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讯互联网法律服务机构非诉法务部近日发布《2016年消费者权益保护诉讼数据报告》,引用7000多份网上公开裁判文书,分析消费者权益保护诉讼的整体情况。该报告提到,在涉及专业造假纠纷的案件中,超过80%的专业造假者的主张得到了法院的支持。知名造假者王海今天在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专业造假使得地方保护和权力寻租越来越难。知名消费者权益律师邱说,不要人为地给人贴标签,因为当消费者被欺骗时,他们可以主张自己的权利。
分析称,法院支持的专业打假比例超过80%
据悉,自1994年《消法》规定经营者应对欺诈行为承担惩罚性赔偿后,出现了以王海为代表的职业造假现象。
2013年《消法》修订将“一退一”升级为“一退三”,更大程度上刺激了专业防伪的发展。专业造假者是否应该受到法律保护一直存在争议。
消费者是指需要购买或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进行日常消费的人。然而,在实践中很难证明买方的购买动机。
报道称,由于卖方无法证明买方不是为了生活而购买,在80%以上的案件中,专业造假者的主张得到了法院的支持。尤其是在购买食品药品的案件中,几乎所有的造假者都被法院认定为受《消费者权益法》保护。
根据报告分析,自2014年以来,涉及专业打假的消费者权益纠纷数量和占消费者权益案件总数的比例持续上升。一定程度上说明专业造假者还有很长的生存时间空。
从涉及的商品和服务来看,食品是2016年“专业打假”案件中涉及最多的商品类别,占34.72%。其中保健养生食品最多。其次是药物,占26.54%。网购纠纷中经常出现涉及服装的案件,大多是女装。其他生活用品多为日常用品,涉及量不大。
王海:专业打假让地方保护力量更难寻租
"比例应该高于80% . "王海告诉《京华时报》记者,许多案件最终通过调整得到解决。
王海认为,专业打假在官方打假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破坏了原有的利益格局,使得地方保护和权力寻租越来越困难,打假卖假受到惩罚也“势在必行”。
"每个业内人士都可以利用惩罚性赔偿制度来捍卫造假者和销售者的权利."王海说,官方监管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只要当地有关领导或监察部门领导受到处理,就可以免除或减轻处罚。专业造假者经常向行政执法机关举报,进行调查。如果后者不调查,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对于一些地方保护行为,造假者也可以举报曝光。
王海认为,由于专业造假者触及了一些既得利益和“潜规则”,在某些地方会受到商家和监管部门的抵制。在实践中,很多地方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收到的线索大多来自专业造假者。
“中国有2000多家活跃的专业造假者。与造假者相比,造假者收入很少,基本上是非营利行为。”王海说,在打假方面,他们主要依靠相关检测机构来鉴定相关物品的真伪。不管动机是什么,都可以惩罚造假者。
专家:不要人为贴标签,消费者可以维权
“这涉及到人工标注。什么是职业造假者?”邱表示,在实践中,知道和购买假货和专业假冒的定义是有争议的,但只要他们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被欺骗,他们可以根据《消费者法》主张自己的权利。很难证明是否“生活消费所必需”。
邱认为,打假会危害社会,侵害消费者利益,扰乱市场秩序。治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比如行政机关严格执法,司法机关严惩,消费者积极维权,专业造假者依法参与。
“造假者的行为不仅需要司法判决的认可,更需要全社会的认可,因为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甚至社会秩序。”邱对说:
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天津财经大学现代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侯新义在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也同意,社会应该认识到专业造假者的作用。“总的来说,它们还是有积极作用的。光靠政府是抓不住的。为了经济利益,造假者会比政府更积极。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方法。”
1.《王海打假 知名打假人王海:职业打假让地方保护和权力寻租越来越难》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王海打假 知名打假人王海:职业打假让地方保护和权力寻租越来越难》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439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