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8月18日电河北冯润:告别“灰脸”,重绘美丽乡村
新华社记者约翰·杨
“过去,院子和农田都是灰色的土壤。我不敢开窗。衣服和被子无法晾干。村子被一层灰色的覆盖物覆盖着。”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朱寨村村民吴和丽回忆说。
冯润位于燕山山麓,石灰岩资源丰富。曾有150多家地方水泥企业,产能超过1000万吨。桂枝村附近有一条封东公路,公路沿线不到4公里的区域内,大小水泥厂11家。
“去路边走走,身上一层土,脸上一层灰。”吴鹤立说,全村4400多人有三分之一在附近的水泥厂工作,村里和村民都受益,但环境不好,生活不舒服。
丰润区曹庄村村民曹锦(音译)于1995年创办了一家水泥厂,当年赚了36万元。“那时候我一年挣几十万,想都没想。可观的利润使所有的村庄都追随经营水泥厂的潮流。因为没有环保措施,污染越来越重,环境越来越差。”他说。
群众怨声载道,环保部门多次亮出“红牌”。“小水泥”的“操作”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冯润在三年内完成了74座机械化立窑的爆破拆除,并在几年内连续采取措施淘汰落后企业。
这次试图升级冯润水泥的“操作”,也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水泥是富民产业,水泥企业都是大雇主。被炸被拆后怎么办?
丰润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李铁强表示:“的确,那些‘幸存’下来的水泥企业近年来严格执行了环保标准。通过深入挖掘产业链,提高综合利用能力,降低了整个行业的能耗,效益显著提高,也赢得了环境效益。企业和群众反应很慢。这样做是对的。”
在这次变革中,曹锦的企业按照政策与其他六家“小水泥”合并成一个集团,实行统一的营业执照、统一的管理、统一的生产标准、统一的质量控制和统一的定价销售。现在,集团已经在京津冀地区打出了品牌,员工680人,年收入4.2亿元。
“污染源已经逐步得到治理,但生态环境的‘缺失角落’必须得到填补。”冯润生态环境分局局长李光磊介绍,近年来,冯润全面启动矿山生态恢复,修复治理矿山31处,植树4.15万亩。今年7月,全区PM2.5累积浓度空为57 μ g/m3,同比下降10.94%。
“过去,村子里没有人养花。现在村里干净整洁,养花成了新潮流。”吴鹤立说:“各家的院子都收拾得很漂亮,村外的白秃山也是绿的。很多村民外出打工,有的搞农业大棚,种田,比过去多了。”
同时,冯润依托原材料优势、R&D优势和水泥市场基础,将预制建筑产业作为延伸水泥产业链、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2019年,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亿元。
1.《土方法告别红脸蛋 河北丰润:告别“灰头土脸” 重描秀美乡村》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土方法告别红脸蛋 河北丰润:告别“灰头土脸” 重描秀美乡村》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469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