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杂世事下的“活学活用”
1
A老家在十八线小县城,家里有幢自建小楼,楼下是商铺,一直空着。
后来租给一商贩做小生意。
A父母不懂,合同是签了,却没在合同中标明租期。
结果呢,商贩本来是孤身一人,后来来了全家,小小商铺挤满了四五个人,不仅人多吵杂,还每天烧煤,弄得A家乌烟瘴气。
A父母劝解几次无果,想不租了,商贩又拿出合同,说按合同办。言下之意,合同没注明期限,我要住到什么时候都可以。
这明显是耍赖了。
A父母又气又急,又无计可施,这样一拖就拖了几个月。
A从父母口中听说此事,还知道该商贩有个弟弟是个文化人,在县里某单位任职,捧着体制内的铁饭碗——事实上,每次谈判都是这弟弟出面的,仗着合同漏洞耍赖的就是这人。
于是A回到老家,再次找商贩交涉,商贩果然又叫来弟弟。
A客客气气,泡了茶,递了烟,先是“礼”
——讲事实,摆道理,说之前没想到那么多人,人多居住不安全,又说父母不懂,签了的合同有漏洞。
对方不冷不热,依旧那句话:按合同办事。
A不疾不徐不生气,轻描淡写地派上“兵”
——合同归合同,且不说有漏洞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道理还是要讲的吧?又说,这事就算叫贵单位领导来评理,相信TA也会认同我的说法。
最后那句话才是重点。
对方听后顿时表情僵硬,几分钟后起身告辞。
没几天,商贩一干人等自动搬离。
2
我在推文《规则不过博弈,诡谲莫如人心》里也讲过一件事。
朋友办公室搬迁,货物很多。请了搬家公司到公司门口,装载完毕,却被物管阻拦,说车子太大,超过限定吨位,不能出去。
这明显是歪理:如果超规,那车子进的时候怎么不说?
于是朋友公司方、物业管理方以及搬家公司三方扯皮,半天无果。
后来物管人员隐约道出背后实情
——是小区业委会的一个业主Q跟朋友公司里的某上级有过节,于是揪着他们搬迁这事做文章。
找Q谈,但Q不松口,还扬言如果物业公司放行,就把物业公司换掉!
狠话撂了,物业公司也怂了,更烦了这件破事。
后来怎么解决的呢?
物业不停暗示我朋友,说下班高峰期就到了,届时如果搬家公司的车子堵在出口,别的业主车辆不能进出,一定会出问题!
朋友听明白了。
大手一挥,叫搬家公司的几辆小货柜车直接停到出口关卡前一动不动。
物业公司当然不撤卡,只是冷眼旁观。
待关卡前车子排起长龙,物业公司才悠悠然地拨通蛮横业主的电话问怎么办,并挑明利害,说如果搬家公司的车子再堵着门口,别的业主就要闹事了,其中不忘添油加醋。
蛮横业主再蛮横,也不敢影响其他大多数业主,只好松口。
于是,物业放行,朋友公司顺利搬迁。
3
再补充个故事。
有一个国家里有两个手艺精湛的木匠。为了决出胜负,国王给他们出了一道题:各雕一只老鼠,谁雕得逼真谁第一。
于是,两个木匠开始大展身手
——第一位木匠雕的老鼠栩栩如生,令国王赞不绝口;
——第二位木匠雕的老鼠则技差一筹,只有神态,却没有形貌;
有见及此,国王认为高下已显,没想到宣布第一个木匠胜出时,第二位木匠不服,更提出,要找一只猫来鉴定谁的更像。
国王同意。
结果,找来的猫毫不犹豫地扑向了第二只老鼠。
第二个木匠就这样赢得了“全国第一”的称号。
后来,国王问他用什么办法让猫认为他的更像老鼠?
他答到:我是用鱼骨刻的老鼠。
4
这三个故事,读来总让人感觉别扭。
为什么呢?不按套路。
故事一:
本是商贩合同在手(这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不谈,但即使无效,上法庭也是一番折腾),应按合同办事,但A通过软威胁的手段,和平解决问题,达到目的;
故事二:
通过表演一场彼此心知肚明的“硬闯”戏码来左右事态发展;
故事三:
第二个木匠用了偷换概念的手法,把“猫喜欢”引入“雕得逼真”的评价体系来扭转劣势;
三件事都“不正统”,有着抖机灵、硬来和偷换概念的意味在里头,都没有遵循我们正常理解的因果逻辑,但事实是,三种方式都完美地解决了问题
——故事一,既避免了双方的进一步冲突,又令商户自动搬离;
——故事二,故意制造第三方压力,令对方妥协,成功搬迁;
——故事三,通过改变评价标准,转不利为有利,巧妙赢得比赛;
5
上述故事说明什么呢?
其一,世事繁杂,遇上问题不能停留在非一即二、非进即退的既定框架里,要学会腾挪、争取;
几天前读者B在微信上对我说,TA觉得自己错过了一个机会。
原来B以前的老师(现在某服装公司工作的管理层)找TA做广告文案,问TA懂不懂摄影或美工,B想做,又苦于没那技术,于是坦白说不懂,结果对方还好言相劝,希望B接受。
说到最后,连老师都恼了,说B怎么那么没自信,算了。
言下之意,对B有些失望。
之后,B很懊恼,对我说,是他的自卑,让TA失去了一次机会。
我倒觉得,B不骗人,是坦陈,是优点。
只是具体到这件事上,在对方好言相劝,B又很希望去时,不妨大胆向对方争取边做边学的机会(这个机会得到的几率是很高的,否则对方也不会在B拒绝后还争取)
——反正已经坦言不会了,到时力有不逮,离开也不丢人。况且,很多工作确实是可以边做边学的,只要用心努力,学会的几率不会低。
遇到不懂、不会的,只想着退,这是单线思维,想着“应该怎么上”、“怎么才能做到”,才是于己有益的,因为即使失败,也是一次锻炼。
其二,遇事先别急着剑拔弩张,冷静找关键,沉着找方法;
刀戈相向只会令事态进一步恶化,付出本不需要付出的代价。
既然是奔着解决问题去的,那在施展“勇”前,想想有没有可以用的“谋”。
我总说的乐观,就是这种乐观。总说的正面,就是这种正面。它既非盲目,也非自欺,而是正向的、积极的思考,与行动。
悟恩
1.《我不是教你诈,只是教你“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我不是教你诈,只是教你“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9659.html