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西汉海魂后墓的发现发掘是近年来的重大考古成果,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老百姓最关心的是金灿灿的金门。
笔者因专业需要,对其中的玉器和黄金文物做了一些研究,对黄金的研究,笔者一直考虑的是其加工工艺和冶炼技术方面的问题,今从金币方面思考,也有许多心得值得分享。(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的黄金数量478件,总重量约116公斤,金饼385枚,马蹄金48枚,其中大马蹄金17枚,小马蹄金31枚,麟趾金25枚,金板20块[1]。历史上出土黄金如此之多的墓葬十分罕见,引起学界极大关注,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本文从金币角度简单论述。
根据出土黄金的形状和工艺,用金币的特征要素分析,笔者认为,金饼是货币,马蹄金和麟趾金是赠品,金板是财富储备物。
1 金币(金饼)
金饼是一种称量货币,始于楚国的“爰金”,俗称“印子金”、“柿子金”。从考古发现的情况看,这种圆柿子形金饼是在通行五铢钱之前就已出现。汉代金饼的形状呈圆形,饼块状,厚缘,周边凸起,中心内凹,大小厚薄不等,正面光滑,背面粗糙,闪闪发光,为金黄色。要说明的是,金饼大小厚度不一,重量上有所差异。西汉时期,金币和铜钱币一样,都是法定货币。如据张家山汉墓出土竹简《二年律令·钱律》记载:“钱径十分寸八以上,虽缺铄,文章颇可智(知),而非殊拆及铅钱也,皆为行钱。金不青赤者,为行金。敢择不取行钱、金者,罚金四两。”“为伪金者,黥为城旦舂”)[2]。
这里所谓“行金”,是指官府铸造的金币,它的成色,只要“不青赤者”便可通行使用;而“行钱”是官铸的钱币,只要是具备一定的规格,钱面的文字可认,钱体完整无缺又不是铅钱,就允许通行。“行金”“行钱”并用,二者皆为法定货币,可以在全国流通。对“行金”、“行钱”,不得拒绝使用。若不用,或加以选择使用,则要受到“罚金四两”的处分。不准许伪造黄金货币,否则要受到有关法律的惩处,服四年刑役。此后,对伪造金币钱币者打击更严,《汉书·食货志》载,武帝时规定“盗铸诸金钱罪皆死”。官府维护“行金”、“行钱”,通过立法对其保护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确立官铸货币的地位和权威,抑制盗铸货币的乱象。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海昏侯墓出土金饼大小相似,重量相似,成色99%以上(据北京大学考古人员口头告知笔者)。工艺相同,正面是绞丝工艺缠绳状镂空圆形交织,背面浇铸,有明显收缩凹陷。由于在墓中挤压,镂空交织基本被压平。海昏侯墓的金饼具体重量没有看到记载,笔者找到民间藏家称量汉代金饼的重量是248.08克,基本符合当时的“一金”的重量。金饼背面都有凹陷、起皮现象,笔者为了搞清楚起皮的原因,专门到深圳黄金加工厂用3000克99.9%的黄金原料,做实验,得出了相关数据和结论,与成色无关。
西汉武帝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交换加强,商业形态多样,大都会市场繁荣,西域交通打通后域外贸易拓展,当时具有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显要位置。当时的“行金 ”“行钱”,其流通职能为国家所确认。
西汉时期,金币的使用范围甚广,国家通过酎金、税赋、关税等收取黄金,对罪犯罚金、赎金等收取黄金;又通过赏赐、馈赠、购物支付等支付大量的金币。西汉皇帝特别愿意用黄金赏赐各大臣。与汉以前的楚国金币不同的是,楚国金币是一块大金币可以分割成若干个等重(等值)的小块,西汉金币都是规格一致的独立完整的金币[3]。从各地出土的西汉时期的金饼来看,从汉文帝、景帝到武帝,集聚了大量黄金,特别武帝大败匈奴,通西域后,商品贸易赚了大量亚欧大草原及其西域各国的黄金,武帝的黄金库存空前,大量用于铸币,用于赏赐。所以不少王侯墓出土了许多金币。从金币的特征要素分析:官方铸造、成色与规格一致、官方发行等,符合这些要素的黄金制品应该定义为金币。西汉各地出土的金饼都符合这些要素,所以金饼是金币,是西汉时代各个皇帝封赐各级王侯大臣的最主要物品,如班固《汉书》记载:汉文帝前元元年(公元前 179 年),对太尉周勃“赐金五千斤”,赐颖阴侯灌婴“金二千斤”,对朱虚侯刘章、襄平侯刘通各赐“金千斤”、赐刘揭“金千斤”;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 141 年),诏赐吏二千石“黄金二斤”,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 119 年),对卫青“赐千金”;汉宣帝地节三年(公元前 67年),对广陵王赐“黄金千斤”,又对霍光“赏赐前后黄金七千斤”等[4]。