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信息

梁山灯戏 重庆梁平 遥看千年民间事 请到这里观“非遗”

重庆梁平竹帘作品《西山旅游图》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收藏

重庆梁平木版年画《加官爵》

核心提示

重庆梁平县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县。

目前,凉山花灯戏、重庆梁平木刻年画、重庆梁平楼子锣鼓、重庆梁平竹帘、重庆梁平掀尔调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重庆还有20个市级保护名录和86个县级保护名录。重庆梁平有4名国家传承人,33名市级传承人,91名县级传承人。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庆梁平人的历史责任."重庆梁平县委书记蒋宜茂表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一直在探索如何以最佳方式保护和继承祖先留下的这些宝贵文化财富。

近年来,重庆梁平县积极探索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方法,千方百计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活力。

“利用建设遗产基地的方式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重庆市梁平县县长吴盛海表示,2011年,县政府宣布为重庆市梁平县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命名10个传承基地和6个传承实验基地,以基地为载体,在保护的基础上做好传承工作。

重庆梁平县探索的保护和传承“非遗”的途径和方法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小学生做起,培养传承人。在全县命名的基地中,有6个传承实验基地都是全县的中小学。二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生产性方式产生经济效益,以效益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最大的“非遗”县探索了保护和传承的最佳方式。

文化与教育的融合、保护与传承相互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重要的基础是有传承人。因此,培养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是保护和传承的基础。

“在人才培养上,坚持文化与教育的融合,保护与传承的互动。”重庆梁平县委员会宣传部负责人表示,从孩子做起,重庆梁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会被别人继承。

重庆梁平县文化主管部门和教育部门在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过程中,建立了文化与教育的联姻机制,让传统文化在校园这块热土上生根发芽。

16个遗传实验基地

培养了数万名“非遗产”继承人

今年5月下旬,重庆梁平镇赖宝小学举办了一次艺术节。节日的主要内容是由重庆梁平国家级和市级“非遗”项目创作的节目,如拉子锣鼓、凉山花灯戏、草坝龙、排菜龙舟等。

礼让镇是重庆梁平的传承基地,由县城命名。成为传承基地以来,镇上聘请了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何志灿老师,定期在镇上的综合文化站、小学、幼儿园教授锣鼓,编创了200多种具有时代特色的新锣鼓。与此同时,还设立了一系列针对幼儿、儿童和妇女的锣鼓,这些队伍多次进出城市演出。

目前经常参加癞子活动的有2000多人。这个由赖宝小学艺术节创作的“非遗产”节目,被这些新的传承人精心排练了四个多月。

“从2011年开始,我们开始探索通过传承基地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方法。”重庆市梁平县委员会宣传部负责人表示,县政府公布并命名了第一批10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基地和6个传承实验基地,其中6个传承实验基地位于全县中小学。

重庆市梁平县文化保护中心在文化教育一体化培养传承人的过程中,与学校一起,通过开展“非遗”文化展览、培训学校教师传承人、将“非遗”文化带入校园,培养学生保护和传承“非遗”的意识。

同时,通过编辑“非遗产”地方教科书,将“非遗产”文化融入教育。目前,重庆梁平自贡鼓、凉山花灯戏等几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校本教材已经编辑完成,培养了数万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生传承人。

让“非遗”走出重庆梁平

在交互中实现保护和继承

重庆梁平县文化主管部门在保护传承的过程中,与学校一起,让学生们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出校园,走向县、市乃至全国的各个阶段,在互动中实现保护传承。

重庆梁平县实验小学是重庆梁平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庆梁平木刻年画的传承实验基地。两年来,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美术教育教学,创造了校园特色文化。

在重庆市梁平县文化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实验小学组织重庆市梁平木版年画传承人莫等热爱重庆梁平木版年画的美术老师对这一濒危民间艺术文化进行开发、传承和研究。

在继承和发扬木刻年画的基础上,学校还开发了一种儿童画——重庆梁平儿童年画,既有重庆梁平年画独特的地方风味,又有孩子气的自然特征。这种保护与传承的方式,既将重庆梁平木刻年画的传承与艺术教育相结合,又丰富了重庆梁平年画的内涵,培育了一大批新的少儿年画,为重庆梁平木刻年画的传承输送了一批年轻的人才。

