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CPI同比上涨4.9%。其中,3月份CPI同比上涨4.3%,涨幅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这是CPI同比涨幅连续两个月收窄,并回落到5%以内。专家表示,随着疫情影响减弱,稳定物价有利因素将明显增多,下半年CPI同比增速有望持续回落,全年CPI将呈现“前高后低”运行态势,从而为逆周期宏观政策调控释放了空间。

  4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0年3月份全国CPI和PPI数据。3月份,CPI同比上涨4.3%,涨幅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PPI同比下降1.5%,降幅比上月扩大1.1个百分点。

  专家表示,3月份我国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复工复产逐步加快,保供稳价措施持续加力,有力推动了物价水平保持总体平稳。进入二季度后,随着疫情影响减弱,稳定物价总水平的有利因素将明显增多,做好包括肉类、鲜菜等在内的重点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仍然是重中之重。

  CPI同比涨幅明显回落

  3月份,CPI同比上涨4.3%,涨幅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这是CPI同比涨幅连续两个月收窄,并回落到5%以内。今年一季度,CPI同比上涨4.9%。

  “总的来看,一季度CPI同比涨幅控制在5%以内,物价水平在预期波动范围之内,并呈现逐月下降态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郭丽岩分析说,在3月份CPI同比涨幅中,新涨价因素为1个百分点,比上月回落了1.3个百分点;去年物价变动的翘尾因素为3.3个百分点,对当月同比涨幅贡献约为77%。

  “3月份,复工复产逐步加快,交通物流逐渐恢复,保供稳价措施持续加力。”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说,在4.3%的CPI同比涨幅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8.3%,涨幅回落3.6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3.70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57个百分点。

  在食品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16.4%,涨幅回落18.8个百分点;牛肉、羊肉、鸡肉和鸭肉价格涨幅在10.7%至21.7%之间;鲜菜价格由上月上涨转为下降0.1%;鲜果价格下降6.1%,降幅扩大0.5个百分点。在非食品中,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价格分别同比上涨2.5%和2.2%,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3.8%。

  3月份,农村CPI同比涨幅高于城市,主要原因是在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价格涨幅较高的食品比重较大。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处于温和区间。“整体来看,CPI运行中枢保持稳定,反映出当前经济总供给与总需求动态平衡的基本态势未变。”郭丽岩说。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表示,3月份以来复工复产步伐加快,物流运输逐渐恢复,运输成本下降以及供给恢复,促进主要食品和生活消费品供应改善。

  3月份,CPI由上月环比上涨0.8%转为下降1.2%。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4.3%转为下降3.8%,影响CPI下降约0.90个百分点,是带动CPI环比由涨转降的主要因素。非食品价格下降0.4%,降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32个百分点。

  董莉娟分析说,在食品中,粮油供应稳定,粮食价格持平,食用油价格下降0.1%;春季时令菜上市量增加,物流运输成本下降,鲜菜价格下降12.2%;随着生猪调运逐步畅通、屠宰企业复工复产、各地陆续加大了储备肉投放力度,猪肉价格下降6.9%;由于市场供应充足,鸡蛋、水产品和鲜果价格分别下降5.1%、3.5%和0.2%。非食品中,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下降9.7%、10.5%和4.3%;疫情期间出行大幅减少,飞机票价格下降28.5%。

1.《3月cpi 3月份cpi同比上涨 CPI同比涨幅明显回落》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3月cpi 3月份cpi同比上涨 CPI同比涨幅明显回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74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