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南风效应”:
北风和南风比别人更厉害,看谁能脱下行人身上的外衣。北风吹着刺骨的寒风,行人因为怕冷,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吹来一阵柔柔的微风,行人觉得暖和,解开了大衣。
教育孩子也是一样:请用春风和雨一样的温柔,润物细无声!
我有一个朋友是二胎妈妈。前几天她哭着说觉得自己做母亲失败了。
原来,鲍尔出生后,她有一段时间非常焦虑。只要鲍尔哭,她就会无缘无故地对大宝大喊大叫。渐渐的,每次被吼,大宝都站在一边,不哭不闹,抿嘴低着头,不知所措的用手指捏着衣角。
有一天,因为那个玩具,她又对大宝吼了起来。孩子钻进奶奶怀里哭着说:“我不喜欢这个妈妈,请带我走。”
孩子的话像针一样刺痛了她!
在《每个人》中,演员洪涛分享了一次对孩子大喊大叫的经历。
有一次出门前,女儿不小心打翻了牛奶。她冲上去冲女儿吼:“你怎么了?”
被她吼,女儿哆嗦了一下,她立刻愣住了,眼神恐惧地看着她,没有说话,甚至忘了哭。
当洪涛看到女儿的表情时,她立刻意识到自己错了。
女儿再一次把牛奶“啪啪”掉在地上的时候,她没有批评,而是走过去抱住了那个无助的孩子。
这时,沉默的女儿有了安全感,大声哭了起来。
至于“吼孩子”,很多家长说吼完孩子就不怕他哭或者巴拉巴拉……事后跟你讲道理。我怕我会遇到一个“不哭不骂不作声”的孩子,无言以对。对于孩子来说,世界上有一种无奈:“妈妈觉得不喊不行”。对于父母来说,世界上有一种绝望,就是“对着一个孩子大吼大叫之后,不知道这个哑巴小东西在想什么”。相对于和父母顶嘴讲道理的孩子,被吼后不说话的才是最让父母担心和担心的。国内一部教育短片,名为《语言能造成多大的伤害》,只用了两分钟,却非常震撼。也许你刚刚对你的孩子说了一些话:
“你不太丢人,我太丢人了!”
“我从来没见过你这么笨!”
“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
我们认为打孩子会伤害孩子,但不知道语言伤害,也会给孩子留下很深的烙印。问题是,这种言语伤害在我们的日常教养中大量存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反复发生。
在知乎上搜索“父母语言暴力”这个关键词,发现很多在父母“尖叫”的教育环境中长大的自报家门,要么是害怕,不知道父母接下来会做出什么疯狂的举动;要么你胆小,什么都没兴趣做。
一些自报家门的人写道:
“我知道我妈妈的语言暴力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我发现自己在潜移默化地学习她的语言习惯,在无意识的时候,我会把情绪带到我的文字里,字字伤人...我知道这样只会把我爱的人推得越来越远,但我控制不了自己。”
”于是我心里渐渐关上了窗户。难过的时候,我努力安慰自己,写日记,购物,犒劳自己,吃好吃的。我在家人面前开始沉默,试图逃到我家外面的一个地方。我也记得,如果我以后有幸成家立业,就要好好照顾他,不要让同样的悲伤发生在孩子身上。”
“在外面看很正常,在家里很暴力,他们说话永远不能用温柔的语气。自卑是敏感的,别人一句话就能刺痛我,喜怒无常。他们对别人很有防备。只要他们伤害了我,他们就再也不会想接近我了。”
……
的确,对孩子大吼大叫可以让孩子暂时平静下来,或者变得乖巧听话,解决一些眼前的小问题。但是,却给孩子的成长留下了极大的隐患。尤其是那些“不哭不骂”的孩子,他们的心理伤害更是难以估计。
对父母来说,吼吼可能只需要一分钟,但对孩子来说,它的伤害可能会持续一辈子。
蒙台梭利博士说:每一个性格缺陷都是由孩子早年所遭受的一些错误对待造成的。心理学也认为,任何一种精神疾病,追根溯源,都是童年的创伤。
孩子被吼后不说话,其实是心理创伤的表现。
这有几个原因:
有些孩子是出于恐惧,感到安全受到伤害,不再信任父母,在情感上强行与父母断开,与父母拉开距离。他们开始怀疑“爸爸妈妈不爱我了?”
