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票在旅途。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

2004年到了河南洛阳关林,2010重到故地。

2004年9月 河南洛阳关林 门票20元

在中国古代,只有圣人的葬地才能称为“林”。有孔林,在山东曲阜,是孔子及其后人的家族墓地;还有关林,在河南洛阳的关林镇,是关羽的集祠庙(前)和墓冢(后)“庙、林”合一的祭祀场所。孔子是文圣人;明清时期,关羽被朝廷敕封为“武圣人”。关帝庙遍布全国各地,庙、冢、林三祀合一的关林在其中有独特的地位。

关羽(?-220年),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中国第一关帝庙就在那里(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

看三国故事都知道,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被东吴所擒。孙权担心刘备复仇,将关羽首级献给了远在洛阳的曹操。曹操不肯中计,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厚葬羽首于洛阳城南(今关林镇)。后孙权以侯礼葬其身于湖北当阳。这就是民间常说的关公“头定洛阳,身困当阳”。

千秋鉴

也称戏楼、舞楼,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位于关林南部广场上,坐南朝北,是祭祀关羽时献戏的舞台。过去祭祀关公,要在农历正月十三、五月十三、九月十三唱大戏,《走麦城》是不能在这里唱的。名义上是给关公唱戏,中国人从来就是名义上娱神实则也是娱己。

“中央宛在”背后的土圆丘,就是传说中的关羽墓塚。

关公信俗

关公信俗是民间信仰关公的各种习俗的统称,它是一种传统信仰文化,有一个形成过程。

关羽死后的数百年间,人们赞美关羽的勇猛仁义,也批评他的骄傲自大,有褒有贬,民间信俗并未形成。

隋唐时期,集“忠义仁勇”等优秀品质于一身的关羽开始被人们神化,关公信俗开始产生。这是一种社会需要,也是统治阶级的需要。到宋元时期关公信俗大发展,祭祀关公香火兴盛。明清时期是关公信俗的鼎盛时期,祭祀关公成为定制,成为大型的国家祭祀活动。随着华人的传播,关公信俗传遍世界。

1994年,洛阳关林恢复了明、清秋季祭拜武圣关公大典仪式,并发展为中国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确定每年9月25日为大典之日。2008年由山西运城市、河南洛阳市联合申报“关公信俗”,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Tips:从市内乘公交到关林镇即可。

更多内容

微信公众号:票在旅途

今日头条:票在旅途

新浪微博:票在旅途

1.《千年关林庙——洛阳关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千年关林庙——洛阳关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6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