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要求“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为了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制定的法规。民政部、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于2016年2月19日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自2016年2月19日起实施。

到现在为止,已实施两年有余了。

为什么要改革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殡葬事业总体水准与现代科学发展观矛盾日益突出,在殡葬资源配置、殡葬服务品质、运行机制等方面,尚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葬丧需求。

改革目的是什么?

依靠而不是强制群众逐步革除一切以迷信的、铺张浪费的方式处理死者遗体和办理丧事的习俗,代之以科学、俭朴的殡葬方法和哀悼形式的一项社会风俗改造工作。

在不同的地方改革目的和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中原地带改革目的的重点则是节约土地,大片坟地占用肥沃的土地是巨大的浪费,并加剧土地资源紧张情况。

某地坟墓一角

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让殡葬,回归本性。

像农村地区,很多墓地都没有统一的规划用地,这一处那一处,有的还建在了平原、耕地上。由于现在本身土地资源就紧张,这样的做法更是加大了土地资源的浪费,也为后期治理带来不小的麻烦。

一些地区办丧事都是大操大办,不仅增加了人民的经济负担,而且还由此引发了许多盲目攀比的事情发生,更有以丧事规模、酒席数量来表现“孝心”的陋俗现象发生。

殡葬改革将会怎么做?

殡葬改革的方针是必需坚决依靠群众,积极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破除旧的丧葬习俗,节俭办丧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集中管理

清理限定区域的散葬墓,集中到公墓、骨灰堂等安置,有利于加强生态保护,改善环境;还可减少因祭拜等活动而引起的山火等。

殡葬形式

破除丧葬旧俗和封建迷信,实行葬法与葬礼的改革,采取不占地或少占地的骨灰处理方式,有利于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简化丧事,减轻群众办丧负担,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阵痛,会有

每一次改革,都将伴随着阵痛,区别在于,长痛还是短痛。

现状

国家进行殡葬改革,已经不会停止。关键是,我们该怎么接受。

这是一则政府要求墓地迁移的公告:

因工程建设需要,现马家山山脚以东、西一环以西、建设街西段以南(花香里小区对面)、光华街西段以北(市公安局拘留所对面)项目用地范围内的全部坟墓须搬迁,由坟墓主或亲属于2017年7月31日前分别到宣威市丰华街道西河社区、宛水街道学苑社区进行登记和办理有关搬迁补偿手续,并于2017年9月30日前自行搬迁完毕。逾期未搬迁的,将作为无主坟处理(无主坟处理后不再支付坟墓搬迁费用)。对妨碍坟墓搬迁工作的,将由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迁墓,绝对是我们的忌讳,但若是来临时,结果或许我们都知道。

现在开始改变

随着国家整治力度的加大以及推进改革的脚步不断向前迈进,传统土葬以及丧葬旧俗等留存空间将会越来越少。

选择不占地或少占地的骨灰处理方式,将是未来趋势。

1.《国家进行殡葬改革,我们该怎么做?》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国家进行殡葬改革,我们该怎么做?》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23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