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财经专区 > 众筹

10月13日ABS链众筹看这里!试水票房ABS,林志玲也曾“被证券化”丨科普向

作家:户型

最近才完成a股回归过程的完美世界又出现了巨大的动态。

据悉完美世界将加强影游联动,加大院线布局,根据其9月13日停牌公告,完美世界将斥资13.53亿收购时代今典传媒有限公司旗下的三个影视方面的资产,包括今典院线、今典文化和今典影城。并且此次收购将全资由现金收购,不涉及股份发行。

闪电娱乐发现(微信ID:shanyuzhinan),2016年5月11日,今典院线发行了上交所历史上第一个以影院未来收入为基础的资产支持证券,这也是国内历史上第三个以院线业务为基础资产的ABS产品。

国内院线类资产证券化起步

近年随着资产证券化这个相对较新的融资手段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政府机构开始将自己未来稳定的现金流来进行打包并做成ABS产品,在这之中就有三个特殊的院线类资产的证券化。

2015年8月7日,中国最大的影院营运商之一星美控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13.5亿元的资产支持证券,是国内第一家以票房收入作为支撑,成功发行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2016年2月1日,大地影院集团母公司南海控股公告,以旗下80家影院未来部分票房收入作为质押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于2月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融资总额11.3亿元人民币用于发展其影院建设相关业务。

2016年5月11日,时代今典集团以旗下78家影院未来票房收入为基础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成功发行,募集规模总额为10亿元人民币。

这三个院线类资产证券化都有最大的相似点那就是将自己未来几年的票房收入进行打包来融资。

以今典集团的这次资产证券化为例。

1. 时代金典集团提出资产证券化的提案,公司将旗下78家院线未来5年的部分票房进行打包,并从公司的整个资产池中剥离开来。这样可以使公司以后的经营情况对该部分资产不产生价值的影响。

2. 公司将这些资产委托给银河金汇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这样银河金汇就成了这次资产证券化中的SpecialPurpose Vehicle),让银河证券作为这一部分资产的管理人,并由银河证券发起成立银河金汇-今典 17.5影院信托受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3. 银河证券在得到托管资格后将这些资产整合为资金池并引进评级机构“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由于这部分资产已经从今典集团的整体资产中剥离,评级机构可以给予这些资产高于公司债权的评级。通过联合信用的交易结构安排和信用增级安排,这个资金池被分为优先级资产和次级资产,其中优先级资产(共分5档)获得了AA级评级,而次级资产未获得评级。

证券期限(月)预期收益率发行规模(亿元)面值(元)还本付息方式
今典优先-1 档97.00%1100按年付息,到期一次还本
今典优先-2 档217.50%1.5100
今典优先-3 档338.50%2100
今典优先-4 档33+128.50%2.3100
今典优先-5 档33+248.50%2.7100
今典次级33+240.5100

4. 在完成以上工作后,这些证券化产品就正式推向市场。从2016年5月11日开始,这些产品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固定收益证券综合电子平台进行转让。优先级主要由合格机构投资者认购其中大部分是银行,优先级最低认购金额 100 万元。次级由计划借款人今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自持。

5. 整个资产证券化项目从方案初步形成到5月11日正式在上交所发行过程不到半年,而10亿元融资在当晚就划入时代今典集团的账户上。时代金典表示该笔融资将被主要用于在全国范围加速实现1+X第三代影院计划,该计划包括线下的实体1+X电影院建设和1+X影院运营的线上平台两部分。

1+X影院计划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形成线上平台内容资源的聚集,融入体验式互动、社交,加入餐饮、直播等综合体验空间,从而改变电影院只赚票房钱的现状。

6. 在未来,银河证券将会以这些院线的票房现金流来向持有这些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投资机构进行还本付息,如果在全部偿还之后还有剩余,银河证券会将剩余的现金退还给时代今典。

电影票房众筹的“类资产证券化”

年初电影行业出现了《叶问3》事件。快鹿系公司及其旗下的关联公司和发行公司还有十几家P2P平台联合将这部电影的票房设置为基础资产,然后由这些P2P公司将这个基础资产设计为大量的投资理财产品吸引散户募集资金。

由于众筹拍电影这个事情非常新鲜,并且之前《美人鱼》的票房让大量投资者看到了电影票房的力量,所以很多散户投资者都想试试水,也导致《叶问3》出现了严重的重复募资和超募的现象。

最终由于广电总局爆出《叶问3》虚假排场场次有7600余场,涉及票房3200万元,导致其背后的“快鹿系”公司陷入了严重的兑付危机。就在9月13日,上海长宁区公安局对“快鹿系”旗下的“金鹿财行”和“当天财富”立案侦查,罪名是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那为何《叶问3》这种类资产证券化的新型融资手段会落得如此下场?

