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确诊女孩治愈出院,曾因信息被泄露遭“网暴”
12月25日,封面新闻记者获悉,近期发生在成都郫都区的新冠肺炎感染事件中,首例治愈者已于今日下午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出院。
据悉,该治愈者为20岁的赵女士,12月8日被检出核酸阳性,经省、市、区专家会诊,综合临床、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核酸检查结果,诊断为确诊病例。出院后,她将到隔离点继续隔离观察。
因个人信息被泄露和其他网传不实信息,赵女士此前曾被广泛关注。
内容来自封面新闻
成都女孩遭网暴背后,可怕的不仅是病毒,更是个人隐私的泄露近几日,成都确诊女孩成为舆论的中心,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纷争与思考。
12月8日,成都对本地3名新增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进行公布。其中,20岁女生赵某因是成都前一日确诊病例的孙女,并且活动轨迹较为复杂而引起关注,并遭到了众人非议。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赵某身份证、姓名等隐私信息全部被扒出,并将其公之于网络。对于赵某的私生活、长相等评头论足,进行无端谩骂与恶意揣测者,也不在少数。
一时之间,这位成都女孩遭到了难以想象的网络暴力。
或许公布赵某信息的网友自认为是“正义之士”行正义之举,但其行为已经在违法犯罪的边缘。而对于那些网暴者来说,这更是这些人躲在屏幕后的一场狂欢。
对于此事,央视评论道:个人生活不该是公众话题,防疫才是。央视还表示,若是一个人感染后,因为去过某些地方便受到网络暴力,那此后有类似事件,还有多少人会第一时间如实坦白?
这都令人警醒。目前,赵某已经发声:我也是受害者。并且她已经报案,锦江公安局分局正在对此事进行调查。希望警方能严惩泄露个人隐私者,这不仅是为赵某讨回公道,更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的隐私不被侵犯。
成都女孩被“网暴”的背后,在笔者看来,比病毒更可怕的是,个人隐私的泄露。
在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在使用各大应用软件时,大部分需要用到个人信息。在网络世界中,个人信息似乎不再是什么隐私,个人信息泄露事件也是频发。
想必很多读者都遇到过以下几种情况:买房之后,各大装修公司的电话随即到来;孩子上学之后,培训机构电话也连环袭来……
平常还有不少人会接到健身房、贷款机构等的电话,电话那头的人甚至对自己的名字、地址等一清二楚。这令人心惊胆战。
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谁泄露了我的隐私?
郑州警方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总结了个人信息泄露的5种途径。
第一,企业“内鬼”倒卖信息。
如今,像是电商网站、快递等公司都收集有庞大的个人信息;有不少这些公司的内部人士,受利益诱惑,以倒卖个人信息牟利。而且,不少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不严,给这些人提供了违法犯罪的温床。
前几日发生的,圆通泄露40万条个人信息一事,据官方表示,便是“内鬼”所为。
第二,利用网站漏洞盗取信息。
数据显示,平均下来,每个中国网民至少有8条个人信息被泄露,令人心惊。
第三,木马病毒窃取信息。
不少不法分子伪装成受害者熟人,向其发送木马短信;只要用户点击链接,其网银账号、短信验证码等,都将被对方获知。
同时,面对QQ、微信等通讯软件上,对方发来的陌生链接,人们也应当警惕。
第四,免费WiFi、二维码易泄露隐私。
在生活中,扫描二维码送小奖品的事情屡见不鲜,但大众应保持一份警惕,切不可因小失大。同时,连接到诈骗WiFi,用户的支付账号、密码等信息,也会轻易被不法分子获取。
近来公安部还警告,不少共享充电宝被不法分子利用,也能将木马植入用户手机,从而盗取个人信息。因此,用户也要小心免费充电宝等产品。
第五,登陆密码简单统一。
太简单的密码容易被破解,而且密码统一也隐患颇多。
由此来看,个人隐私泄露途径颇多,个人应时刻保持警惕。行业还需要自律,加强管理。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大监管、惩戒力度,共同维护个人信息安全。
文/BU 审核/子扬 校正/知秋
因信息泄露被网暴的成都姑娘出院相关热搜数据:
1.《因信息泄露被网暴的成都姑娘出院 具体是什么情况?》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因信息泄露被网暴的成都姑娘出院 具体是什么情况?》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366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