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有很多文人被贬谪到潇湘楚三国,大部分被贬谪的文人都有类似的感受。什么样的感觉?担心和愤怒!一方面,我对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感到愤怒,悲痛之情溢于言表;一方面因为远离国王,远离朝廷,远离政治中心,无法施展个人才能报效国家而感到失落,对自己的未来感到绝望。在这种情况下,诗人不得不把他们的爱送到风景上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但他们所见所闻往往与自己的生活经历有关。所以他们写的山水,往往沾染着忧伤和悲伤的色彩。他们用诗人特有的敏感诉说着自己的感受。
被贬到湖南后,大部分文人都觉得自己跌入了人生的低谷,情绪比较低落。根据我们现在的说法,他们是抑郁的。我们可以想象当我们遇到挫折时,我们是否会有相似的感觉。也许我们会觉得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色彩,明媚的阳光变得刺眼,热闹的场面对自己来说显得凄凉,觉得自己是被世界抛弃的人。如果这个时候是深秋,黄叶飘落,西风萧瑟,真的可以说是雪上加霜了,会不会觉得更惨更凄凉?与我们相比,古代诗人的感情是无法估量的。诗人多愁善感。他们看到这样的场景,想到自己悲惨的人生经历,难免会感叹和抱怨。屈原的《秋风袅袅,洞庭浪下木叶》渲染了浓浓的悲秋气氛。这种“树叶像瀑布的浪花一样往下掉”的场景,常常带给我们一种说不出的悲伤,这似乎是所谓“贬谪文学”的一个普遍规律。
但是,历史上也有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被贬谪,但他只是逆其道而行,打破了“贬谪文学”的一般规律。他来湖南,看到潇湘深秋的景色,就说:“自古秋悲寂寞,我说秋胜春朝。阳光空鹤行云,引诗碧霄仙子。”诗人说:自古以来,人人都说秋天是悲伤的,但我认为秋天比春天更美。你看,在这个万里晴空里,一只鹤振翅高飞,让我的诗歌蓬勃发展。诗仿佛奔到蓝天,冲出云端。大家可能会奇怪:为什么其他诗人都为秋天难过,而这个诗人却如此“喜秋”?他怎么会这么激动?为什么在众多悲凉悲凉的贬谪文人中,他显得那么“与众不同”?在这里,我要卖掉它。先不说诗人是谁,先说诗人做的另一件“另类”的事。
二
元十年,诗人从琅琊州被召回长安,并被贬。他被降职已经十年了。十年后,他终于又被召回长安。他应该总是吸取教训,听法庭的话,对吗?而且他应该知道自己的“罪”,即使他不服,至少表面上看起来应该心存感激,保持低调!但诗人选择了“高调复出”。他一回到首都长安,就和他的朋友们去一个叫杜宣的道观赏花。赏花是常事,是诗人的最爱。但是诗人写了一首咏桃花的诗,给自己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这很奇怪。桃花如何给诗人带来灾难?别急,先来看看这首诗是怎么写的
在城市的主干道上,行人川流不息的行人,扬起灰尘迎面而来,人们说,他们刚刚看到花从玄都回来了。
玄庙里有几千棵桃树,都是我被贬京城后种的。
这首诗怎么能让诗人陷入困境?得罪谁了?当我们看这首诗的时候,似乎并没有错!诗的前两句很现实,说桃花盛开,争着看桃花的人那么多,连诗人自己都忍不住加入其中的乐趣。但问题出在最后两句:“杜宣看见成千上万的树在桃子里,但是刘郎后来去种了。”诗人说,虽然杜宣观里的桃花开得很美很茂盛,但别忘了,这些美丽的桃花是我的“刘郎”离开这里以后才种的。
这里的“刘郎”可能有两层意思:一是用“刘郎”和桃花的典故。这个典故出自南宋刘义庆的小说《幽明录》,讲的是一个桃园遇仙的故事,说的是东汉有两个人,一个叫刘琛,一个叫阮照。刘辰常被后人称为“刘郎”。两个人去天台山采药。结果他们迷了路,回不去了。他们带的干粮吃完了。当他们饿晕的时候,突然看到悬崖上有一棵桃树,上面长满了大桃子。他们爬上去摘桃子吃。当他们吃饱了,他们下山时遇到了两个非常漂亮的仙女。在仙女们的盛情邀请下,他们和仙女们一起度过了童话般的生活,他们高兴得几乎忘记了自己的家。
住了十几天,刘晨和阮蔡照才想起来,他们都是有家室的人,要回家看看。仙女们舍不得放他们走,挣扎着养了半年。最后他们留不住,只好送回去。但是他们回去后,村子里的风景和人都变了。在山里的这半年里,几百年过去了。他们拦住一个孩子问,这个孩子已经是他们的第七代孙子了。刘郎在桃园遇仙原是一个道教故事,与这首诗中“杜宣观”的位置相吻合。
但是,这个典故大概不是诗人真正想表达的。他到底想表达什么?这就要说说“刘郎”的另一层含义了。在这首诗中,“刘郎”其实是指诗人本人。他说这些桃花离开北京以后才长得这么茂盛。桃花的旺盛与诗人十年前孤独的贬谪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十年的孤独可以理解。郁郁葱葱的桃花有什么象征意义?显然,诗人在诗歌中对这些桃花表现出戏谑,甚至鄙视盛开的桃花。这是什么意思?桃花和诗人有仇吗?