据彭信威先生研究,西汉初到汉武帝的几代皇帝赏赐黄金可查的就达90万斤,约合273.4吨[5]。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海昏侯的特殊身世(昌邑王—皇帝—昌邑王—海昏侯)是他获得大量金币的缘由,他不但继承了父亲昌邑王的家产,还受封皇帝,虽然在位短暂,被废帝位后贬回昌邑王,后有被贬远迁豫章,封海昏侯,赐予了大量财富。从西汉的“酎金”制度看,海昏侯被废皇帝后,用黄金大量进贡朝廷,以求平安,同时也获赏赐大量朝廷金币。该墓还出土了10多吨的铜钱。海昏侯墓出土金饼与西安及其他地方西汉金饼基本一致,说明当时金币大量流通和馈赠收藏。当然,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西汉金币不流通,只用于馈赠、赏赐、收藏等。
海昏侯金饼
(笔者摄于首都博物馆 2017.3)
楚国的郢爰 战国晚期 出土于江苏盱眙
(笔者摄于南京博物院 2014.10)
西汉金饼 西安市出土
(笔者摄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2012.7)
西汉金饼重248.08克
(笔者摄于民间藏家 2018.3)
笔者用3000克黄金原料,成色99.9%,用不同的大小、厚度的模具作冶炼实验,黄金“起皮”、“裂纹”等现象。(2018.3)
2 马蹄金和麟趾金
据查考古发掘资料,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安上林苑、郑州市郊等地都有出土有关马蹄金和麟趾金状的文物[6],而南昌海昏侯墓出土马蹄金48块、麟趾金25块,数量最多。马蹄金、麟趾金的形状,宋沈括《梦溪笔谈》说 :“麟趾中空,四傍皆有文,刻极工巧;马蹄作团饼,四边无模范迹,似于平物上滴成,如今干柿,土人谓之柿子金[7] 。”所以,多数学者将柿子金、金饼与马蹄金、麟趾金混为一谈。
从海昏侯墓出土实物看,马蹄金有大有小,呈马蹄状,圆形,底凹中空,四周有多层精美绞丝状纹饰,工艺精美。底部分别刻有“上 、中、下”铭文。麟趾金呈椭圆形,想像中麒麟脚趾状,四周有多层精美绞丝状饰纹,底部也分别刻有“上、中、下”铭文,中间空,且内壁有沿、有盛盖的卯,有的嵌有盖保存完好,有的盖碎了。盖的材质,笔者观察有透闪石玉、玛瑙、玻璃等(北京大学考古人员检测为高铅玻璃,首都博物馆检测结果也说有透闪石玉的盖子)。
有学者根据海昏侯墓中所出土的马蹄金、麟趾金上刻有 “中”、“下 ”字,说是刻有“上”字的金币应为国家统一发行的流通货币;刻有“中”、“下”字样的金币应与其厚薄度 、含金量不同有关。”这是望文生义的猜测,没有仔细看文物,不符合事实。“上、中、下”字样的马蹄金和麟趾金根本没有大小、成色不同之分,“上”、“中”、“下”字分别也有大的也有小的,据北京大学考古专家检测,成色都是含金99%以上。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关于马蹄金、麟趾金的特点和功用问题,在很多文献中一般统称之为黄金,没有将其和金饼区分。据《汉书·武帝纪》载:“太始二年三月,诏曰:“有司议日,往者朕郊见上帝,西登陇首,获白麟以馈宗庙,渥洼水出天马,泰山见黄金,宜改故名。今更铸黄金为麟趾衰蹄以协瑞焉[8]。”从这段史料的记载,可以得知汉武帝“更铸黄金”的铸造马蹄金、麟趾金的目的,是为了祭祀用的,“以馈宗庙”,彰显“祥瑞”,祈求得到风调雨顺、平安吉祥。宝马、天马、麒麟等都是圣兽、瑞兽,黄金的做成马蹄、麟趾型应该是祈求平安、吉祥的意思。海昏侯墓出土的马蹄金、麟趾金中,出现刻有“上”“中”“下”字样,许多专家学者有多种解读。笔者根据上面汉书记载,仔细观察“上、中、下”的文字是模具倒模的阳文,并不是工匠刻画的。笔者认为是汉武帝皇家铸造的祭祀用金,汉武帝的祭祀科目繁多,其规模和主题不同,会给随从祭祀的王侯大臣官员根据官衔赏赐黄金,“上、中、下”分别是赏赐帝眷、王、侯等的,或者,不同主题的祭祀用不同字样的赏赐品,大型的祭祀用“上”字品,中型的祭祀用“中”字品,一般的庙祀郊祀用“下”字品。海昏侯有帝、王、侯的经历,拥有各级别赏赐金也是符合逻辑的。
在马蹄金和麟趾金的上段可清晰的看到口沿处一圈圈用金花丝制作的纹样,这些纹样的制作采用了中国传统细金工艺中的花丝工艺。花丝种类有正反花丝、巩丝、码丝等纹样,其制作技法从战国中期一直延续至今。这些黄金运用了花丝工艺中的掐、攒、填、焊技法。花丝工艺是拉丝的艺术,所有的表现形式都由不同纹样的花丝来完成。海昏侯出土马蹄金、麟趾金口沿处纹样的花丝种类多样,估计是皇室御匠制作加工的,是工艺精美的纪念品、赠品。有些学者认为马蹄金、麟趾金也是货币,是金币。从皇家制作、工艺精美、规格等级严密等几个金币特征要素分析,如果要说是金币的话,可能也是相当于纪念币之类了,是身份和荣誉的象征,发行数量有限,非民间通行的正式货币,与金饼有别。
以上图片除有标记外,均由笔者摄于首都博物馆 2017.3
3 金板
