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致长官董侯尺牍》 苏轼写给董后主的信
“书”和“信”的区别
我们今天所说的“信”,据宋代欧阳修所言,是指“事内诸人哀候病魔,告其如何离去,速问问题,施与亲友,惟寥寥数行”的手写文书。古典文学中的奇闻轶事,如《鱼鹅之书》、《二三行鹅》;那么成语“书”就是指今天的书信。但需要指出的是,在汉晋时期,古代文字中的“信”字是“使”的意思,即“使者”。古诗词“折花送龙头人”可称为“信”。送花就像送一本书,就是代表别人寄信,送信的就是“制作”。但在这种情况下,鱼鹅传书的“书”指的是“信”,即物;但“信”的本义是指送信的使者,即人及其行为。似乎与现代汉语中“信”是指事物,“书”是指写信的人的行为相反。
《三国志·舒威·吴地记》里有一句话:“等渭南,发函讨伐河以西平安,不准如此”。这里的“信”是指信差的行为,而不是信本身。直到中唐时期,“信”才指书信和书信,而不再指信差。而“书”是指书信,只要看一些著名的古文文章,比如司马迁的《报任》、嵇康的《送别山居园》,就有很多例子,书就是“书信”。其实,“向任邵青报告”的意思是“回复任安少卿的信”。比如刘勰的《文心雕龙书记》叫“书”、“录”而不叫“信”,就是极好的例子。
信件和纸条的格式
信件和纸条有自己的格式。给予和接受之间必须有个称谓,因人而异。比如老师,家长,上级,一定要用敬语。同事,同龄人的朋友兄弟,学生,下属的子侄等等。,都有不同的抬头和空的习惯用法和程序要求。
书信中,前端的第一段是写给收信人的,尾端的第二段是署名自己的名字,中间是叙述性的叙述。这是我们目前最习惯的。但这是明朝以来的普遍做法。汉魏到唐宋,书信的格式是在前端写自己的名字,最后写收信人的名字。或者一开始,先签自己的名字,再告诉对方的名字。总之,第一次明白是谁的信。比如司马迁报任书的做法,就是先从“太史公牛马去司马迁然后拜字,先一步”。之前是自己的名字,这样开信刀就能显示出先知是谁的书了。文末有一句自谦敬语,“书上不知其意,陈固卑微,愿再拜。”。三国时期的曹丕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与有《武质书》,以“五月十八日,丕白”开头,以“做自爱,丕白”结尾。不仅是曹丕,还有曹植的《书与杨德祖》,书的开头“种白,几日未见,思子为功,思同”;书末有“早上问候,书无止境,植白”。嵇康的《送别山居园》以“康白”为开头,以“以足下为解,以别样思维,嵇康白”为结尾。这些例子都证明了在魏晋时期,开头登记自己的名字,结尾登记自己的名字是一种常见的格式。后来在两王传世的法帖中,如《第一月亮帖》,第一份《殷珊西河报》,最后一份《西河报》;王迅《三鸾帖》中的“习之手”和《袁波帖》中的“觉手手”也是同样的做法。
字母格式的变化
在中世纪,字母的格式转换经历了两个时期。第一,信件中的信件没有收到收件人的姓名。在简牍时代不言而喻,但在纸帛时代,一张很小很窄的纸片,先是以陈的名字命名,然后写在正文里,最后签上自己的名字,以示尊敬、谦虚和真诚。而对方收书人的名字不在内页纸,而是写在一个小麻袋上当信封。书的正面是对对方名字的致敬,因为封面有明确的书,所以当然没必要写在内心深处。所以前汉很多书信记载没有其他受托人的名字。到汉末魏晋南北朝,文明礼仪逐渐变得更加苛刻。因此,除了签名表明谁提出了明确的实际要求之外,他们还在书的末尾签署了付款。头上的机构是澄清信件主体以明确识别;结束后,部门自嘲以示尊重;所以头尾都列出来了,从来不打扰。所谓“礼多人不怪”。
随着信封面功能的逐渐转变,尤其是信封面用完了只用于命名,而信的内容却有史料保存价值的时候,一旦封面和内页分开,我们只看内页文字,不知道收信人是谁。从保存藏品的角度来说,肯定会很不方便。西汉末年,有陈尊,“以言为荣,擅书,与人往来”。目前还不知道这种“与人往来”是竹简木简还是纸帛。但是封面上有“主”的名字,内页却没有。如果你只“隐藏”内页,你不会知道这个“主人”是谁;这种“荣耀”是无从谈起的。
从六朝到唐宋,字母的书写格式发生了变化。一开始还是以自己家的名字来表示送出的主体,到最后还是有自谦付出和“敲敲门”、“抢先一步”、“敬工具”、“致敬”、“敬启”、“再拜”等敬语。但是,付款后,会提出一条新的线路,这意味着对方会大声说话。造成卷尾最后一行的顶格是对方的名字,或者也是突出显著表示尊重。
《伯远帖》 铁
唐朝是第一个有这种倾向的。初唐时,的《山书》和裴秀才的《地书》,只有最后的稿费是“山人王。但到了中唐,白居易有了《豫园旧书》。这是一封很长的信。请注意开头是“月,日,居白一,迈一小步”——白居易对元稹说“迈一小步”。发信和收信都出现了。结尾再来,但语气抒情:“略!微!知道我的心吗?乐天又拜了。”主客关系明确,收藏齐全。已经不是西汉了,写诏书的时候,没有主人,没有客人,只有传递内容;不像曹丕时代有主无客的格式,有主有客的格式是相互呼应的。这种现象可以推到第一阶段。
也就是说,从古代书画鉴定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看到一本古书,如王羲之的《魏晋书札》、王献之的《鸭头丸帖》、王逊的《袁波帖》、陆机的《平赋帖》,只要发现书是以受书人的名字开头的,就不是真的。因为从汉魏到晋南北朝,没有像我们今天这样的格式和习惯。