桃花作为一种自然风景,当然不能和诗人有什么深仇大恨。其实这里的“桃花”是比喻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和那些成功的小人物。诗人的意思是:你们这些小人物,刘被排挤出朝廷后我升官了,我踩着我的肩膀爬上去。当我远离朝廷,历尽艰辛的时候,你就像盛开的桃花,在这里炫耀你的力量。成功了真的很疯狂。看你现在这张丑脸,不知道有点丢人吗?其实很难说诗人的本意是不是想出这么犀利的讽刺。关键是有些读诗的人是有罪的。当他们读到这首诗时,不禁会想:这恐怕不是讽刺。这么一对座位,有些人脆弱的神经受不了。当他们不舒服的时候,受苦的一定是诗人。结果刚回北京的诗人又被放出来,这次降职是十三年。
三
大和元年,诗人被召回洛阳。按常理来说,诗人是时候克制一下自己了:你只是一个降职的官员,怎么能对抗朝廷的权贵?大多数人可能会选择从现在开始收拾自己的尾巴,但这位不信的诗人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第二年,诗人回到长安,春暖花开,又来到杜宣寺,写下了《重游杜宣寺绝句》。在序言中,诗人说:二十三年前,我看到这座道观里没有花草。后来被降职十年。回来的时候大家都说有道士在道观种仙桃。像夏虹一样,我写了一首诗。后来又被降职,到现在已经十四年了。当我回来的时候,我看到桃树完全没有了,只剩下一些杂草和其他东西漂浮在春风。我触景生情,写了这首诗。这首诗是这样的:
百亩中庭,一半青苔,桃花皆开。
道士在哪里种桃子?昔日的刘郎又来了!
十四年前因为诗人写桃花诗,被认为有嘲讽朝鲜权贵的嫌疑,被排挤出首都。14年后,诗人重游杜宣寺,看到道观里的桃花不见了,只剩下空荡荡的院子。这种凄凉的景象与“杜宣望桃园千树”赏花的盛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说前一首诗只是诉苦,可能真的没有非常明确的隐喻意义,那么这首诗就是在刻意重温过去,对那些盛极而衰的“桃千树”表示极大的蔑视。你不是很富裕吗?我离开了十几年,你们怎么都走了?我是刘郎,但我回来了!可见诗人对当时炙手可热的达官贵人的名利极为讽刺,也可见诗人足够自信——虽然你能招摇一时,但笑到最后的一定是我这样的老实人!这样的讽刺和傲慢,能被视诗人为“苛刻头”的达官贵人容忍吗?不能!后来诗人再次被政敌排挤,去苏州做刺史。
现在大家一定对这位诗人充满了兴趣。他是谁?他那不屈不挠的性格,真的有湖南“吃硬不怕死,霸道漂亮”的精神。他离湖南的土地有多近?这位诗人公然鄙视权贵和湖南有什么不解之缘?原来自称“刘郎”的诗人是唐朝的刘禹锡,和当时的白居易一样,被称为“白柳”。他写的第一首桃花诗讽刺权贵,题目是《元和十年,从阆州被召入京,赠戏先生观花》。这个沧州,不是别的地方,是今天湖南的常德市...
1.《逃不开的桃花 他曾被当作宰相苗子培养,却为什么逃不开桃花劫?》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逃不开的桃花 他曾被当作宰相苗子培养,却为什么逃不开桃花劫?》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377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