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章鱼
《茶馆》由何群执导,叶广芩、杨国强编剧,陈国保主演,是老舍同名经典话剧的成功改编。
原剧本中《茶馆》分为三幕。第一幕讲述了英法火烧圆明园后清政府岌岌可危的时候;第二幕讲述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与军阀混战;第三幕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和美国士兵在街头横冲直撞的时期。
虽然时间跨度超过四十年,但故事的地点完全集中在鱼台茶馆。
把一个只有三个场景,单个场景的剧本改编成39集的剧集,内容和体积都要扩大,人物也要加进去换进去,场景转换需要加入新鲜的内容,值得后世影视工作者学习。
笔者在重新梳理了陈的《茶馆》之后,总结出其成功的经典改编,首先体现在人物塑造上,有增有减。
在原著中,由于内容和篇幅的限制,很多东西无法直观的表达出来,只能通过人物的台词来解释。电视剧里要完成人物的行动线索和前因后果,所以要加很多情节。
此外,电视剧《茶馆》的两位编剧叶广岑和杨国强为了丰富主角,激发冲突,突出时代主题,也加入了一些次要角色辅助。
新剧观察将这些人物与原版本进行对比,对比电视剧版本中人物的变化。作为一部群体剧,人物的塑造非常重要,电视剧的改编既突出了原著的精神内核,又在创新上做出了大胆的尝试。
王利发、明师和王树芬:老式的市民形象
王利发的人物形象没有太大变化。他是贯穿全剧的一个人物,在原剧本中有非常深刻的描写,而电视剧版的王利发则被改编得更加丰满。
王利发作为茶馆的店主,不得不两面讨好,大家都说好话。在剧本的第一幕,他解释说“在街上谋生很重要。”。
这个性格也贯穿始终。王利发向大家鞠躬致意。他似乎是一个被动的诺诺。他表面上是茶馆老板,是剥削者,但实际上在这个“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的社会里,他是夹在中间的“小鱼”。他是晚清派出所里的官员和警察惹不起的。他不仅被这些人剥削,还经常被社会上的黑势力欺负。
刘麻子和唐铁嘴,作为恨得牙痒痒的社会蛀虫,一辈子都在王利发的茶馆里喝茶,一辈子都赊账。他们至死都没有还钱。但在电视剧中,王利发的形象得到了丰富。他虽然胆小,但足够聪明,有情商。第一集是电视剧里加的情节,足以展现王利发的精明个性。
刘从盗墓贼手里拿到一块祖母绿板纸,政府正在追查。于是他请唐铁嘴帮他转手。为了避免追查,唐铁嘴让王利发帮他保管。可见王利发在唐铁嘴眼里一直是老实人,只能被自己欺负,不能反过来欺骗自己。
但事发后,王利发以唐铁嘴退茶钱为由扣留了翡翠扳指。这件事过了几集,还是没有解决,最后王利发乖乖地还给吴祥子和宋恩子。
最后王利发的“毁灭”也换了。原剧中,王利发上吊,通过小刘马子的口说,因为小刘马子和沈导演想霸占这个茶馆。为了和茶馆一起生存,王利发被这些势力逼死。
很明显,电视剧的结尾版本改动更厉害。小刘麻子和沈导演到来的前一天晚上,王利发点燃了秦和昌之前留下的纸钱,自己和茶馆都葬身火海,更有“共同生存”的意义。
明主是变化最大的一个人,因为他在原著中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只是第三幕只有几行,但在电视剧中,他在茶馆从兴盛到衰落的转折时期起到了关键作用,代表了北京市民的正直和正直。
电视剧里明爷给茶馆做了腐肉面,宫廷厨师的手艺却因为义而留在茶馆里。后来,由于茶馆的衰落,王掌柜的家庭入不敷出,所以他提出辞职,后来在王掌柜需要时回来帮忙。他的造型是典型北方人勇敢性格的代表。
