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电影新浪潮代表|左起:吴念真侯孝贤杨德昌陈国富詹宏志)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导演笔记

(牯岭街少年合唱团翻唱的Elvis Presley歌曲)

"我向来质疑历史课上所学到的历史,因为历史课本从未记载过我个人亲眼见证的事件,即使到了最近的五十年代仍然如此。试想人类被剥夺瞭解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实真相的权利已经长达百年之久,这多么令人震惊。好在过去的伟人们在他们的艺术创作中留给了我们足够多的线索,他们通过建筑,音乐,和文学等表现形式,帮助他们的后代在一定程度上重新瞭解事实真相,并重建起对人类的信心。

电影对我们的后代来说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

修复版4K蓝光封面(本次放映版本)照片为杨导亲自拍摄

《牯岭街》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当时无论是中国大陆还是台湾的人民都被胁迫接受和遵守官方呈现出来的历史,因而无暇去铭记事实真相。这种有意的遗忘令我们的精神世界留下了无尽的空白,由于误解,牺牲者轻易被各种形式的权威利用和操纵。《牯岭街》就是在如此的境况下发生的一个关于人格和自尊的故事。

杨德昌与永濑正敏在牯岭街片场

这个故事等待多年才被提起,而我花了几乎三年的时间去把它搬上荧幕。尽管现在台湾电影业得到了世界的瞩目,但在三年前台湾电影产业却几近垮塌。为了制作出这一规模的电影,我开始着手去做其他台湾电影人认为不可能的事。个人乐观是唯一支撑我坚持下去的因素。我始终认为,人类和物质资源极度稀缺这一现况,在电影产业都可以通过在更大规模内注入新血液来克服。在前期和制作过程中,我毫不犹豫启用毫无经验的新人,并且花了超过一年的时间投身于和年幼的孩子一起表演。无论是幕前还是幕后,在我的班底里有超过百分之六十职员和百分之七十五的演员都是首次登台。他们纯粹的态度和无惧的热情弥补了经验的缺失,为新电影注入了活力与精神。

台北金马53海报致敬《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能够完成这部电影,我非常感谢我的伙伴——电影摄制兼制作人余为彦和著名的詹宏志先生。我们所经历的漫长恐惧时光和艰难困苦,连同我们在製作过程中所怀有对彼此的无惧信心,都将永远是我馀生最温柔的记忆。"

杨导与“小明”、“小四”

仅以这部电影献给我父亲和他那一代人,为了使我这一辈人少经历一些痛苦,他们遭受了太多苦难。我希望他们,这些被遗忘的人,能够永远被人铭记于心。

——杨德昌 1991年6月”

(选译自牯岭街导演笔记;整理、翻译|单娆)

飞地《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放映信息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A Brighter Summer Day (1991)

放映版本:4K修复版蓝光

导演

杨德昌

编剧

杨德昌/ 赖铭堂/ 杨顺清/ 鸿鸿

主演

张震/ 杨静怡/ 张国柱/ 王启赞/ 林鸿铭

类型

剧情/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台湾

语言

汉语普通话/ 闽南语/ 上海话/ 粤语

上映日期

1991-07-27(台湾)

片长

237分钟(导演剪辑版)

剧情简介:本片改编自台湾青少年真实杀人事件品。结识小明前,小四是典型的乖仔,是父母的希望和兄妹的骄傲,过着与周围诸多在“小公园”混的少年人完全两样的生活。喜欢上小明后,小四便像跌进一个无底深渊,开始被外界的各种力量牵着鼻子走。新识仰慕对象honey猝死,一向敬重的父亲的自尊与精神因为某次事件严重受损,加上将一次次“欺骗玩弄”他感情的小明“看透”,有很强道德感的小四终于走上犯罪的道路,期望用自己的刀结束事件的根源......

放映地点:飞地书局

深圳福田八卦岭工业区423栋6层

放映时间:2018年7月15日(本周日)

14:00-18:00(提前一小时开始进场)

费用:吧台任意消费即可入场

现场不设划位,自由入座。入场可免费领取原创插画电影卡牌,数量有限,先到可优先挑选心仪电影。

为保证他人的观影体验,请阁下务必提前入场。本部影片时长237分钟,请各位知悉,观影过程请调整手机至静音或关机,认真观赏电影,谢谢配合!

杨德昌(1947.11.06至2007.6.29),1965年毕业于台北建国中学,1969年毕业于新竹国立交通大学控制工程系。1974年在佛罗里达大学获电机工程硕士。之后南加州大学学习研究电影,杨德昌后来以电脑工程师身份往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从事计算机微处理器与软件设计,并在那里工作了7年。1981年杨导回到台湾,与詹宏志、余为彦、徐克等人参与独立制作《1905年的冬天》。此片后来入选戛纳影展“一种注目”单元。1982年,被中影启用为导演,与柯一正、张毅、陶德辰合拍《光阴的故事》。1983年创作其第一部剧情长片《海滩的一天》,以复杂的叙事结构,讨论社会转型中的女性议题及转型后的都会空间对人的影响,被认为是台湾新电影最重要的一部电影之一。1985年的《青梅竹马》,探讨台湾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男女心理。1986年拍摄《恐怖份子》,以其特殊的叙事风格,及对现代都市中人们深刻的观察,获得国际许多奖项的肯定。1991年拍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引起广大的讨论,杨德昌更被日本“电影旬报”选为年度电影奖的最佳外国导演。1994年的《独立时代》获得第三十一届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1996年拍摄《麻将》,获得柏林影展评审团特别奖。2000年的《一一》为他夺得戛纳影展最佳导演奖,成为目前为止,唯一获得这项殊荣的台湾籍导演。2007年6月29日下午杨德昌(美西时间)因结肠癌于美国洛杉矶比佛利山庄去世,享年59岁。

杨德昌自画像

当你在林中遇到了那个青年,

他的眼中已熄灭了青春的火焰,

你可曾感叹。

——(俄)普希金《歌者》

编辑:单娆

周末其他活动预告

/14日下午活动地点时间已确定/

活动时间:7月14日下午15:00

活动地址:飞地书局(八卦岭店)

嘉宾:王璞

| 申请时限 |:7/6-7/14

/编辑会和讲者一起筛选合适对象,以邮件形式回复。/

1.《《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导演笔记+4K修复版蓝光放映》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导演笔记+4K修复版蓝光放映》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27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