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书法之前,首先要学会如何设定正确的书写姿势,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这不仅关系到我们以后能否练好汉字,还关系到我们以后的健康。错误的书写姿势和书写方法会对以后学习汉字的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接下来,庶人胡碧君将教你如何摆姿势,如何写字。

一、写字姿势

写作姿势主要有两种:坐姿和站姿。前者主要用于写小直径文字和小宽度作品时,后者一般用于写大直径文字和大宽度作品时。

坐姿

正确的坐姿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头挺直,身体挺直,双臂张开,脚安全,

1.开臂的关键是两臂自然张开,大小臂夹角在90°以上,手指、手腕、手肘、肩膀可以轻松和谐的配合,身体力量可以顺畅的传递到笔尖;

2.挺直要符合以上要求,就要尽量坐直。胸部与桌子边缘的距离约为3英寸。不要紧贴桌面或弯腰;

3.头挺直,微微前倾。不要歪斜,以保证合适的视角,眼睛与纸张表面的距离保持在30-40厘米左右。用左手按住纸张,调整纸张的位置,使正在书写的文字始终在眼睛和手的最佳范围内。

4.双脚自然平放,双腿弯曲平放。双脚平行或略向前后,双腿不应交叉。

发帖姿势

立书的姿势是为了腕挂灵活操作。同时,由于其居高临下,视野开阔,便于观察全局,掌握规章制度。立书姿势的具体要求是:双脚微微分开,一只脚微微前倾,身体保持平衡,上身微微前倾,腰部微微弓起,保持距离过远。左手压纸,右手垂腕肘写字。值得注意的是,桌面不要太低,以免过度弯曲和疲劳。

二、写作方法

古人非常重视书写的方法,认为“凡学书法者,先学写字”。古代的写法很多,有捻管、抱管、拉镫、三指、五指等等。对于文笔的松紧也有不同的看法。王羲之主张,重要的是写,写得紧才能坚持用笔。苏东坡主张空阔,即文笔要宽松,以利于笔的转动。其实“紧”和“松”是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方面。写字是为了写好,所以“紧”是指能够很好的控制文笔,不让它飘滑,“松”是指手中的笔灵活运转,文笔可以随意变化,让字有韵味。科学的写字方法可以概括为:竖笔杆,虚拟手掌,自然放松。

笔是垂直的

钢笔对齐是指笔杆要与纸面基本垂直,以保证中心书写,具体来说就是笔杆垂直,便于调整八面体正面的笔尖。值得指出的是,在笔画运动过程中,随着手腕的摆动,笔杆会向笔尖所指的方向下落。比如写横画时笔杆会向左倾斜,写竖画时笔杆会向左倾斜。这是完全合理的,但笔杆朝笔画运动的方向下落是不可能造成“拖笔”的,更不可能落到笔画两侧形成倾斜。

指真掌虚

指向现实,用指尖捏笔,但不要用指节勾笔。因为指尖部分感觉灵敏,很容易控制笔的细微变化。手指捏笔要适度的紧。一般来说,写的字越小,笔越紧,字越松。坐姿捏笔更重要,站姿更宽松。

手掌不足指写字时手掌不足空。无名指和小指不得握在掌心。古人云,“虚可盛卵”。也就是说手掌要有一个鸡蛋大小的空的空间,便于手指和关节的灵活运动。

自然放松

写字自然放松,手指、手腕、手肘、肩膀会灵活操作,写字轻松。比如吃饭拿筷子的时候,如果筷子握得很紧,碗里的食物就到不了口,写字也是一样。

如果主要靠手指写字,那么主要靠手腕写字。宋代,江陵说:“笔在手,手不为主运。在手腕上,但手腕不负责。”抬腕方式分为枕肘、枕肘、吊肘。枕肘枕腕,即桌面上的肘枕,由手腕支撑,用于书写小楷。手腕挂在肘上,就是肘部搁在桌面上,手腕挂空。这是写中文的方式,正楷或者小楷。手肘腕挂是指手肘腕都挂空,常用于写行书、草书或大楷书。

最后还有一个写作立场的问题。毛笔捏手指哪里合理?没有绝对的答案。一般原则是:写小字、楷书时,书写位置可以在下侧;书写大字或行、草书时,书写位置可以在上面,这样笔画可以在很宽的范围内运行,笔法可以灵活流动。

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种写法:五指法。据说是唐代书法家陆希圣创造的,他用五个字解释了五指在写字中的作用。五个字分别是:折损、扣留、钩、查、抵消。

