进一流学科建设》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新一轮学科评估大家谈(一)||薛明扬:“高峰造尖”“短板补齐”,促进一流学科建设》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7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