如今,在专家的指导和关怀下,实验小学儿童年画创作团队不断壮大,艺术创作取得丰硕成果,走出校门,走出重庆梁平。

截至目前,57件实验小学儿童作品获得PHE国际青少年书画大会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68件学生作品获得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中央教育学院举办的全国儿童绘画比赛一、二等奖,2件作品通过全国小学美术编委会审定,38件作品和事迹被编入美国《美术》教材。

传承“非物质文化”也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特色教育。实验小学被中国教育协会评为“艺术教育特色单位”,被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命名为“重庆市十大特色文化校园”。“重庆梁平年画传承与教育研究”研究项目成功申报国家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重点项目。

礼让镇赖宝小学是重庆市梁平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庆梁平锣鼓传承实验基地。在传承实践活动过程中,学校开设了常规班、传承班、精英班。到目前为止,已经有成千上万的学生参加了这项研究。

赖宝小学还编制了校本课程《蝎子鼓乐谱》,以音乐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将重庆梁平醉鼓实践教育活动纳入音乐课程计划。在三至四年级学生每周两节音乐课中,安排了一节蝎子鼓培训班,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掌握重庆梁平鼓古典乐谱、现代乐谱等基础乐谱的操作要领。同时,学生们在每周的两个下午每天接受一个小时的小组指导。

如今,赖宝小学继承的癞子已经休学,走向全国。不仅在县城的有奖展览中获得金奖,癞子传承班的孩子们也登上了汶川中外少年“心连心”夏令营的舞台,登上了央视的大舞台表演。

利用中保护,开发中传承

在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要做好保护工作,实现更好的传承。这是重庆梁平县在保护和传承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探索的又一条重要路径。

“在使用中保护,在发展中实现传承,不仅有效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使‘非遗’产生了经济效益。”重庆梁平县委宣传部官员说。

把“无形”当成职业技能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职业技能,传递给职校学生,使其成为学生掌握的技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用中实现更好的保护。

重庆梁平职业教育中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与学校专业设置有机结合,设立重庆梁平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庆梁平竹帘专业班,培养竹帘制作技术传承人。

2011年5月,重庆梁平职业教育中心将重庆梁平竹帘制作工艺作为特色专业引进课堂,在全校职高学生中进行严格筛选,成立了近50人的全国文化遗产专业班,聘请重庆梁平竹帘全国传承人穆炳恒、市级传承人卢小刚、我校美术教师姜长生、许担任竹帘专业课教师,培养竹帘制作专业人才。

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学校建成了近500平方米的竹帘生产车间,购置了全套竹帘生产设备,建成了竹帘生产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成为合格的“传承人”。

为了增强重庆梁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造血功能,学校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R&D促进会职业教育中心。重庆梁平竹帘利用校企融合、旅游文化、现代装饰、禅宗文化等资源,走上了产业化、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根据市场需求,R&D推广协会R&D人员对重庆良平竹帘的生产工艺、包装、品种、销售等进行了深入的研发,使重庆良平竹帘的品种更加丰富,产品更加齐全,艺术品味更加“皇家”。

重庆梁平职业教育中心不仅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人才,还使重庆梁平竹帘产品更好地走向市场。先后推出“世界第一帘”、“禅文化帘”、“现代装饰帘”等一系列竹帘特色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了更好的保护。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学生技能作品展上,重庆梁平职业教育中心10名学生创作的“世界第一幕”系列作品荣获一等奖。学生创作的许多作品被许多国家的收藏家收藏。

把握保护“非遗”特征

“只有发展才能传承。”重庆市梁平县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抓好“非遗”项目的生产性保护,是最好的传承。

在传承过程中,重庆梁平县扶持企业,提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经济效益。

重庆梁平竹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手工艺品,要经过99道工序才能生产出来,很难传承。

“要提高这个项目的经济效益,不仅很难继承,而且很难发展。”据重庆梁平县文化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随着生产性保护的推进,重庆梁平已有4家竹帘工艺厂,年产值数千万元。

在生产性保护的发展中,竹帘传承人还创造了竹帘画,以提高艺术和经济价值。重庆梁平竹帘画家创作的《西山旅游图》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收藏,售价4.8万元;重庆梁平创作的《清明上河图》、《长江三峡》等多幅竹帘画在全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获得金奖。2米多宽的竹帘,俗称巨型竹帘,因多次被北京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国宾馆珍藏而闻名海内外。朱德元帅称他们为“天下第一帘”。为了防止珍贵的民间艺术流失,70多岁的方顺康在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国宾馆参与制作巨型竹帘,带领一批学徒制作了一幅宽2米、高3.88米的巨型山水竹帘画。他在北京展览馆代表重庆,与30多个省市、50多个国家举办了首届中国收藏博览会,成为包括新华社在内的众多媒体报道的焦点。

