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Momself(ID: momself)
01
经济学上有一个现象叫银行挤兑,就是说如果银行信用下降,有破产的传闻,就会有一大批人因为恐慌而涌向银行取钱。
但是,如果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不足以满足这么多人的需求,银行确实有可能陷入流动性危机,进而破产。
所以你可以看到恐慌的力量。
在我看来,整件事最奇怪的部分不是恐慌的破坏性。
但是局里的人会发现“恐慌”是合理的,而且必须如此:
我担心银行会破产。看,现在还没破产!
他们因为恐惧而创造恐惧的东西。
整件事没有“理性”的余地。
如果有理智的人,坚持:“这是不理智的恐惧,不要相信!”
可惜会被时代的车轮无情碾压。
历史会证明他是错的,虽然他是一个少有的理性人。
这是一件很荒谬的事情,但它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
没错,比如房价。
房价就是这么可笑的大写词。
国家大乱。打开电话,里面全是可怕的消息,起来,起来,起来!每个人都不能坐着不动。
我等不及要看了。
没有房子的人现在一定要买房!有小房子就换大的!非学区马上查询学区!没人想一个人。
没钱买房的人恐慌。
有点钱但不够买理想房子的人会恐慌。
首付很难拿够,拿不到头的人被压得慌。
买房被月供压垮的人恐慌。
有房不贷款好吗?也很恐慌。
只有一套房,好像赚了,钱不能落到自己手里,更何况更换难度越来越高。
我最讨厌的是,有几套房的人,资产几千万,不知道拿他们怎么办。
卖的早,怕赚的少。拿在手里就怕崩了。
所有人都惊慌失措。
大家在恐慌中的反应刺激了别人的恐慌。
恐慌导致房价飙升。如果你不恐慌,你将遭受最后的损失。
恐慌就这样成为了一种“理性”的存在。
02
因为恐慌,我们会做很多不必要的事情,直到把想象变成现实。
我们会在不需要的时候囤积食物(直到货架1 空),也会在已经很累的夜晚(直到天都亮了)与失眠做斗争,会一遍又一遍的担心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直到时间浪费),也会一遍又一遍的发脾气确认恋人是否还爱自己(直到对方最后厌烦)。
最后,我想说一个可能比房价影响更大的恐慌。
这种恐慌正在逐渐发酵,其破坏力已经初具规模。
目前规模不足为奇,但压力越来越大。
迟早会在你之后形成军备竞赛,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快,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超过临界值。
这是我们对下一代教育的投资和期望。
我先说几个我见过的现象:
我在一所不错的大学当老师,现在接触到的学生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比我十几年前上大学的时候要多得多。
他们刚进入大学时,对某些知识和技能(如英语、奥运会、IT、金融知识)的掌握程度比十年前的学生要高。
当然,他们花在娱乐和休闲上的时间要少得多。
他们在时间分配上严格使用二分法:“做生意”时间和“浪费”时间。
后者的内涵因人而异,一般包括发呆、看电影电视剧、部分运动、读书,以及一切没有实际目的的社交活动(有时包括睡觉)。
无论他们实际分配给后者的比例有多大(出于压力,有时往往更大),在主观意愿上都是极度排斥的,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导致被抛弃。
在这个过程中,最困扰他们的是对“父母”强烈的负罪感(即使父母就在身边,劝孩子减轻一些压力)。
总的来说,他们的幸福感比十年前的学生低。
同时,作为一个幼儿园中产阶级孩子的家长,我开始感受到从小到大不断上升的压力。靠近重点小学的朋友受到热烈追捧。第一次听说“连接年轻和年轻”的辅导班。
网上贴出“海淀区家长每年花20万给孩子报课外班”的帖子。
《小别离》一炮而红,全民讨论未成年孩子出国上学。
一个在幼儿园当老师的朋友得知我女儿快五岁了,不会写阿拉伯数字,也不会拼英语。她一本正经地警告我,我小学跟不上她。
“很多老师上课不教的东西,默认的孩子早就做了。”这位朋友还说,她家孩子小学四年级会播放没有字幕的英文动画,有同学在看英文原版哈利波特。
“如果你的孩子在二三线城市受教育,他会忘记的。
如果你的孩子在北京受教育但没有在最好的学校,那就别想了。
如果你的孩子在北京的好学校,但是你没有把他们培养好…
想想吧!未来的社会是残酷的!"
