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成熟市场中组合投资及被动投资理念为投资者所广泛接受,指数化产品开始迅速发展。指数化产品的交易方式主要有程序化交易、指数基金及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而ETF的诞生,正是这些相关产品优胜劣汰的一个结果。

  市场资金结构的变化、市场有效性的提高、投资需求的多元化、衍生产品的发展,使得组合投资逐渐成为成熟市场的绝对主流投资模式,对程序化交易的需求应运而生。程序化交易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的安全性,简化了交易程序。尤其是指数套利,既为短线交易者提供了短期炒作获利的机会,也为其他投资者提供了管理头寸、规避风险等手段;同时,还活跃了市场,增加了交易量和市场流动性。

  1987年美国股市暴跌使得机构投资者对“能够提供避险功能的产品”的需求上升,一篮子股票交易(exchange-traded basket se-curity)在市场上成为一种受欢迎的交易方式,同时也出现了对更高形式的组合避险产品的需求。LOR公司针对市场上现有产品的缺陷以及潜在的需求,设计出一种比原有的产品更有优势的金融产品SuperTrust,即所谓的超级信托基金。超级信托基金进而演化成指数信托超级单位(Index Trust Super Unit)。但是由于它结构过于复杂、管制受限过多,同时与指数期权相比在功能上没有优势,不得不于1996年终止。但这样的一个演变过程,为ETF的诞生及发展奠定了法规以及操作上的相应基础。

  世界第一支ETF为加拿大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于1989年发行的TIPS,1993年美国证券交易所的子公司PDR Services LLC发起设立了美国第一支ETF——标准普尔指数存托凭证,简称SPDR.SPDR至今仍为全球最大的ETF,规模近550亿美元。ETF自出现后经过大约3—5年左右,由于迎合了投资发展的需求,呈现出迅猛增长。从1993年到今年上半年的不到13年的时间内,全球ETF资产的规模从8亿美元,增长到高达近4900亿美元,数量由3支增长到近600支。ETF成为近10年以来全球增长最快的金融产品,涵盖的范围也从股票延伸到债券甚至商品等越来越广泛的领域,可以预期其仍将继续这种发展势头。

  境内自2004年推出第一支ETF——上证50ETF后,又陆续发行了另外3支ETF.目前,因受配套制度的限制,境内的ETF产品仍处于导入期。与境外同类产品的广泛应用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然而,境内的证券市场的发展十分迅速,而投资机构在投资与避险上的需求也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同时,境内证券市场对金融创新和市场开放坚定不移的推动,将不断完善ETF进一步发展的市场环境。因此有理由相信,境内的ETF必然会像它在境外成熟市场中一样,迅速地发展壮大,成为证券市场的核心产品之一。

1.《交易所交易基金 交易所交易基金的发展历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交易所交易基金 交易所交易基金的发展历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364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