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从四川农村到上海

1968年10月25日,廖长勇出生在四川省成都市郫县一个非常普通的农民家庭。七岁那年,父亲去世,让本已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他开始在田里劳动,肩负起生活的重担。

艰难的环境并没有让他对生活失去希望。

廖长勇对音乐的第一次理解来自农村的有线扬声器。每天早上,当他沿着泥泞的小路上学时,他经常停下来听扬声器里的歌曲。

14岁时,他听到了多明戈演唱的第一首西方歌曲《我的太阳》,这成为他最初的声乐启蒙。

小学毕业后,廖长勇来到离家300多公里的毛文县中学。这是一所位于羌族自治县岷山深处的中学。

在这里,他学会了打开心扉的第一首歌《金风吹来的时候》,也打开了他歌唱和音乐的深梦之门。名叫关牧村的歌手是当时国内著名的女中音歌手,她的演唱给廖昌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时,他遇到了一位音乐老师,老师告诉他:“你的嗓音很好,应该考音乐学校。”但是当时的村民都无法理解他为什么要学音乐。在很多老乡眼里,学唱歌不是什么正经的谋生之道。

高中毕业后,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廖长勇考上了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上海音乐学院,他是成都考区100多名考生中唯一的一个。

他带着100多块钱和破音乐课本远离家乡和亲人,来到上海开始学习音乐。

廖长勇到达上海时,雨下得很大。

他看着大雨,沉默了很久。他脱下妈妈刚买的新鞋,赤脚走进上海音乐学院。

一到学院,他就把带来的钱都用来买专业书了,结果没钱买饭碗。就在廖长勇在食堂左右为难的时候,食堂里一位热心的老人送了他一个瓷瓶。

廖长勇很感激老人,他在学校用这个碗吃饭已经两年了。

努力工作以取得进步

上海音乐学院浓厚的艺术氛围,层出不穷的表演和音乐会,让廖昌永一刻不停地开始了自己的学习生涯。

廖长勇付出的努力比同学多几倍,有时候两个月都没走出过大学。

廖长勇在上海读书的时候,四川农村的母亲无法给他更多的钱生活。当他进入大学第一年时,他的三个姐姐轮流帮助他。

但在大二的时候,由于家庭困难,学费紧张,廖长勇在非常困难的时期去了校外工作,也遇到了现在的妻子王佳。

王甲被他单纯、执着、善良的性格所感动,所以从大学二年级到研究生毕业到十年后的比赛,王甲承担了自己所有的学费和生活费,让廖长勇顺利、安全、专注地完成了自己所有的学业。

▼廖昌永《天空》

放弃出国的机会

毕业后,廖长勇开始进入国际舞台。

他被包括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在内的著名剧院邀请,但他留在了母校,成为了上海音乐学院的声乐老师。

因为他觉得国家需要他,“我要扎根祖国,放眼世界,为中国争光。」

▼《我爱你中国》廖长勇

廖长勇在采访中不止一次提到:每当我站在世界各大国际舞台上,在众多外国观众面前高声歌唱时,心里总有一个梦想——希望有一天,更多的中国声乐作品走出国门,走向国际歌唱;我希望有一天,我能把中国音乐带到世界舞台上;我希望有一天,全世界的观众都为中国的旋律欢呼!

到现在,廖长勇已经从四川郫县的一个农村孩子成长为国际知名的歌唱艺术家。

他的故事充分说明,无论你来自何方,只要有梦想,不懈努力,就有机会实现梦想。

廖昌永13首畅快难忘的苏联歌曲

1.《廖昌永 廖昌永,真实身份原来是这样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廖昌永 廖昌永,真实身份原来是这样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736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