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信息

安徽中医药高等 安徽中医药大学校长彭代银:与西方医学发源地合建中医中心

▲安徽中医药大学校长彭代银

在“双一流”建设热潮中,彭代银对如何把中医药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有自己的思考:一方面,中医药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瑰宝,其独特性意味着中医药大学和学科必须是世界一流的,但需要进一步提升各自的特色和人才培养、卫生服务和科技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中医药大学的“世界一流”并不是自封的一流,而是必须上升到提高全人类健康素质的宏伟命题,才能获得国际认可。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女士从中医古籍中获得提取青蒿素的灵感,拯救了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就是一个典范和榜样。

▲图片来源:安徽中医药大学官网

关于中医药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的思考

2019年4月2日上午,安徽中医药大学校长彭代银接到中国驻希腊大使馆新退休文化参赞的电话,两人就在希腊建立当地中医药中心一事进行了沟通。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摇篮,也是西医的发源地。希腊也是第一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备忘录”的西方发达国家。在这里建设一个代表中国国学精髓的中医医疗中心,既能提升中医在世界的影响力,又能辅助国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在“双一流”建设的热潮中,一所中医药大学如何才能成为“世界一流”?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协会中医药教育研究会会长彭代银有自己的想法:一方面,中医药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瑰宝,其独特性意味着中国的中医药大学和学科一定是世界一流的,但需要进一步提升各自的特色和人才培养、卫生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中医药大学的“世界一流”并不是自封的一流,而是必须上升到提高全人类健康素质的宏伟命题,才能获得国际认可。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女士从中医古籍中获得提取青蒿素的灵感,拯救了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就是一个典范和榜样。

具体到中医的发展,在彭代银看来,符合中医传承发展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师资队伍建设是两个核心问题,关系到中医经典学术的可持续传承,是中医学科建设的根本生命线。

西医和中医由于哲学体系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有很大的异同。西医强调还原论,注重对人体健康与疾病中可还原内容的研究,以理解“人体疾病”为目的,以“治疗已有疾病”为重点;中医讲究系统论,强调从整体上把握人的健康和疾病,旨在认识“病者”,尊重“防病”。

这种根本性的差异导致了培养模式的不同。中医强调家庭传承,老师传承,学校。很多中医家庭都是从小培养孩子的,互相教导,互相学习意义重大。从这个角度来看,西医人才培养的“流水线”模式不仅是中医人才培养的巨大进步,也不能完全照搬。

安徽是历史上名医辈出的地方,“南新安北华佗”的原始中医文化独树一帜。特别是起源于古徽州的新安医学,以其独特的地域特色、丰富的古籍文献、卓越的学术成就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独树一帜,为中医学术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安徽中医药大学如何继承和发展这一重要的区域性中医学术流派,值得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

研究中医高等教育30多年的彭代银对此表示担忧。他告诉我们,很多中医大师都去世了,如果没有很好的传承,会直接导致很多中医技能的丧失,这无疑是中医界的巨大损失,也是中国的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现代大学教育模式下实现名中医专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独特技能的代际传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安中医提出了“一体两翼”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教学改革要遵循中医教育规律,注重培养中医人才的继承能力和创新能力。

简单来说,高校的专业教育(大众教育)还是应该作为主要的教育。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校的考核情况,增加学习上有余力和特长的学生,培养人才,壮大“继承”和“创新”的翅膀。特别是在“传承翼”,学校从中医专家中选拔名师,组建骨干教师、研究生、本科生组成的梯队传承团队,开展医学教研一体化传承教育,建立相应的人才评价和绩效考核机制,让弟子安心学习传承,名师勤勤恳恳奉献一切。这样优秀的技能传承无疑可以达到几何放大的效果。从概率来看,经过“师徒”严格训练的“弟子”中,大师的可能性会更高。

解决中医药人才的传承和教育问题,关键是在传承中医药的基础上优化学科,建设师资队伍。

彭代银认为,中医和科学方法与最新科技的结合,是现代中医继承和发展的关键和巨大机遇。特别是他不同意现在中医无法考证的观点。同时,他认为现代生物、化学等技术并不是西医独有的。相反,这些才是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依然兴盛的根本原因。中医在不断吸收和利用各个时代新科技的过程中与时俱进。目前人工智能特别是大数据技术对病例的集中分析和分类,一定会有助于中医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因此,在今后的中医学科建设,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中,要高度重视交叉学科,注重以中医为基础的“中西医结合”、“现代科技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