王利发妻子的角色王树芬只出现在剧本的第二幕,但在电视剧《茶馆》中,它贯穿了30多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她和王利发都是封建包办婚姻的受害者,但她比王利发更开明,成为王利发得力的内部司库。最后,她死在了一辆美军士兵的车下,这也是电视剧的独特创作。老舍的剧本并没有说明她的命运。
刘马子和唐铁嘴:旧社会的虫子,作恶多端
刘马子和唐铁嘴是《茶馆》里最好的反派之一。但在老舍的原著中,对他们的“恶”是有同情的,并没有写到极致。
“恶”是遗传的。因为剧本跨度超过40年,在刘马子和唐铁嘴下线的时候,刘马子和小唐铁嘴继承父业,继续作恶。大家都叫他们“缺德”,连靠着刘马子吃饭的小丁宝也叫他“缺德”,但真的没人能跟他们打。当年,似乎只有恶人才能过得好。
至于刘马子和唐铁嘴的结局,原著处理的比较草率,因为作为一部只有一个场景的剧,对人物结局的解释不会特别全面,但是电视剧需要填充人物的线索。
第二幕结尾,原著中提到刘马子在茶馆里被砍头逃兵。但是在电视剧里,这一幕移到了德胜门外城墙的根部,在空之间变得更加宏大。刘麻子被拖到街上砍头的那一幕也是目测拍摄的,表现了这个人物的悲情。
汤铁嘴之死,原著中没有交代。他好像和刘麻子一起下线了。但在电视剧里,两个人的死亡时间虽然很相似,却分别展现了各自的结局。唐铁嘴发现了宋恩子和吴祥子陷害刘麻子的秘密,然后把这个秘密告诉了王利发。不过聪明的王利发还是设法把自己撇清了,把唐铁嘴知道这个秘密的消息告诉了宋恩子和吴祥子,但他被灭口了。
电视剧里的王利发更主观,更主动,而唐铁嘴和刘马子的悲剧则是因为作恶太多而遭报应。
后来小刘麻子和唐笑铁嘴上线后,也做了和老一辈一样的事情。小刘麻子拐卖妇女,连灵儿都比兰厉害,就勾搭上了沈导演,想私拿老鱼台。小唐铁嘴在原著中笔墨很少,但在电视剧中却扮演着小刘麻子一样的角色。
他成了小刘麻子运势的竞争对手,使得剧集更加戏剧化。可惜电视剧《茶馆》也没有说明他们的命运,反而以老鱼台和王利发的毁灭而告终,难免让观众更加难过。
张秀英和张春和的兄妹:被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摧毁的好人的代表
张秀英和张春和是电视剧中虚构的人物,但他们的存在是绝对必要的。
张秀英有两个主要职能。第一,作为王利发感情线的补充,她是王利发的邻居,和王利发一直处于暧昧状态,但是因为大姨妈的原因,她逼着王利发嫁给了王树芬。
王利发正是因为遗憾不能嫁给心爱的人,才格外支持青年学生的自由恋爱。大栓子爱上第二个女孩的时候,主动去撮合。不幸的是,第二个女孩的家庭是一个势利眼,不仅拒绝了可怜的王掌柜,而且还把女孩卖给了两个逃兵作为他的妻子,这最终导致了女孩的自杀,她自己的家庭没有得到任何好处。
另一个戏剧性的效果与马有关。马吴冶是个胸前有十字架的外国人,但他是个假基督徒。八国联军进入北平时,因为脖子上的十字架救了他一命,但暗地里留下一个大妈和一个右大妈,甚至和外国人合伙在海外拐卖中国妇女当妓女。
张秀英深受其害。他以为自己要当裁缝,结果被外国人给搞糟了。最后在什刹海自杀。这件事也引起了王利发的心灵震撼。同时,这位剧作家把张秀英描绘成一个受帝国主义迫害的公民代表。
张秀英的弟弟张春和在清政府被义和团斩首,但张春和显然是被陷害的。在监狱里,他要求即将出狱的宋先生和张先生把铜币带给他的妹妹。从真实供词的台词可以看出,张春和莫名其妙地带着一个假名。
他的死受到了封建势力的迫害,所以他是被封建势力摧残的好公民的代表。张的兄妹二人在他的剧作中所起的戏剧作用,反映了当时黑暗的旧社会对良民的压迫和摧残。
王二真、秦立民、常锡圭、康大力:代表新兴左翼进步势力
其实原著里描写的只有小刘妈子、铁嘴、王大栓、康大力,电视剧里却有王二川、秦立民、常喜贵。
康大力和康是一条船上的人。他们被卖给庞太监作为家庭成员。在话剧《茶馆》的第一幕中,康被刘麻子卖了。但是为了扩大剧情,电视剧版发生在十集之后。
