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痛苦的事有三种:晚年丧子,中年丧妻,幼年丧母,如果我走了,我的父母、丈夫还有孩子,就会面临这些痛苦,所以我要坚强地活下去。”——于娟

昔日复旦女海归、青年教授于娟,曾在身患癌症期间写下以上文字。不幸的是,她积极乐观的心态并没有阻挡住,因长期熬夜而积患成疾的癌症病魔......

更让人惋惜、伤痛的是——一个时仅14个月的小孩子,失去了妈妈。

除了于娟的滴泪泣血文字,近日一则被网友称为“2018最扎心广告”的短视频《健康本该如此》也为我们家长敲响了健康警钟。仅仅4分10秒钟,视频里列举了大量医学数据,来警示我们关爱自身健康:

近7成白领有过劳死危险;

每4个人中就有1个肥胖;

中国皮肤病患者超过1.5亿人;

中国青年近视率世界排名第一;

中国每年猝死人口高达55万;

每天约有10000人确诊癌症;

中国肠胃病患者有1.2亿;

慢性病死亡占死亡总人口的86.8%;

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56%;

中国人口占全世界20%,医疗资源却仅占2%;

1次重症治疗保守估计50-60万;

......

正如视频中所说的“ICU可以迅速榨干整个家庭的积蓄”,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家庭都是难以承受这些医疗成本的。

我们即便不说看病的“钱”贵,但身为整个家庭的顶梁柱、半边天,也该把自己的“命”看重。平日里,或许我们太容易将大部分注意力投注到工作责任、孩子养育之上,而忽视了自身健康问题。

文章开头,于娟教授英年早逝便是一个极其惨痛的个案。30岁前的于娟,简直就是所有典型“中国式父母”所希求的掌上明珠。

自学生时代起,一路就读重点高中、上海交通大学,成为挪威最高学府奥斯陆大学经济学硕士、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直升机式”的学术生涯平步青云、一片光明。

为什么偏偏孩子仅仅14个月、最需要她的时候,就撞上绕不过去、救不回来的病魔、死神呢?

毕竟是大多数家长眼中的“优秀榜样”、“复旦才女”、“别人家的孩子”,于娟在最初诊断为癌症时,也抱怨上苍不公,心中难以释怀。

但静心反思之下,这场癌症的降临还是缘起于以往生活习惯的极其不规律。她总结自己为“暴饮暴食、嗜荤如命”、“基本不在12点之前睡觉”、“自控力差、突击学业(工作)”......

说到这里,家长朋友不禁要问,学霸女怎么可能自控力差呢?

于娟在反思性文章《为啥是我得癌症》一文中,提及自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2W女”,意即只在考前2周(week)才好好学习的女生。无论大考小考、多大难度的资格考试,准备时间不会超过两周......

但可想而知,这位妈妈,往常“为了荣誉”是透支了多少身体健康为代价。

若是,于娟好好吃饭、按时睡觉,把超负荷工作量、学习时长规划得当、分割开来,是不是好些呢?

说到底,我们这些家长,一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我们关注自身健康早已不是纯然为自身考虑,而是要在保证自己有一个好身体的基础上,来照顾好上边时刻更有可能生病的老人,与长期需要我们陪伴、教育的孩子。

由此,在陪伴孩子时,我们更不该不顾自身,而去“舍命陪君子”。听闻一些家长朋友在互相吐槽陪孩子写作业的感慨时,发现对孩子“大吼大叫”的家长真心不在少数。

从效果来看,这样做并不一定能见效,但一定能损害我们的身体。大多数孩子的成绩有起有伏、做作业也有难有易,我们若是为了这一时“成绩”、“荣誉”,而搭上了我们家长、甚至是孩子的身心健康,岂不是太亏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保重好自己的身体,从而更好地教育孩子呢?

常年“陪跑”诺贝尔奖项的畅销书写作者村上春树,或许一个不错的例子。因为,这名职业作家真正能做到“好好睡觉、按时吃饭”,以及常年坚持长跑并参加马拉松赛事。

与我们想象中的场景可能有所不同,村上春树写作并非披肝沥胆、呕心沥血去熬夜完成,而是如同他热爱的马拉松比赛一般,耐心、持久、坚毅、分次来完成。

每天10点准时睡觉、6点起床,常年坚持长跑、并积极参加马拉松赛事。这位年近70岁的高产作家,自年轻时便如此坚持。

由此,我们或孩子,若是酷爱运动、热爱工作和学习,非要像篮球巨星科比一样去看4点钟的太阳吗?

没必要的,生活方式因人而异;但长期熬夜、缺乏睡眠无异于慢性自杀。吃尽此中苦头的于娟博士也为我们留下了忠告:

“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买什么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于娟老师的忠告,不是要我们不努力、不进取,而是说我们为了更好地相伴孩子成长、和家人享受生活,首先需要降低不必要的欲求与对自己和孩子的过高“期待”。

好好吃饭、按时睡觉、多加运动,与我们好好工作、孩子好好学习并不矛盾。

1.《复旦博士于娟的忠告:“中国式父母”最不该犯什么错?》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复旦博士于娟的忠告:“中国式父母”最不该犯什么错?》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26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