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流短板难回避

在这几年的电商实践中,银行系电商平台最大的难点在于提升其客户的黏性、体验度和活跃度,从而更精确地锁定客户源。这种难点的背后则是信息流、物流的“短板”问题。

从传统电商的经验来看,电商业务成败取决于链条上的信息流、物流、现金流这“三流”的协同能力。银行虽然在现金流上具有天然的优势,但信息流和物流的投入则有所欠缺。普华永道业务总监秦政曾指出,“如果银行在信息流和物流上面没有明确的业务模式和相应的投入,势必会影响银行开展电商业务的当初期望。”

尽管一些大型银行电商平台推出了“跨境购”,但与其他电商平台的产品相比,价格上并不占优势,物流环节薄弱,多种因素导致吸引力明显不够。

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看来,银行不擅长做电商,和互联网时代的大流量且独立电商平台相比,银行系电商平台也不具有优势,“三流”如何打通一直是个难点,而物流方面的客户体验远不如专业电商平台。

工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侯本旗认为,在3.0移动互联网时代,银行服务的竞争核心是场景和体验,谁的应用场景丰富、客户体验好,谁就能赢得更多客户,大量的银行应用场景被互联网企业占据,这就是银行的“痛点”,需要寻求突破。

细分领域+渠道合作或成出路

普华永道中国区金融业管理咨询主管合伙人张立钧认为,银行选择垂直行业或细分市场的模式发展电商可能更有优势。“电商链条上的物流支持不了银行做‘大而全’的综合性平台,这不是银行的竞争优势,好比传统电商公司不可能做成‘全金融’的业务模式一样,只能提供简单的金融产品。更何况综合性平台已经形成,银行此时做综合性平台不太现实。”张立钧说。

业内人士认为,中小银行在电商平台上还可以着重于一些热门细分领域,比如旅游市场,附带进行旅游保证金、意外保险、机票车票支付的营销。

中信银行信息技术部总监张斌曾表示,“银行应该做深做透带有产业链特征的金融平台,通过这样的平台带动支付结算、融资业务、保理业务等发展。”

还有银行业内人士指出,如果银行选择自建电商平台,那么,必须要有一个非常严谨的战略规划和与之匹配的投入估算及相应的指标。

曾刚认为,城商行等中小银行不一定要自建电商平台,可以尝试与互联网合作,以此方式来打通渠道,增加客户的黏性。

此外,还有业内专家建议,银行发展电商需要在体制上转变做法,必须要有独特的量化指标、独特的目标要求、独特的人员配置,在集团层面必要时应成立子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

1.《银行系电商 银行电商趋热 五大行电商平台比拼金融服务(2)》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银行系电商 银行电商趋热 五大行电商平台比拼金融服务(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242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