原著中康大力被卖的时候才一岁多,用康的一句台词来解释,但是电视剧演的不好,既表现了康大力被卖的过程,又把康大力被卖的年龄改成了七八岁。与此同时,庞太监大摆宴席,凸显了他的虚荣心、排场和对宦官地位的关心。但刘马子卖康大力的过程,加重了刘马子的丑恶。
在原著中,王掌柜只有一个儿子王大栓,但在电视剧中,他加入了第二个儿子王二栓。他总是不遵守纪律,让王掌柜和他的妻子头疼。然而抗日战争爆发,他不辞而别,前往西山入党。
常四爷的儿子常喜贵,一直心地善良,学武,为他后来参军做好了准备。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们很少出现,但只有几个镜头已经说明了几个人的身份——变成地下党员,在北平负责情报工作。
抗战前的工人阶级代表秦立民反对资本家秦先生。电视剧剧本的高级特征是从父亲和母亲的冲突扩展到工人之间的冲突,非常适合时代背景。
后来,秦立民又出现在北平,但改名,成为国民军政府领导人。显然,他也是一个渗透者,通过宋大师孤儿的第二场演出传递信息。电视剧里也有对二秀和秦立民感情线的简单描述。
秦立民、康大力、二栓、常锡圭是左翼进步势力的代表。就像王利发和秦、昌在一起时说的那样:“孩子干大事,比我们有出息。”这条线意味着新生力量将取代旧力量,为悲剧剧本增添一丝希望。
宋叶儿、秀岑、二秀姐弟:前清遗老
宋先生和张先生是好朋友。两者都是条幅,象征着晚清势力的残余,但并没有做什么有害的事。
宋先生和常先生是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宋先生应该更懒一点,做点皇室的通病——天天逗黄鸟蛐蛐,好面!
即使在战火纷飞、饥肠辘辘的年代,宋先生仍然没有忘记他那只衣衫褴褛的小黄鸟。“饿了也不能饿死一只小黄鸟,因为它体面。”。他的下线在老舍剧本里是邋遢的,但是电视剧一定要解释清楚。正是因为宋先生懒惰、不学无术、不露脸的性格,他宁愿卖掉祖屋,也不愿卖蟋蟀。结果,他被骗走了钱,最后饿死在康上。
临死前,他仍然高高举起他的小黄鸟,最后因为没有力气而闭上了眼睛。他死后连去参加葬礼的钱都没有,却经常给他买四块钱的棺材。
秀岑和二秀都是宋先生的孩子,也有大戏。这些人在老舍的剧作里没有交代,只是电视剧里新加的。
大秀和二秀有着同样的戏剧作用,所以二秀和秀岑长大后就撮合她嫁到上海,再也没有回来。电视剧里有一个场景,二秀和爸爸去火车站接姐姐。那一幕,大秀没有回来,反而突出了两个功能。第一,让刚回国的二秀和秦立民想看看,为感情铺路;二是说明大戏的去向。
二秀和秀岑姐妹也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作为女性,二秀更加活跃,最终帮助共产党传递情报。
秀岑和宋一样堕落。她喜欢唱戏,是个娘娘腔,想成为名人,但对自己缺乏准确的定位。他一直有投机心理,结果被导演的小妾勾引,被导演抓到床上强奸,腿骨折被打个半死。
剧中这位妃子是萧的母亲,但在老舍的剧中,她并没有过多地说明萧的家庭背景,但为了使人物更加丰满,电视剧的编剧们都做出了非常大胆的设想,但总的来说,也很有道理。
秀岑永远是个买不起的阿斗。每天只说不拖累妹妹,却找不到事情做。他是宋血脉的延续,也代表着封建旧民的残余和悲惨命运。
以上例子只是电视剧改编中有代表性的人物。从人物的改编可以看出,电视剧赋予了《茶馆》更丰满的主题。它的改编实践和对经典作品的诠释值得反复学习和研究!
募捐
1.《电视剧茶馆 解析电视剧赋予了《茶馆》怎样丰满的主题意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电视剧茶馆 解析电视剧赋予了《茶馆》怎样丰满的主题意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673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