抛开其之后募集资金过程中各种超募和重复募资的问题,本身在开始设计基础资产时候就违背了资产证券化的初衷: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可预期收入的资产,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的方式予以出售。

《叶问3》这个投资项目在成立初期其实是以债权的方式将电影给打包出去,投资者看到稳定8%左右的回报率时并没有考虑本金的安全性,他们不想承担电影票房不达预期的风险。而P2P公司的资金链一旦断裂,在兑付时必然会出现危机,而这种风险是由P2P平台来承担的。这样就导致最终投资者拿不回钱,P2P平台也顺势倒闭。

一部电影的票房本身就是很不确定的,在没有市场检验的情况下非常难以做出合理的评级和预估。因此在资产证券化信用增强这块完全无法操作,所以对于单部电影+P2P的这种融资行为风险极大。

如果发行公司想通过一部电影来融资,那更好的方式其实是股权融资,把电影制作发行成本的10%左右设计成股权众筹产品。同时在出售给投资者时要告之其本金会亏损的风险,这样才可以避免《叶问3》事件的再一次发生。

那么如何将资产证券化这个手段运用在电影投资上呢?

首先,应该从基础资产的选择做起,电影的出品发行方不该拿一部电影的票房作为资金池。可能可以操作的模式是选取公司未来的10部以上的电影来成立资金池,因为10部以上的电影票房相对于一部电影的电影票房的稳定性要高很多,同时在选取这些电影时也要进行仔细的甄别,尽可能保证这些电影的票房能维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

第二,在成立资金池后引入评级公司对这些资产进行评级时,需要制定完全不同于其他资产的评级规定,这个过程需要引入业内大量的专家来对电影从制作,发行,内容等各个方面做出评估,而不能简简单单和普通资产一样通过利润增长来估计现金流的价值。

就算做到以上两点,并且设计出了电影票房类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还有一个本质的问题,这部分资金池到底能不能完全从母公司的运营中隔离出来,如果母公司破产了那这些电影作品最后的制作发行要由谁来完成。所以在国内成立电影票房类资产证券化产品只能从光线、华谊、华策、中影、上影这种大型的票房有一定保障的公司开始。

而院线票房作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从资金池的设立开始其实与以房屋贷款,信用卡还款等传统资产证券化产品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未来单部电影的票房好坏对于院线的总票房的影响并不会很大。并且从这两年中国总票房的增速可以看出,虽然增速放缓,但是维持在30%左右的增速还是有很大可能性的,所以未来市场上院线资产证券化的产品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也是一个进入娱乐传媒板块的投资方向。

国外已经成功的影视文化行业资产证券化产品

关于影视行业资产证券化这块,其实美国早已是先行者。

1997年,Bear,Stearn & Co., Inc (JP Morgan的子公司)公司曾以梦工厂未来10年中将要发行的14部电影的利润作担保,发行10亿元的资产证券化债券,由于信用评级高,债券发行非常顺利。这也是第一次以电影票房作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1998年初,美国摇滚歌星大卫·波威将其演艺生涯中创作的300首歌曲的未来版权和录制权收入设置为基础资产,并发行以固定利率为7.9%的票据,该票据被穆迪公司评为“A3”级。最后发行的5500万美元票据全部被保险公司购买。

在院线方面,作为华纳集团的控股公司新线院线也曾将公司未来几年的院线票房打包做成了3.5亿美元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由于院线业务稳定当时的产品销售也相当顺利。

有意思的是近期台湾金管会副主委吕东英曾心血来潮向其好友林志玲的爸爸提议,也许可以证券化林志玲。证券化林志玲是将林志玲未来的演艺收入转移给SPV,SPV以这些收入设计基础资金池并向投资者发行证券,由此,林志玲得到证券投资者购买证券的钱,提前把未来演艺收入拿到手,而证券投资者则分享林志玲的未来演艺收入。虽然最终这项计划未能实施,但是确实为大家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建议。