用来解释拇指的功能。把你的拇指放在笔杆的左边。

用来说明食指的作用。食指贴在笔杆的右侧,将笔杆夹在拇指的对面。

用来解释中指的功能。中指靠在食指下面,第一个关节弯成钩子钩住笔管外侧。

用来解释无名指的功能。无名指紧贴笔杆,用中指钩挡住内笔杆,防止笔杆歪斜。

解释一下小指的作用。“垫”的意思是把小指垫在无名指下,增加无名指的力量。

楷书基本笔画书写规则

笔画是汉字的基本元素。想写好字,首先要写好笔画。就像盖房子要讲究材质一样,偷工减料盖的房子一定是“豆腐渣”工程,写作的原则也是。不练笔画直接写字的学习方法,不符合毛笔楷书的学习规律。”王羲之说...有点失落,如果美女的病是一只眼睛;一幅画出格,如壮士之折。”充分说明了笔画质量与文字整体美感的关系。

汉字基本笔画有40多种,分为点、线。

点:任何笔画都是从一个点开始的。笔杆垂直,前尖后圆的杏仁点可以斜角度由轻到重书写。要求笔要轻,角度要斜,点的长度要根据笔画粗细来写。不要盲目拉伸,以免给下一步带来麻烦。

带:用来写启动笔的轮廓,也方便转笔。以横笔为例,写完杏仁点后,毛笔拿着侧边在笔画方向的笔,形成一个平整的四边形块面,既写出了起笔的轮廓,又便于笔尖改变方向而不露出任何痕迹,从而保证了下一步的中心笔画。注意:带的时候不要提起刷子,盖住点的头尾,写三条直边和两个方角。

转:是调整笔的指向方向,以满足中心的要求。平四边形块面形成后,不需要抬起笔锋,然后用拇指和食指逆时针转动笔杆,带动笔锋逆时针调整,使原来的笔锋点从左向左变化。此时,水平中心正在向右移动笔。注意:转动钢笔时不要提起刷子。用拇指和食指直接转动笔杆,带动笔尖在纸上旋转。像跷跷板一样,让笔尖和接触纸面的笔跟同时向笔画中心移动,直到笔尖状态满足中心要求。

以上只是以横为例说明起点、带、旋转的规律,其他笔画可以类比。至于横、竖、撇、举、压五种基本笔画的起点、带、转的异同,请见下表和图。

二、写作法则:中心扩散

三步笔画完成后,中心会展开笔。在笔画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笔尖指向与笔画方向相反的方向。同时要求笔尖始终保持在笔画的中心。随着手腕的移动,笔杆可以向笔尖所指的方向下落。笔尖越大,笔尖与纸面的摩擦力就越大,笔的阻力就会前进。

三、钢笔收藏规律

笔写完之后,下一步就是收笔了。收集钢笔有两种方法:

藏笔收藏:弹、拣、折、翻

当中心写到最后,收笔的第一步是回弹抬笔,因为收笔像横、竖或短竖,反按需要更轻的笔画才能成功完成收笔。所以,反弹是成功收笔的关键一步。这里我用“弹”字来概括反弹,提一下这一步。

“捡”的第二步概括为“捡”或“捡左”。这一步的目的是配合“折叠”的第三步形成棱角,以强调笔画的造型效果。注意:挑的时候要用分笔轻挑,不要用重笔画。

第三步“折叠”总结为“拾取”后,将笔折叠形成右下角的直角,与下一轮转形成的圆弧相比较,形成一个方圆。注意:这一步还是要轻折一便士。

第四步“车削”总结了循环车削和循环使用。“折叠”完成后,手腕带动毛笔,使笔很容易转动,从下面轻轻收回,整个笔画就在这里顺利完成。

用这种方法可以将笔合上,进行竖挂、短竖和反压

露前合笔:弹、倾、踢

冯路的钢笔收藏是写钢笔。第一步是弹起,但这种弹起是重复的、连续的,每次笔画都比较轻,直到笔画写出来。随着反复的回弹和抬起,为了使笔逐渐塌陷,笔杆必须向笔尖所指的方向倾斜。在最后一步,笔尖被迅速踢出纸张,形成笔尖。在基本笔画中,如垂针、撇、压、提钩等,这种方法用于闭合笔画。需要注意的是,想要得到漂亮的一笔,在开始的时候就要把笔转到位。只有把笔转到位,合上的时候才能把笔画写在笔画的中心线上,从而创造出优美的外观。

附:楷书笔画书写示范及用法

2018年武进中国书法家创意培训基地冬季班热招生,提供软笔书法、硬笔书法、素描、国画、创意美术等,详情请联系张老师,电话:18068559512

@本文来源:网络。内容视图仅供书友会参考。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他错误,请及时联系我们纠正或删除!

1.《练习毛笔字基础教程 毛笔字入门教程: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练习毛笔字基础教程 毛笔字入门教程: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786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