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体检的普及,一些无症状、小病灶的疾病可以早期发现,胆囊息肉就是其中之一。

有些人在检测到胆囊息肉后非常紧张,担心会有癌症的风险;有人听说需要手术甚至胆囊切除术,很抵触。那么,胆囊息肉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呢?留还是割?今天,我们来谈谈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是怎么存在的?

胆囊是人体内储存胆汁的囊性器官。胆囊息肉,是指起源于胆囊壁,从胆囊粘膜生长并突入胆囊腔的隆起性病变。

国外胆囊息肉的发病率为3%-6%,国内为4.5%-8.7%,高于国外。

胆囊位置

胆囊息肉的具体病因不明,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乙肝病毒感染、高脂饮食、糖尿病、胆结石、吸烟等。

胆囊息肉患者大多无明显症状,但在检查其他疾病或体检时偶然发现。少数患者右上腹或剑突下可能有不适、疼痛或消化不良。

超声检查是诊断胆囊息肉的首选方法,简单、无创,阳性率达90%以上。但良恶性疾病很难判断,有时需要辅以增强CT和胆囊造影。病理活检虽然是诊断的金标准,但只能在手术后进行。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胆囊息肉

如果发现胆囊息肉,如何治疗?

临床上胆囊息肉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

肿瘤性息肉又称真息肉,包括息肉样腺癌、腺瘤、血管瘤、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等;

非肿瘤性息肉又称假息肉,包括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胆囊腺肌病等。

目前尚无预防或消除胆囊息肉的药物,手术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旨在预防恶性度高、预后差的胆囊癌。

但一旦发现胆囊息肉,并不一定要马上服。身上的毛皮,靠父母,可以保留,当然尽量保留,不能保留也要当机立断手刀落。

胆囊切除术

如何判断应该保守还是需要手术?生存还是死亡取决于癌变的可能性。

我们来看看胆囊息肉的分类:

1.胆固醇息肉

这是胆囊息肉最常见的类型,是胆固醇代谢紊乱的表现。实际上胆汁中的胆固醇过饱和析出胆固醇结晶,沉积在胆囊粘膜上,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堆积,刺激上皮增生。在超声上,大多数胆固醇息肉直径小于1cm,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事后也不伴有声影。胆固醇息肉的实质细胞是不能增殖的,所以癌变概率为0。

2.炎性息肉

是胆囊慢性炎症引起的肉芽肿,常伴有胆囊炎或胆结石。炎性息肉的主要成分是慢性炎性细胞和纤维细胞,大多数直径小于5毫米。目前尚无炎性息肉癌变病例报道。

3.胆囊腺肌病

是一种以胆囊壁肥厚性改变为主要特征的粘液上皮和平滑肌慢性增生性疾病,常并发胆石症。目前是否为恶性仍有争议,但可以认为癌变率较低。

4.腺瘤性息肉

是一种良性肿瘤,伴有胆囊粘膜上皮增生,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常为单发,多发生于胆囊体及底部。其发生与胆囊粘膜上皮慢性炎症引起的上皮发育不良有关。因此,腺瘤性息肉往往会变得恶性,尤其是直径大于1cm时。目前国内外公认胆囊腺瘤性息肉是胆囊癌的癌前病变,恶变率为20%-38.9%,但从腺瘤到恶变的时间尚不清楚。

5.息肉样胆囊腺癌

息肉本身已经癌变,没什么好说的。拿着我的大刀!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发现,绝大多数胆囊息肉不会癌变,没有任何症状,也不会影响生活质量,所以不需要治疗。仅息肉样胆囊腺癌、腺瘤性息肉、胆囊腺肌病等。已经癌变或具有癌变的高风险。对于这些情况,当然最好不要犹豫。

此外,基于国内外的共识,仍有一些情况需要得到高度重视和及时处理:

息肉直径大于1cm。

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

息肉位于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开口附近;

息肉恶变的高危因素为:年龄50岁以上;单个或无柄息肉和快速增大;胆囊壁局灶性增厚4 mm以上;原发硬化性胆管炎。对于直径小于1cm的息肉,如果直径小于5mm,或者直径6-9mm但无恶变高危因素,可定期超声随访,动态观察。如有上述高危因素,应立即手术。

治疗胆囊息肉,一定要切胆囊吗?

如果确定手术,一般有两种选择:胆囊切除术和保胆息肉切除术。

图片来源:卡通创意

胆汁保存和息肉切除术

随着腹腔镜和胆道镜的广泛应用,息肉的外科治疗也可以去除息肉,保留胆囊,不仅简单,创伤小,而且保留了胆囊功能。

但是,我个人对这种待遇持谨慎保留态度。由于息肉复发率高,采取保胆息肉并不能根除息肉的起源和机制,也不能避免息肉的复发。而且手术操作也会造成术后粘连,对胆囊功能有影响。同时也不排除手术刺激可以加速其他慢性胆囊疾病进展的可能性。这样,胆囊虽然保存了一段时间,但很可能会陷入“长息肉——保胆取息肉——再长息肉——保胆取息肉”的循环中,生活质量大大降低,最后必然告别胆囊。

胆囊切除术

如果选择胆囊切除术治疗息肉,需要更加谨慎的把握手术证据。你不仅要努力误杀“好人”,还要努力避免放过“坏人”:如果你能保住切口,那么病人就白白失去了胆囊功能。还承担着不必要的手术和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如果留下了应该切除的部分,就要承担后续疾病进展甚至恶化的风险。

如果不需要手术,可以放过自己吗?当然不是。对于不需要手术治疗或目前无法治疗的病例,定期超声检查是一种有效且必要的监测方法。息肉直径小于0.5cm的,可每半年至一年复查一次,大于0.5cm的,最好每半年复查一次。连续三次检查无明显变化,可每年复查或有不适时复查。

最后敲黑板总结一下:体检发现胆囊息肉,要遵医嘱,能随访就遵医嘱,定期检查,需要手术就主动,在癌前病变阶段一劳永逸的消除以后的困扰。

标题图来源:漫画创意

版权声明:本文是余纯博士的原稿。版权属于余纯博士。严禁擅自转载。授权合作请联系reading @春雨. me

1.《胆囊息肉手术 体检发现胆囊息肉,一定要做手术、切胆囊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胆囊息肉手术 体检发现胆囊息肉,一定要做手术、切胆囊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728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