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到莫斯科,鲜为人知的“国际列车”

在深绿色的金属车身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红色国徽脱颖而出。每周三,北京火车站站台上的时钟指针指向7点27分,编号为K3次的列车将伴随着金属的撞击,从北京南下,裹着黄色的尘土,行驶在蒙古辽阔的沙漠中;再往西,我们在风雪中穿越寒冷的西伯利亚。这列火车来回15636公里,共13天13夜,近263小时2分钟。这是当今世界上最长的客运列车。

1959年6月4日,跨欧亚大陆的K3/4国际联运特快列车正式通车。当时受技术、人员、资金的限制,只能由苏联来扛。1960年5月24日,“做国运列车”的中国梦终于实现,北京铁路局北京客运段国际联运车队负责K3/4客运任务。从北京火车站出发,全国5站,蒙古7站,俄罗斯24站。作为建国后的第一辆国际联运大客车,早年乘坐该列车的大部分是政府官员、代表团、外交官,甚至是省级以上的高级干部。车辆的安全性极其严格,在仓库维修时要有公安人员专门看守。所以当时很多西方媒体称这列火车为“神秘东方列车”。

60年来,这列著名的“国际列车”无数次见证了中俄(苏联)交往中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1963年9月7日至10日,以北京铁路局为乘务组的K3国际列车在那乌什基地站遭到苏联边防军和海关人员的无理检查,8日全部中国列车乘务员和乘客被驱逐出境。事发后,中国铁道部曾三次致电苏联交通部,要求对方保证类似事件不会再次发生。1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外交部长陈毅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所有列车乘务员,谴责苏联的无理行为。最具影响力的一次冲突发生在1974年1月19日,中国驻苏联大使馆武官关恒光乘坐K3国际列车,在伊尔库茨克站被苏联军警强行扣留,罪名是“企图从苏联女性公民那里获取军事间谍情报”。尽管两国关系跌宕起伏,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感情一直占据主流。即使在1969年中苏“金银岛武装冲突”爆发后,这条线路上的国际列车也从未停止运行一天。

“国际列车”的成长和发展经历了“友好列车”、“斗争列车”、“堕落列车”、“旅游列车”等重要阶段。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巨大政治变革的俄罗斯,对生活资料的需求很大,这让中国人找到了商机。这种国际列车成了“奸商”的首选。那时候俄罗斯的生意好做,去俄罗斯一趟很容易变成万元一户,有的人一天就能赚一辆宝马。这些“奸商”大多没有“正当职业”,有的是刑满释放人员。他们经常往返于北京和莫斯科之间,对火车了如指掌。知道中国警察在二连浩特站下车,而俄罗斯警察不上车执勤,这导致离开中国边境后没有警察执勤。结果,1993年5月26日至31日,一些胆大包天的人在火车上血腥抢劫乘客,制造了轰动一时的“中俄国际火车劫案”。现在国际联运火车上采取的措施都是分段管理,北京到二连浩特的区段还是中国管理,每趟火车上两个乘客。当他到达蒙古时,由蒙古警方管理。俄罗斯也是,专门派俄罗斯警察来管理。担心安全问题再也不会出现了!

火车穿梭在中俄之间一望无际的风景中,倚窗而坐的旅客可能在北京和莫斯科之间的思绪中飞翔了60年。在经历了官员、游客、奸商之后,K3/4列车上的很多乘客现在都是游客,都是为了西伯利亚的广袤和贝加尔湖的深邃而来。旺季经常爆满,很难买到票。自2017年5月10日起,K3/4列车取消软卧,只能选择硬卧(四人一张,无空键)和高级软卧(两人一张,两个包间共用一个脸盆)。进入高级软卧车厢,深红色仿木盒安静简约,踩着深蓝色花纹地毯,安静。包间里,空大部分都是两张宽大的双层床,车厢的另一角是一张小桌子和深红色的沙发。盒子里还有一个单独的浴室,可以用来洗漱和洗澡。车厢里可以看到中、俄、英三种语言的提示标志;每个盒子用罗马数字门牌号;硬卧车厢只有4个铺位,没有设置中间铺位。软包房的床也可以立起来,每个盒子里都有推拉门。

由于中国铁路使用标准轨,轨距为1435mm,而俄罗斯和蒙古仍使用1520mm的宽轨,据说是为了防止战争期间别国军队入侵,故意修了两国不同宽度的铁轨,以至于k3列车在出境前必须将其车厢车轮改为蒙古轨道的宽度。(回国时情况正好相反)所以每次火车进出二连浩特站变轨,整个车厢都会被抬起,每个车厢的标准轨距底盘都会被收回,另一端依次排列的宽轨距底盘会移动到车厢下面的指定位置。然后整个车厢下降并与底盘连接。整个过程大约需要2个小时,部分乘客留在列车上,也可以在港口限制区域内活动。K3/4列车自1960年投入运营以来,已经更换了5次,最近一次是在1996年,是从德国车辆生产集团旗下的阿门多夫车辆厂购买的。到目前为止,中国和外蒙古都是用内燃机车牵引,进入俄罗斯用电力机车牵引。

翻开中俄国际多式联运团队50周年纪念册,在60年代莫斯科红场“中俄三队”全体列车员的合影中,女列车员余、段站在合影第一排中间。这也是K3/4列车运行以来仅有两名女列车员的图像数据。大约三趟之后,国际联运把所有的女列车员都撤走了。原因是K3/4列车使用的车厢是绿皮的,车厢内没有空调节,所以取暖来源于烧煤。由于经过蒙古、西伯利亚等特殊气候带,火车一年需要使用燃煤取暖9个月。最冷的时候是在西伯利亚的元爷号上行驶,气温降到零下62摄氏度,车厢外的绿色漆皮被冻掉了!列车通过寒冷的西伯利亚时,列车员平均每2-3分钟给锅炉加一次煤,每节车厢平均煤耗达到6吨。沉重的锅炉燃烧工作使列车乘务人员完全是体力劳动。另外,13天的来回长途跋涉,对于女同们来说,真的是难以忍受。于是,指挥很快被一个纯爷们取代了。

阿甲子的时间转瞬即逝。这列火车穿越欧亚板块,看黄沙戈壁沙漠里的孤烟,欣赏万里临海的春花秋月,看瑟莱格河的鞭牧马,看贝加尔湖的碧水...它在欧亚大陆架起了一座连接中蒙俄三国友谊的桥梁。选择这列火车的人把将近两周的关闭时间视为他们旅程的一部分。这列火车可以让人知道一个中国奸商的辛酸,看到一个绝对成熟的旅行者...现在,你可能要在心里加上一段必须要走的路程:从北京坐火车去莫斯科!这是一次横跨亚欧大陆的史诗之旅,也是一生一次的旅行。

1.《北京到莫斯科 从北京到莫斯科,鲜为人知的“国际列车”》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北京到莫斯科 从北京到莫斯科,鲜为人知的“国际列车”》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322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