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国资委发布《2015年度指导监督地方国资工作计划》,称今年将指导地方国资委研究制订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试点的管理办法,规范开展员工持股试点工作。市场人士表示,在民资持股国企股份的导向下,致力于投资平台运营的地方员工持股计划类上市公司有望成为国企市值管理取向上的又一投资风口。  近日,有关国企改革有两件大事需要关注。其一,国资委再发地方员工持股计划指导,员工持股计划或跃入新的实施阶段。虽然在目前已发布的160份员工持股计划中仅有20份涉及国企、1份涉及央企(见附表),但随着实施方略的落地,未来地方国企员工持股计划有望以辐射式铺开。可以预期的是,员工持股计划是继央企市值管理后又一市值管理取向上的投资风口。其二,工信部日前主导出台了行业2015年至2017年发展纲要,在产能过剩领域将加大同业整合力度,将支持成立两到三家年产能5000万吨到1亿吨的大企业。由于透露此信息并对之发声者为武钢股份,由此围绕包括武钢在内的钢企、有色等关联上市公司的国企改革或将迎来一波密集的国资整合过程。受到相关消息影响,近日国企改B快速拉升(见附图),上述同质题材类上市公司和集团阶段性机会或处于发酵中。

  员工持股计划迎来地方国改风口

  5月25日,国资委发布《2015年度指导监督地方国资工作计划》,称今年将指导地方国资委研究制订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试点的管理办法,规范开展员工持股试点工作。市场人士表示,在民资持股国企股份的导向下,致力于投资平台运营的地方员工持股计划类上市公司有望成为国企市值管理取向上的又一投资风口。

  员工持股计划此前一度处于搁置和暂停状态。去年6月,《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发布,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的重提。对此,信达证券表示,在目前国企改革的大潮中,员工持股计划可以认为是大股东对业绩硬性或潜在的诉求与持股员工对股价诉求对赌的结果,由于该计划最终由大股东自主选择得到,故有望在未来公司的业绩与股价间形成良性互动,为随后的市值管理提供正向推动。

  而且,由于国企推行员工持股计划一般会与国企改革整体步伐保持一致,在国企改革预期的叠加下,更易于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从目前来看,能够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对象也主要限定于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公司及子公司业务技术骨干等,人数和执行期限亦多有锁定。该类参与人群有习惯于与私募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机构合作的特点,随后股价获得上涨推升原动力为大概率。

  员工持股计划银行优势明显

  从目前来看,已发布员工持股计划的金改阶段的银行类有明显优势。今年4月,招商银行公告,董事会已通过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将通过广发原驰招商银行1号定向资产管理计划以非公开发行A股股份的方式实施(拟募资不超过60亿元人民币)。这一公告预示该行员工持股计划已进入实际实施阶段。作为首家破冰员工持股计划并进入实质性阶段的国企控股银行,如能在后续操作中通过捆绑员工利益和良性激励的带动,将对公司形成持续性利好。

  从目前央行和相关管理层的表态来看,银行业的混业经营是金融业改革的必经之路。继今年年初部分商业银行已铺开金改之路进行业务拆分后,本次招商银行的员工持股计划有望成为后续国有银行进一步实施金改的一大参照。作为国企改革和经济转型的有力保障力量,目前国有银行还肩负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宽信用的历史使命,在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的同时,从央行层面获得更多的创新型业务和改革红利类盈利空间的机会将大大增加,同类改革预期类上市国资银行如民生银行等可重点关注。

  除银行外,员工持股计划发布集中的传统型实业企业中中小市值、涨幅较小且位于地方平台债多发地(如广东、上海)和国企改革先行先试优势所在地者(如北京)者亦有集中表现优势(见附表)。根据证监会此前发布的有关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中对于所需股票可从二级市场购买,也可以来自回购、股东赠予及非公开发行等的规定,国企资源丰富的上述区域以及浙江、山东等地也可关注“地图效应”的可能。相关个股如广弘控股、珠江实业、佛塑科技、广州友谊、广州浪奇、江淮汽车、伊利股份等。

  去产能化国企整合再开启

  继去年央企第一批试点对产能过剩行业进行资产整合试点后,该模式和方案渐成同类型国企争相效仿的圭臬。就在本周,武钢股份对外透露称,工信部日前已主导出台了行业2015年至2017年发展纲要,围绕化解产能过剩的问题,要求加大整合力度提高行业的集中度,将支持成立两到三家年产能5000万吨到1亿吨的大企业。同行业公司之间的重组将得到支持。不过,武钢同时提到目前暂未得到更具体的指示。

  针对武钢提到的同行业公司间重组会得到支持的信息,此前市场多有传言的宝钢与武钢合并案或将再次被关注。另外,市场层面的公开信息显示,2013年以来,宝钢两位以上的高管被调任武钢、五矿等钢铁及冶金巨头担纲重任,不排除会与武钢提到的行业整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由于宝钢还拥有八一钢铁、宝信软件、韶钢松山等多重金融投资、煤化工和技术类资源和平台,未来发动同业兼并重组或依托旗下平台进行多层级并购的可能均不小。

  针对市场的猜测,武钢表示,预计一两个月内,国资委会下发一揽子的国企改革方案文件,届时公司将遵照执行。作为快速去产能化的重要手段,同类国企的并购案在国家出海战略的加速下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也有着非同一般紧迫的要求。除了武钢股份、宝钢股份外,其他大型钢铁、煤炭、有色、水泥、稀土类存在强烈去产能化预期的国企应重点留意。特别是有色类,在美元不断上行的过程中,板块内个股却异动和脉冲式表现明显,显然不完全为正常性表现,就此前有色央企频发的整合类传闻,中核集团(东方锆业)、云铜集团(云南铜业)、中色东方储(东方钽业)等可适度关注有无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消息。

1.《国企改革受益股 国企改革大事伴生新机遇 受益股》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国企改革受益股 国企改革大事伴生新机遇 受益股》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344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