在生产性保护过程中,重庆梁平竹帘成功申请国家地理商标。目前,重庆梁平的几家竹帘工艺厂已经开始使用这个商标。

目前,重庆梁平的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项目。全县成功申报重庆梁平竹帘、重庆梁平木版年画两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立了重庆梁平竹帘、重庆梁平木版年画创意文化产业基地。

生产性保护使重庆梁平的“非物质遗产”得以传承,同时也开始成为重庆梁平的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张鸭独特的生产工艺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一文化遗产在产业发展中得以传承。目前,张雅子公司已在重庆梁平工业园建立了食品园区,并在重庆及市外建立了销售网络。通过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工艺传承人,形成了年销售额近3亿元的行业。

“目前,我们利用‘非遗’项目的生产性保护,发展了379家文化企业和87个民间乐队,文化产业年产值达到7亿多元。”重庆梁平县委宣传部官员说。

正文/张新

1.《梁山灯戏 重庆梁平 遥看千年民间事 请到这里观“非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梁山灯戏 重庆梁平 遥看千年民间事 请到这里观“非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479621.html

上一篇

福建的简称是什么 福建为何简称闽?和闽江没有关系,门里的虫是一种什么动物?

下一篇

女生眉心长痘原因 眉心反反复复长痘,怎么回事?

长寿湖农家乐 重庆长寿湖:山水田园的诗意生活

核心提示根据重庆市五大功能区,重庆市长寿区被列入“新城开发区”。该地区的发展目标之一是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城市群。重庆长寿区如何实现这个目标?谁来带头?占地266平方公里的重庆长寿湖风景区,责任重大。近年来,...

晓年 重庆市网信办专职副主任刘晓年:依法治网 推进网络强国建设

刚刚结束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现实,面对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法治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财信基投 重庆财信积极助力美好家园建设 成都一生态移民安居工程即将交付

9月18日,重庆财新集团子公司财新基础设施投资集团投资建设的四川省成都市生态移民项目,完成了安置房产权转让。不久之后,成都龙泉驿区洛带镇的数以千计的普通人将集体搬到他们在这座城市的新家。该项目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

中国梦之声罗熙杰 《中国梦之声》成都招募收官 重庆小伙罗熙杰传授参赛经验

重庆晚报东方卫视打造的大型励志音乐真人秀《中国梦之声》第二季全球招聘继深圳、上海、北京、大连等中心城市上线后,昨日来到成都。第一季受欢迎的学生罗熙杰出现了,一首原创的《一起摇摆》点燃了观众的热情。后来,他还教学生参加比...

巴寡妇清 《史记》记载的唯一重庆人:传奇女富豪"巴寡妇清"

《丹沙女王之谜》剧照巴基斯坦寡妇清丹沙王国纪实《巴青传》原始历史记录巴寡妇很清楚,她先得丹分,但她善于谋利和算天下,家人也不重视。清朝,寡妇可以保住饭碗,用钱自卫,看不出违规。秦始皇认为是客,从而为女性搭建了一个明确的...

寡妇清 《史记》记载的唯一重庆人:传奇女富豪"巴寡妇清"

《丹沙女王之谜》剧照巴基斯坦寡妇清丹沙王国纪实《巴青传》原始历史记录巴寡妇很清楚,她先得丹分,但她善于谋利和算天下,家人也不重视。清朝,寡妇可以保住饭碗,用钱自卫,看不出违规。秦始皇认为是客,从而为女性搭建了一个明确的...

鼓楼前公园 重庆渝中老鼓楼衙署遗址明年“变身”公园

8月25日,记者从重庆渝中城建投资有限公司获悉,重庆市渝中区坝县旧鼓楼政府遗址明年将改造为旧鼓楼公园。届时将延续重庆渝中区的城市文脉,成为服务于城市上半部和下半部商业区的高品质开空房。旧鼓楼衙门遗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下半...

中新大东方 中新大东方人寿保险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机构迁址公告

机构名称:中新东方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重庆合川营销服务部机构负责人:王镇。机构代码:000103500117001成立日期:2008年11月28日机构原住所:重庆市合川区合阳办事处白树街58号1号楼8层单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