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灯历史悠久。它曾经是富裕家庭的照明工具和民间舞龙灯。然而,随着时代的流逝,羊角灯的生产技术几乎已经失传。《北京晨报》报道说,紫禁城里唯一的一对羊角灯不能由工匠修复。
然而,在诸暨市大唐镇鲁健村,却有一位羊角灯生产的传人——张芳泉。为了保存这一古老的工艺,已经30多年不做灯饰的张芳泉最近开了一家羊角灯,希望能找到一个继承人。
羊角灯薄如几毫米,被用于照明和舞龙
9月1日,记者在张芳泉家看到一辆洋红色的羊角灯。我看到这个灯的灯罩几乎和指甲一样粗,没有接缝,很精致。点燃蜡烛,灯光明亮而美丽。
“这个是我18岁的时候做的,灯罩上全是角。”51岁的张芳泉(音译)说,这个直径超过10厘米的羊角灯至少需要5公斤的羊角才能造出来。“而且牛角一定要选,杂质太多。”
据了解,颜色越白,角越大,羊角灯就越好看,像故宫这样的羊角灯就是上品。但是,劣质的牛角也可以经过一系列的技术处理做成羊角灯。
“先将牛角切片,然后用烧红的烙铁将切片粘合在一起,将椭圆形熨平。”根据张方泉的说法,羊角灯只能通过锯、冲、刨、夹、刮、烫和搓来制作,这至少需要30个小时。
用这种方法制造的羊角灯不仅漂亮,而且轻便、阻燃、防风、可修复。过去,大家庭经常使用羊角灯照明。农历正月十五,诸暨各村的村民也会集资购买羊角灯舞龙。
张方泉,四代单传之匠,愿教外人
其实诸暨能做羊角灯的人很少,张芳泉家也是单传四代,只传其子不传外人。“羊角灯供应短缺,村庄经常因为买灯而发生冲突。”张方泉回忆道。
因为订单太多,张芳泉从十三岁开始帮父亲做灯。从做家务开始,张芳泉慢慢学会了全套手艺。18岁时,他独立创作了一部美丽的羊角灯。
虽然是家族唯一的传人,但张方泉并没有以此为业。20多岁时,在诸暨市大唐派出所工作了13年。后来,他在鲁健村当村干部。经过仔细计算,张芳泉已经30多年没有当羊角灯了。
然而,张方泉仍然保留着祖先传下来的制作羊角灯的工具。今年,张方泉的羊角灯制作技术被列入诸暨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促使他再次创办了羊角灯。
“不是为了赚钱,只是为了保存这个技能。”张方泉说,如果有人真心想学这门手艺,可以打破祖传制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丢了,那就太可惜了!。"
羊角灯的生产依赖于一只手和多个步骤的炉子
在张芳泉家里,记者看到了制作羊角灯的全套工具。有钳子,锤子,刮刀等等,看起来都很独特。其中一个大钳子,类似爪形,重近10斤,非常显眼。
"这把钳子经过火加热后可以粘在羊角面包上."张方泉说,在羊角灯的生产中,不使用粘合剂等其他东西,这取决于一双手和工具。借的唯一外力就是火。"许多工具在使用前需要用火加热."
据了解,张芳泉制作羊角灯的步骤大致如下:
选择大而白的细羊角,切成两半,放在两个热铁板之间,放在架子上,架子和贴片之间放上木头,敲打至铁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直至羊角变平,然后“趁热打铁”,刨成薄而透明。
用加热的钳子将刨好的板材一块一块地夹在一起,然后将重叠的部分刮薄。接下来,用工具把你要做的灯的形状熨平,一个一个拼接。
然后是“擦”,也就是俗话说的打磨,直到羊角灯雕刻精美,看不到接缝。
最后一步是着色,通常是喜庆的品红色,这样一盏灯就完成了。
1.《四代单传是什么 羊角灯制作工艺近乎失传 四代单传艺人想找传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四代单传是什么 羊角灯制作工艺近乎失传 四代单传艺人想找传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709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