西汉用金表示价值尺度的例子很多,据《汉书》的相关传记记载:衡量家产的有所谓“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张汤死 ,“家产直不过五百金”。王温舒死,“家累千金”。尹齐死,“家直不满五十金”;扬雄的“家产不过十金”等。金币在商品交易中也起到它作为交易的中介,具有一般等价物的属性。在商品流通领域所起的作用,史料也多。据《汉书 西域传》记载,张骞初通西域时,就曾带去“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如《史记 大宛列传》说:“天子既好宛马,闻之甘心,使壮士车令等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王贰师城善马。”又《汉书 西域传》亦说:“张骞始为武帝言之,上遣使者持千金及金马,以请宛善马 。”汉武帝用大量黄金购买大宛的“善马”说明,西域诸国已经认可黄金作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了。另外,在西南海路也有用金币交易者,如据《汉书 地理志》说 :“黄支国,民俗略与珠崖相类,其州广大,户口多,多异物,自武帝以来皆献见。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人海市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往 。”武帝时代,东南亚诸国多拿异物来进献;武帝也派朝廷官员征募黄门译长率领商贸船队由海路出发,远航南亚诸国,带去黄金、丝绸等用以交换异国的明珠、琉璃等奇珍异物。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从海昏侯墓展出的展品看,金板没有任何工艺,大小厚薄也没有规律,应是主人为封邑侯国和家族内部消费之用的储备用金,是财富的浓缩,是刘贺对家产的继承及其本人的赏赐所得的库存,或者,或许是他用铜钱收购的黄金就地铸造的。《史记·货值列传》记载:“豫章出黄金”;《史记·吴王濞列传》又载:“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9]。”事实上,南昌鄱阳湖地区汇聚修河、饶河、信江等,自战国楚国至明代,一直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金银主产区;至今是亚洲最大的铜铅锌多金属矿产地,其中金银作为伴生资源丰富,今江西铜产量居世界前列,黄金白银产量居全国前列。
海昏侯墓出土还有编钟、镇席等有鎏金、嵌金、花丝等等黄金工艺文物,这些物品的工艺十分精美。推理海昏侯建有工匠作坊,他的工匠技术十分高超。按理,他的金板可以施以各种技艺,制作有艺术图形或造型的黄金艺术品,但是,这些金板没有任何图案纹饰,应该就是黄金储备,是他自己认为没有必要制作图案,只需要简单的造型,便于切割称量,便于使用。
从海昏侯墓出土的黄金文物分析,其中金饼是普通金币;马蹄金、麟趾金是纪念金币;金板则是普通黄金,是财富储备物。当然,所有黄金都是财富载体,而其价值则有不同。海昏侯刘贺就是收藏金币的大家。
注释
[1]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昌市西汉海昏侯墓》,《考古》,2016.7
[2]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 20O1 年,159、160页
[3] 参阅 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4]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版,2007
[5] 钱剑天:《秦汉货币史稿》,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6] 李正德等:《西安汉上林苑发现的马蹄金和麟趾金》,《文物》,1977.11。王丕忠等:《咸阳市发现马蹄金和麟趾金》,《考古》,1980.4
[7] 沈括:《梦溪笔谈》,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8] 班固:《汉书·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9] 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
本文来源:中国金币 曾卫胜
1.《179黄金看这里!从南昌海昏侯墓出土黄金,看古代金币的相关问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79黄金看这里!从南昌海昏侯墓出土黄金,看古代金币的相关问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2141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