女儿兴趣班同学的家长看着我像个怪物:“不考等级?你家孩子不考?”
03
我的另一个朋友今天打电话给我询问学区的住房。
这位朋友有北京户口,有学区,但不是重点小学。
他认为他所在地区的教育质量不好。
他的原话是“绝望”。我问他“绝望的方法是什么?”他说:“孩子的出路。”等等等等。
我相信我不是唯一感受到这些现象的人。
而且每个人都隐约闻到了一股危险的味道。
大约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全国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减负”运动。最后是雷声大雨点小。
当时有人说:“减轻负担需要一代人的观念进步。”。
现在一代人过去了,这一代人的书包比我们的还重。
想法?大家都在进步。但是概念上的进步根本不是关键。
你很酷。你让你的孩子置身事外?当然可以。
就像你可以坚持不买房一样。
你站着不动,别人离开你往前冲。
直到某一刻,你终于受不了了:“就算我能忍,孩子也一直被当做鹤的尾巴。他愿意承受吗?”
我认识很多曾经很酷的年轻人朋友,声称:“如果我想生孩子,我一定不会逼他去清华北大。北大老子去过,也没啥意思。”
现在他们还咬着牙给孩子报兴趣班。他们还是很酷的人,但是谁敢拿孩子冒险呢?
整个社会笼罩着一种不安全感的气氛,一切都是先有风。
到处鼓吹阶级固化,鼓吹学会改变命运。
你知道奥数的知识对孩子的人生价值不大。问题是只有最后几张票。如果你不学习,别人会超过你。
所谓的军备竞赛,本质上是一场囚徒的游戏。
大家都在游戏里,脱不开身。
如果你不超重,别人会踩你。
一旦涨价,就会给恐慌火上浇油。
对于房价,人们总有避免恐慌的底线,因为大不了就是一套房,放弃了就放弃了。
但是有孩子的人,谁能眼睁睁看着孩子不理他们呢?房子一旦到手,心理上可以远离恐慌。
但是孩子教育的终点在哪里呢?闯入重点小学后能不恐慌吗?初中呢?高中呢?
孩子的痛苦才刚刚开始。
04
我们可能正在目睹这种恐慌的循环。
一线城市发酵,慢慢蔓延到全国。
最后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像房价一样升级到骇人听闻的程度?会在多大程度上破坏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幸福?有一天会停止吗?怎么停下来?
理性的话,大家都会说,以后的后果可见一斑。
但毕竟大家都比不上金庸小说里的人,喊着“一、二、三”,同时叫停。
在这场逐渐的风暴中,每个人都是他人的受害者。
你能逃脱这种恐慌的循环吗?不只是简单的退出。
撤,恐慌还在。
就像有些人把北京的房子卖了,搬到了大理,也难逃房价上涨带来的损失。除非这些人一开始就承认:“我不干了”,从根本上断绝他们的烦恼。
我这辈子都不会买房子,不然我的孩子就是不和别人竞争。我可以平静地接受所有的结果,永远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只有少数人有如此大的专注力,如此大的觉悟,或者在其他领域有如此大的成就,足以将这些损失视为浮云,才能逃离恐慌。
可惜这样的人少之又少,阻挡不了社会潮流。
大部分人,还是像打死了眼睛的赌徒一样,明显跟不上,还得逼着自己一轮接一轮的把所有筹码挖出来空。
后续是难以承受的,但是你知道,如果你不跟着,我怕你输的更惨。
就像银行挤兑,就像高房价,就像一个孩子出生就冲刺100米。
这个,你跟不跟?
1.《老梁说10年后房价 老梁推荐:一场比房价更大的恐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老梁说10年后房价 老梁推荐:一场比房价更大的恐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225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