有些孩子已经习惯了。他们只是打破罐子就掉了下来。他们虽然满腹不满,但也懒得反驳。故意用这种“不配合”来激怒父母,潜台词是“惹不起,我能躲”;
最严重的是,孩子觉得自己的自尊被碾压,有情感障碍,不再自信,甚至有自卑自闭的倾向,害怕自己对父母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错的。
久而久之,我们只能一言不发来避免伤害。
被吼后不说话的孩子很容易形成这些性格:
优柔寡断,做事缺乏信心;
弱,不独立;
孤独,不合群,人际关系。
更重要的是,这些孩子普遍缺乏安全感,对家庭关系有一种本能的排斥,不知道如何在亲子关系中与家人相处。
爱深,责任切。父母无法避免对孩子大喊大叫。如果孩子不哭不骂不说话,我们要警惕。
应该怎么做才能“拯救”受伤的孩子?
放下身体,安抚受惊的孩子。
一旦我们对孩子大喊大叫,请记得给自己几分钟时间放松。情绪平静后,蹲下,试着拥抱孩子,告诉他:
“虽然我妈吼你,但是我妈对你的爱一点都没有减少。下次我妈一定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引导孩子表达情感
情绪是有活力的。父母对孩子大吼大叫,负能量传递给孩子。孩子被负能量投射,感到恐惧,通过“不说话”来抵抗这种能量。
但其实很多孩子都没有消化负能量的能力。长时间不说话,只会让负能量在心里积累。
当伤害形成后,父母必须事后补救。
引导孩子心平气和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教会孩子如何表达和缓解情绪,并郑重向孩子保证,这只是情感交流,不是对错纠正。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完美的孩子”,我们努力按照这个标准教育我们的孩子,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去成长。对孩子大吼大叫其实是对父母的一种排斥。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只能是他自己,不是我们的翻版,他长成不了父母想要的样子。
尹建莉曾经说过:
面对孩子,成年人最大的文明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试着去理解他的行为,用他愿意接受的方式去引导他的成长。
你一定要把他当“人”,一视同仁,而不是把他征服成“弱者”。
不管你是谁,心烦的时候都很难处理其他不愉快的事情。当你心情不好,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时,父母必然会简单粗暴地处理问题。
然而,父母应该意识到,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不愉快是不可避免的。他们需要为这种不愉快找到一个合适的出口,不要让无辜的孩子承受你的负面情绪。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1.每天回家前把自己的负面情绪说出来,意识到这些负面情绪是控制脾气的第一步。
2.如果孩子做错了什么,就要表现出心理活动。
比如“宝贝,你是故意打破杯子的。爸爸妈妈现在很生气。因为你以后要花钱买杯,你的行为已经造成了家里的额外开销,所以爸爸/妈妈认为你这样做是不对的。”等等,可以在叙述过程中静下心来,也是和孩子交流的一种方式。
3.努力为这些负面情绪找到出路和解决办法。
成年人通常在发泄完情绪后会感觉好一些。所以,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有负面情绪时,可以通过跑步、做家务等健康的方式发泄出来,然后在理智的时候再考虑如何应对。
4.当你非常生气的时候,在心里数30秒,然后再开始说话。
如果你的情绪没有处理好,你应该解决孩子的问题。你可以坦率但尽可能温和地告诉你的孩子,“我!”
我现在心情不好,可能会骂你,让你伤心。我不想发生这种事,所以让我们安静10分钟。"
这篇文章是写给所有忙碌又忍不住发脾气的父母的。请不要让你的孩子变成一只泪流满面的蜗牛。给他爱,给他力量,给他信心,你会发现南风虽然柔软无力,却可以变成柔软的手指,让孩子在风中起舞!
1.《南风效应 育儿有个“南风效应”,你知道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南风效应 育儿有个“南风效应”,你知道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370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