自唐末宋初以来,随着文人社会文化的逐渐兴起,书信的格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特点是更注重谦虚温和的教养,更强调虔诚。十字形字母原本是为了传达语义的实际需要,属于日常书写;然而在宋代,它是一种文化载体,表现了文人的趣味和风格,书法的美和文字的美,可以成为今人和后人评论的审美对象。所以在语言上有了更多的变化,尤其是尊客抑主、扬谦的格式。
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都留下了大量的书法作品。许多字母首先以自己的名字出现,但以自己谦虚的话语结束。此外,受托人的姓名也是禁忌,通常是在整封信写完之后,甚至是自己签了名之后,也就是整封信写完之后,受托人的姓名和官职就独立了。这似乎和我们今天写完信后在信封里写对方名字的习惯是一样的。只是不是单独的信封,而是单独的一行,写完表示尊重。
以苏东坡的书信为例;
《致梦德秘校》以“师将渡海”为开篇...以“石齐”[另一个顶级案例]“孟德秘密学校”结尾。6月13日”。
行政长官董厚的职务以“石齐”开头,以“石在柏”结尾,还有“行政长官董厚,6月28日”。
《知县长菊池》没有开头,但结尾是“白石”,是“知县,二十三”。
九刘铁以“时热开”开头,以“时热关”结尾。
子厚帖以“石齐”开头,以“石墩又开始拜”结尾。【状元案另】《子厚公室正议弟执事,十二月二十七日》。
杨宪铁以“士”开头,以“士再拜”结尾。
我们来看一些宋人的例子。
欧阳修《致终明学士书》以“修而再拜,三月初二”结尾,[另顶案]“终史明读执事台”。
蔡襄的《夏日邮报》以“湘气”开头,以“湘上”结尾,[另标]以“关于公意”。
黄庭坚的《赤壁赋》以《庭坚第一首》开头,以《庭坚第一首》结尾。[顶案另开]“明少府叔家同年”。
米菲的《何晴铁》以“齐琦”开头,以“一首头”结尾,[另标]“窦先生等右”。
虽然有很多书面文件没有具体的发文对象,所以没有对方名字的其他标题,但大部分都有具体收件人的字母,而且信的末尾是对方的名字。这种格式一直延续到元末明初。我们可以把这种开头和结尾双签名的格式,把对方的名字列在《另一个顶格》这本书里,作为第二阶段。
南宋末年至元明;
首尾相连的双代理变成首尾相连的单代理
从南宋末年到元明时期,书信的书写格式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也就是从格式开始的“向七”、“石齐”、“齐一”逐渐消失。已经从首尾相接的双代理变成了首尾相接的单代理。范成达、朱、、陆游等传世简牍等。,今天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大量收藏;这种单个机构很容易带出几十个案例。从从头到尾双管理的传统,到好用的单管理,我觉得是因为它快捷方便的优势。但在没有封面的情况下,长时间没有对方收件人姓名的信件,不方便遗忘。所以从元明时期开始,就有了一种记住对方受托人的名字以示尊重,并在自己的名字上签名以示自己所说的话。这种格式一直沿用到现在。
因为收件人在展示信件时首先看到的是收件人本人的称谓,也就是第一印象,这当然很重要。标题、字号、敬称、谦虚等逐渐以字母的形式形成了一套既定的“规则”。“规则”包含了古代传统文化的许多细节。比如对于父母,老板,长辈,不要直呼其名,要称呼字符,数字,避免。“知府”或“父大人”,或巡抚太守县令,父母及师徒,后字号,有“君安”、“左有”、“颜夕”、“道Xi”、“和”等例。信末有“敬”“无”“不一一”“再拜”“叩首”“致敬平安”“先行一步”...简而言之,与其他形式的写作不同,它很容易掌握,但字母的规则可以说是最多的,稍有不慎就容易出错。它是对一个人的文学努力和传统礼仪的考验,施与施与受。古人反复使用,本来就是老生常谈;但是今天的白话文时代已经被打破了一百多年,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些规则。
信件的收集和识别;
看内容语法和形式
其实藏家有两个很好把握的要领:一是内容语法:敬谦的用法有没有明显的瑕疵?上下标题是否合适?你用你的名字吗?自谦有没有遗漏?标题法等格式术语是否准确?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在古代都是常识中的常识,而今天我们却懵懂无知,需要补课。第二是形式,如空格、顶格、“抬头”、“尊重空”、“批评”等。,专业吗?如果是原作,一定要炫目,细节无可挑剔;但如果是伪造的,就会漏洞百出,从而丰富复杂的文化历史意识规范,再结合对书法风格技法的鉴定研究,自然就有可能存真辨伪,离真不远了。
在当代鉴定的三大流派中,韦启功先生的文史鉴定最为出色。没有深厚的国学修养和宽广的眼界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1.《书法鉴定 尺牍书法格式鉴定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书法鉴定 尺牍书法格式鉴定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623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