在2017年公布的第一份“双一流”名单中,全国自主设立的24所中医药大学中有7所进入,这无疑是相对于“985”、“211”项目的重大进步,也让安中中医看到了更多自身发展的可能性。当然,相比“双一流”,他更希望安中医能先成为受人尊敬的大学。同时,彭代银也认为,中医药大学有着不同于其他大学的独特发展规律,将其评价体系与其他大学混为一谈是不科学的。他也希望国家能出台适合中医院校的相关扶持政策,推动中医这一国粹的进一步发展,为人类医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图片来源:安徽中医药大学官网

以下是采访记录-

王世鑫:安徽中医药大学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如何看待学校这几年的发展?

彭代银:安徽中医药大学作为安徽省唯一的中医药本科院校,是安徽省中医药高等教育、医疗、科研的中心和主要基地。其前身是1952年创办的安徽中医学校。1959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安徽中医学院。2011年,安徽省政府批准在安徽中医学院的基础上成立安徽中医学院。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校现在总占地面积1269.68亩,有四个校区:少泉湖、眉山路、石河路、六安路。

学校围绕特色、强化优势、提高质量,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现为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现代科技产业(安徽)基地、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国家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国家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自成立以来,培养了5万多名中医药专业人才和医药相关人才,近五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4%以上。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是全省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是全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三级甲等针灸专科医院,第三附属医院是全国第三批中西医结合重点建设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是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专科医院。

王世鑫:如何评价已经成为历史的“985”、“211”工程,中国“双一流”新型高等教育工程对安中医意味着什么?

彭代银:一方面,国家实施的“211工程”和“985工程”先后集中资源,率先突破和带动整体重点建设思路,迅速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奠定了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重点投入确实造成了地方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对于地方高校来说,投入有限,但要求基本一致,感觉压力很大。

“双一流”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在“双一流”建设的支撑下,中医药院校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我们可以借此机会,突出发展中医药的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的整体优势,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进一步加强中医药高等教育与中医药发展的内在联系,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

王世鑫:从去年开始,教育部就要求“本科导向”。我们在建设一流本科方面有哪些措施和规划?

彭代银:作为行业特色明显的中医药大学,建设一流本科,要抓住体制机制改革机遇,以精英人才培养为切入点,积极创新书院式教育模式,打造继承与创新、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一体两翼”本科中医药人才教育培养体系。通过中医人才“一体两翼”教育培养的不断实践,探索培养模式,帮助优秀学生提高中医学术传承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王世鑫:十八大以来,人才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我校在吸引人才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绩?

彭代银:赢人才赢天下。在当前“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大学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近年来,我校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训和评估的长效机制,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引进培训政策,建立了教师储备计划,不断加强人才资源的开发,构建了多元化的动态薪酬体系,加强了人才配套服务,为人才培养和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近年来,我校通过灵活、专职引进,引进学科带头人担任中医研究院各研究所所长,建立院士工作站,从国内外高校招聘优秀博士、博士后,初步形成了以院士、领军人才及其团队为主导,以省级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高水平人才队伍,人才工作初见成效。目前,我校拥有2名中医硕士、3名国家级名老中医、2名中医院校名师、36名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5名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选、28名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导师、11名省级中医带头人和数十名江淮省名老中医。同时还有一批皖江学者、青年皖江学者、安徽省解青、安徽省领军骨干人才、安徽省“专项扶持计划”等省级骨干人才。通过高层次人才的不断引进、培养和辐射,我校人才规模不断壮大,质量全面提高。

2019年,学校启动新一轮“人才换学校发展”工程,按照“以项目吸引人才,以事业留住人才”的思路,在学科平台、资金支持、团队建设、考察访问、服务保障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政策机制。专项政策支持,分级推进,重点培养,逐步形成“名师+团队”的建设模式,促进人才和学校的引进。

王世鑫: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作为中国主要的高层次人才平台,是国内外众多学者的聚集地。请借此机会代表安徽中医药大学向他们说几句话。

