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羊毛出在羊身上。随着通货膨胀,人民币越来越不值钱的前提下,不少消费者心态悄然起来变化,想通过理财险来抵御此类风险,殊不知,理财型的套路很多,那么,保险公司理财险陷阱有哪些呢,今日,为了防止消费者“中招”,小编收集了一些资料,以供大家参考保。

陷阱一:保费高、期限长

要问保险公司理财险陷阱有哪些,首当其冲的便是六个字“保费高、期限长”,这是目前理财型保险的通病,不仅仅需要提前支取高昂的保费,甚至缴费时间基本是十年或二十年,而在缴纳保费的年岁中,变更保单的时间屡屡发生,很容易就掉入了这样的圈套。

陷阱二:实际结算利率和最低利率傻傻分不清楚

经常会看见某些年金产品在做产品利益演示的时候,预期收益大的惊人。不过据悉,目前国内市场上的万能险,保证最低预期收益率一般为2.5%,有些产品会高一点,到3%,也有的会低一点,大约1.75%。市场上万能险的实际结算利率均不相同,一般在4.5%-5.5%。有的比较低,3.5%,有的产品能做到6%,甚至更高。

陷阱三:投保人与被保险人混淆

这是投保人因为失误而造成的,许多投保者想为家庭购买保单,其结果往往被投保人成了自己,造成了一系列的麻烦,因为变更需要额外的费用。

1.《保险理财陷阱 保险公司理财险陷阱有哪些 消费者是否被套路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保险理财陷阱 保险公司理财险陷阱有哪些 消费者是否被套路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350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