但是一种融资手段不可能一定是十全十美的,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美国经济金融体系崩溃很大原因就是大量的房屋抵押贷款进行了资产证券化,而一旦有人基础资产池产生了现金流问题就会导致大量的资金链断裂。因此资产证券化的运用也是需要企业再三斟酌的。

资产证券化和传统融资手段的比较

大量舆论认为国内资本市场正在进入寒冬,企业融资也越来越困难。目前主要有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银行贷款和IPO这些方式。

相较于短期融资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利率高,大约高6%到10%之间。但是短期内还本付息压力小而且融资周期长。所以资产证券化适用于当企业有中长期资金需求的情况。

相较于5年期左右的企业债券,资产证券化的年利率较低,融资成本也低,大约每年能够节约成本5%。

相较于3年的银行贷款,资产证券化利率低,每年可以节约融资成本30%左右。

以上三者均为债权类融资,所有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和整个企业的信用挂钩,假如企业信用不佳以上三个途径的融资都会比较困难。

另外企业还可以选择股权类融资也就是IPO。对于企业来说IPO就是一个相当大的工程了,整个市盈率,股权结构都会随着IPO发生巨大变化而且融资时间会非常长,整个融资成本会非常的高。

总的来说资产证券化这个融资途径有以下这些优势:

1)门槛低,企业只要拥有稳定的现金流资产就可以进行资产证券化,并且和本身企业信用不挂钩。

2)期限灵活,企业通过融资用途可以选择半年,一年,三年,五年等期限。

3)资金用途不受限制,企业通过资产证券化融到的资金不需要披露资金去向,并且用途不限。

4)政策支持,证监会在近两年一直推动券商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在2015年整个规模快要达到6000亿。

5)对于投资者来说,资产证券化产品是进入一个新的投资领域相对保险的手段,通过购买资产证券化产品其投资领域能够得到很大的扩充。

补充内容:资产证券化(ABS)的由来、发展以及现状

1968年美国政府国民抵押协会首次发行抵押担保证券,标志着资产证券化的问世,当时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主要是MBS(Mortgage-Backed Security),这种证券化主要是以房屋抵押贷款支持的。

到了20世纪80年代资产证券化在美国高速发展,至今,证券化在美国已经遍及了房屋贷款,信用卡,版权,公路收费,应收账款等各个领域。这期间出现了ABS(Asset-backed Securities),这类资产证券化不再仅仅由住房抵押贷款作为基础资产,而是允许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可预期收入都用作基础资产,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的方式来出售这些资产,以获取融资来最大化提高资产的流动性。

到了2005年左右,美国金融市场资产证券化流动资金达到了7.9万亿美金,其中ABS占到了2万亿美金。这7.9万亿美金占了美国债券市场的31.23%,资产证券化已经是美国许多公司机构重要的融资手段。

而在国内2015年,全国共发行1386只资产证券化产品,总金额5930.39亿元。主要分布如下图(ABN为资产支持票据)

虽然这个总体量与美国的资产证券市场还是相距甚远,但是不得不承认国内的资产证券化在飞速发展,仅仅两年就发布了近9000亿人民币的产品,而这些产品当中就有两只以院线业务为支持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1.《10月13日ABS链众筹看这里!试水票房ABS,林志玲也曾“被证券化”丨科普向》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0月13日ABS链众筹看这里!试水票房ABS,林志玲也曾“被证券化”丨科普向》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2023225.html

上一篇

0x众筹价格专题之如果以太坊再跌下去,可能就没人管Vitalik叫V神了

下一篇

国内首个破亿的众筹项目,靠刷单刷了9000万

10月13日ABS链众筹看这里!首单互联网保理ABS挂牌交易 “京保贝”升级

10月13日ABS链众筹看这里!首单互联网保理ABS挂牌交易 “京保贝”升级

10月13日ABS链众筹相关介绍,8月5日,《京东金融-华泰观2016年第一期收购合同债权人产地来源证券》(以下简称《京东金融第一期收购ABS》)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5月左右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无异议信函。 该产品发行规模2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