彭代银:希望有志于中医发展的海内外有识之士,加入到具有“北华佗、南新安”独特地域中医文化的安徽中医药大学,以致力于人类健康的信念和追求,参与传承和弘扬中医精髓的伟大事业。江淮之地“惠韵”值得一看,安中医热忱欢迎您的光临。

彭代银简介: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安徽中医药大学校长、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协会中医药教育研究会会长、教育部高等院校中医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从事高等中医药教育和科研30余年,致力于符合中医药特色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地方中医药院校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主持国家重点R&D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30余项省级项目,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7部,获得专利18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安徽省教学成果特别奖2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1项。(安徽中医药大学提供)

▲图片来源:安徽中医药大学官网

扩展阅读

中国科技大学黄芳:我们不挖人,只挖“坑”

谢红星:公平教育的理念应该成为教育者的信仰

安师范:双非师范大学及其40名洁清校友

1.《安徽中医药高等 安徽中医药大学校长彭代银:与西方医学发源地合建中医中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安徽中医药高等 安徽中医药大学校长彭代银:与西方医学发源地合建中医中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055539.html

上一篇

国庆阅兵观看指南 登上网络热搜了!

下一篇

祖国生日快乐 真相原来是这样!

安徽中学砸手机 事件的真相是什么?

安徽中学砸手机 事件的真相是什么?

10月14日,安徽省淮南市丰台古城中学公开砸学生手机,部分手机被砸冒烟。校长回应说,销毁的手机不到十部,学校已经提前和家长签订了协议,禁止手机进入校园,违反协议者将被销毁。...

小官巨贪!安徽一村书记18年内私吞1.5亿元

08年5月,据新闻报道,近日,电视剧《以人之名》继续走红,观众津津乐道反腐倡廉的剧情。尤其是前两集,一个导演短短四年受贿两亿多,震惊了观众。 虽然电视剧的剧情大多是虚拟的,但是淮北市烈山村曾经有一个“贪得无厌的村官”。检方...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2019年专升本招生计划表公布!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2019年专升本招生计划表公布!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今天公布了2019年招生计划,包括财务管理、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7个专业,共招生280人。  (具体招生计划以学院官方公布的招生章程为准) 今年2月27日,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发布了2019年拟招生考试大纲。...

安徽定远3.3级地震 过程真相详细揭秘!

安徽定远3.3级地震 过程真相详细揭秘!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确定,11月1日15时33分,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2米长蛇钻安徽幼儿园 消防官兵用水灌也无济于事

2米长蛇钻安徽幼儿园 消防官兵用水灌也无济于事

5月18日,一条2米长的蛇钻入安徽幼儿园,消防官兵倒水无济于事。在2米长的蛇钻幼儿园,防盗门脚有个小洞。蛇一进去就不出来了,消防官兵也不能用水灌。后来用撬棍和切割机把踏板踩断,最后把蛇拉了出来。消防官兵立即将蛇交给警方释...

安徽3死3伤杀人案 事件详情始末介绍!

安徽3死3伤杀人案 事件详情始末介绍!

本文图片均为微博@网络警察检查执法图11月13日,安徽省蚌埠市公安局内滩支队发布报警称,11月12日14时许,龙子湖区离娄乡曹巷村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经公安机关调查,该村村民陈杰涉嫌重大犯罪。目前,公安机关正在全力调查逮...

枫泾医院 【义诊预告】全国基层名老中医、首届金山区名医徐小云来张堰义诊啦~

  • 枫泾医院 【义诊预告】全国基层名老中医、首届金山区名医徐小云来张堰义诊啦~
  • 枫泾医院 【义诊预告】全国基层名老中医、首届金山区名医徐小云来张堰义诊啦~
  • 枫泾医院 【义诊预告】全国基层名老中医、首届金山区名医徐小云来张堰义诊啦~
安徽蚌埠突发大火 事情经过真相揭秘!

安徽蚌埠突发大火 事情经过真相揭秘!

11月15日,@蚌埠消防局发布通知。当天6点左右,安徽蚌埠新东安大酒店对面的门面房间起火。目前,明火已经熄灭。现场共搜救21人,有一人逃生时受伤,无生命危险。现场发生了多起爆炸,消防部门已经到达现场,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